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开局杰顿幼体,进化从环太平洋起 > 第194章 吸辐射就变强?那光也算吗?(设定补充)

踏入这片地下世界,杰顿此刻置身于一个与地表全然迥异的环境

在他与金刚首次涉足此地,还未来得及将周遭景致尽收眼底,一股强烈的波动便率先如汹涌浪潮般扑面而来,瞬间袭遍全身。

那是一种复杂且奇特的感受,竟让他觉得似曾相识,仔细感受,竟与骷髅岛地表的辐射环境有几分相似。

然而,相较于骷髅岛地表的辐射,这里的辐射强度简直超乎想象,都不知超出了多少倍。

甚至连杰顿,都开始感觉浑身开始有一点燥热了起来,敏感的神经像是被无数细小的电流不断撩拨。

很明显,他已然置身于一个强辐射的环境之中。

倘若说地表的适量辐射恰好处于一个对普通地球生物生长有益的平衡点,那么此处强烈的电离辐射对于正常生物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但是杰顿作为来自宇宙的生物,对辐射本就有着较强的耐受能力。

可即便如此,他都能清晰感受到此处辐射的威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几乎等同于太空中毫无缓冲的太阳磁暴所释放出的辐射强度。

那种隐隐的撩拨感,不仅是杰顿过于敏锐的感知神经受到冲击的体现,更多的是自身**开始遭受辐射影响的一种反馈。

杰顿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一旁的金刚。

金刚严格来讲,也应该算是地球生物吧。

只见金刚也开始不由自主地抓挠自己的身体,不难看出,它同样受到了这恶劣环境的影响。

显然,即便金刚已成长至如此强大的程度,在尚未掌握泰坦生命吞噬辐射能这种特殊能力之前,也难以长时间忍受这般特殊的环境。

这里,正如同杰顿之前所认知的众多生命禁区一样,已然完全超出了正常生物能够忍耐与生存的极限。

然而,这个传奇宇宙总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毕竟这可是有地心世界的地球

即使是在人类记忆里的世界,地心论也都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学说。

在早期科学研究尚未达到一定深度之时,不少科学家便曾提出过这样的猜测。

传奇宇宙的地球空心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猜想,而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当然,地球是否空心是一回事,实际上,多数人也认同,即便在地壳与地幔之中,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均匀出现一些空洞实属正常,可这些地方绝无可能存在人们臆想中适宜生命栖息的优良环境。

相反,高温与高辐射环境或许才是这里唯一的真实写照。

呈现在杰顿眼前的外部环境,确实与这种论断相契合。

除了强烈的高能辐射,对红外线敏感的杰顿,还清晰地察觉到了环境温度的变化。

而且,越是朝着深处探寻,热源反应就越发明显。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本应是生命绝地的地方,实则并不荒凉。

不知历经了何等神奇的演化过程,才造就了眼前这般如梦似幻的奇景。

原本,在阳光完全无法穿透的地下空间,若温度未达到岩浆蔓延并散发出红光的程度,理应是漆黑一片。

而倘若整个环境都充斥着岩浆的高温,生物绝难在此生存。

但此刻,杰顿眼前呈现的却是一幅布满星星点点光芒的场景。

猛地一看,还以为是荧光石头。

总不能是因为某种矿石导致的辐射加剧吧??

直到走近了,才能看到石壁上一层层晶莹剔透的小型发光源的真实面貌。

自发光生物,这种生物在地球上的一些幽暗区域并不罕见,比如同样暗无天日的深海之中。

可在此处地下空间,自发光生物的密集分布程度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我嘞个自带辐射源的生物啊!

杰顿不禁暗自惊叹。

就在这个最接近地表、堪称地下空间最边缘的区域,大量发光生物所散发的光芒,已然达到了地表世界晴朗天气里圆月悬空时的明亮程度。

以杰顿的视力,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视野几乎与白天毫无差别。

环顾四周,整个地下空间都被一种近似青白的光芒所笼罩,而这些光芒的来源,涵盖了洞窟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

主要由一些发光真菌、地衣以及其他形态奇异的微小植物共同构成的生物群落,散乱地分布在洞窟的每一处内壁。

若将视线沿着甬道一路延伸,便能清晰地分辨出,这些紧贴地下空间内壁生长的生物群落愈发密集,直至几乎覆盖了每一寸可供附着的空间。

只要沿着甬道继续深入,周围的空间便会迅速开阔起来,而更为广阔的空间必将展现出更为神奇和壮观的景致。

不过,即便仅着眼于眼前这片处于边缘地带的生物群落,也足以让人想象此处生态环境的复杂程度。

并且,这种对于地下生命而言堪称“极端”的边缘环境,或许更能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

那就是这片生态环境的生产者在哪儿?

就如同杰顿曾经见识过的众多深海热液喷口区生态系统一样,要构建一个哪怕最为简单的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作为整个系统根基的“生产者”角色。

没有“生产者”作为基础,所谓的生态系统便如同无本之木,失去了最底层的基石,整个系统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所观察到的情况判断,以这些生长在洞壁上的发光生物的丰富程度和覆盖范围来看,它们作为“生产者”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毕竟,在一个封闭且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生产速度必须大于“消费者”与“分解者”,覆盖范围也理应更为广泛,否则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因此而崩溃。

然而,“生产者”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能够繁衍生息、供养整个系统的上层结构,并非无本之木。

最直接的问题便是:这些真菌、地衣以及看似相对原始的植物,究竟依靠什么生长?

看这里的环境,总不可能是光合作用吧。

这里的光源也是这些生物自带的,并没有其他与地面环境相通的地带。

无尽能源?

告诉赛尔号,我们找到了!

当然这只是玩笑。

这里既不像地表世界,有亘古不变是恒星光芒给予滋养。

也不像一些地底或是海洋深处的热液喷口区,有从地底源源不断涌出的硫化氢可供氧化分解。

至少杰顿并未闻到那种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而且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似乎也难以具备足够的效率来支撑如此复杂的生态系统。

但只要思索“生产者”存在的根本价值——通过各种方式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和能源转化为自身物质,构成整个生态系统最基础的物质来源就很显而易见了。

整个地底空间环境中最为丰富的外界能源,不正是那强烈到连杰顿都难以忍受的电离辐射,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高温吗?

只是,其中的难题在于,轻微的电离辐射便能对正常生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高强度的电离辐射更是能够直接破坏生物体的构成基础,干扰细胞的生命活动周期,破坏dNA分子,甚至导致细胞直接死亡。

这样的所谓“能源”,似乎只会带来破坏,而非生命生长的原动力,其可怕程度甚至远超地表之上的那些生命禁区。

然而,这里毕竟不是普通的世界。

或许,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偶然间诞生了一种或几种原始单细胞生物,它们奇迹般地适应了周围环境,并在漫长的时光中,生存、繁衍,进而进化出了一个以此为基础的神奇生态环境。

所有在此生存的生物,或许都具备某种对抗辐射损伤的独特方法,比如某种对抵抗辐射的同时,还包含着基因的保护和修复机制?

杰顿不禁思索,这个世界的那些传奇泰坦,是否也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基因保护和修复手段,才拥有近乎无穷无尽的自然寿命呢?

倘若真如他所猜测的那样,在这个地底空间之中已然构建了一种以地热和强辐射为基础能源的神奇生态系统,那么对于杰顿来说,这种提取辐射力量的能力,就更值得自己去探寻获取了!

那种能够适应高辐射、高热度环境的生物特性。

毕竟,既然能够形成如此独特的生态,那么这种机制必然在漫长的时光磨砺下达到了某种相对完善的程度。

而这种高效吸收的能源密度,或许正是巨型生物得以存在和生存的最根本原因。

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效率远不及光合作用,所以在地表世界,以光合作用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占据主流,由此发展出的生物个体复杂程度和体型也远超前者。

而强烈的电离辐射,在能源密度上相较于跨越遥远距离抵达地球的太阳光,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以此为基础构成的生态系统,也就具备了供养出更加巨型生物的可能性。

这么一想,这个宇宙,足以诞生出泰坦巨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啊!

眼前这个已然构建得无比完备的生态系统,简直就是一座蕴含无尽奥秘的宝藏。

不仅能够让其中的生物巧妙适应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强烈辐射环境,还能将辐射能源加以利用,催生出的可不单单是一种,而是多种体型庞大的巨兽。

而杰顿自己,虽说自身也是身形高达百米级别的巨兽。

然而,他的这般强大更多是得益于百特星人生物兵器改造技术,并非源于自然条件下的优胜劣汰与进化选择。

这种外力塑造固然强大,但是若是结合泰坦宇宙的特性也许能更进一步!

而此刻,眼前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宛如一扇通往全新力量领域的大门。

倘若他可以将这个宇宙中如此特殊的规则研究得透彻入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不定就能够挖掘出更为强大的力量源泉。

百利而无一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