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 第778章 太医院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第778章 太医院

作者:一只粥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1:44:08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诸葛府邸门前已备好马车。

诸葛亮亲自陪同黄忠父子、黄月英与徐庶,一行人向着太医院方向行去。

马车辘辘,穿过逐渐苏醒的街巷。

越靠近太医院,人流越是密集。

令黄月英等人略感惊异的是,前往太医院问诊的病人虽多,队伍排得老长,但秩序井然,少有喧哗。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前来问诊的百姓,无论老幼妇孺,大多面色红润,眼神清亮,步履稳健。

这显然与他们印象中病患缠身、愁苦萎靡的模样大相径庭。

“此地百姓……气色竟都如此之好?”

徐庶忍不住低声惊叹。

诸葛亮微微一笑,尚未答话,他们的目光便被太医院旁一片宽敞空地吸引了过去。

只见那空地上,黑压压聚集了不下数百人,男女老少皆有,正随着前方一名身着太医院服饰的引导者,整齐划一地演练着一套功法。

动作时而刚猛如虎扑,时而轻灵如鹿跃,时而沉稳如熊晃,时而敏捷如猿攀,时而舒展如鸟飞。

数百人动作一致,气息相连,竟隐隐引动周围天地精气流转,形成一股温和而磅礴的场域。

呼吸吐纳之间,带着奇异的韵律,仿佛与这片天地同频共振。

黄忠只看了一眼,瞳孔便骤然收缩,失声低呼:

“这……这是何等功法?”

“竟能引动天地之气,淬炼体魄,调和阴阳。”

“观其势,实乃最上乘的炼体延年之法。”

“放在江湖,定然是无数门派梦寐以求的无上玄功。”

“可太医院却在此地公开传授,任由寻常百姓习练。”

他乃当世高手,对气机感应极为敏锐,一眼便看出这《五禽戏》的不凡,内心震撼无以复加。

诸葛亮见黄忠如此反应,含笑解释道:

“汉升叔父好眼力。”

“此功法名为《五禽戏》。”

“乃是大汉神医华佗先生,与李时珍先生、万密斋先生、烈震北先生交流医术后,感念陛下仁德与大明气象,特意留下,普惠万民。”

“说起来,当初在汉土,汉升叔父未曾寻过华佗先生吗?”

“华佗?”

黄忠听后一呆。

随即开口道。

“早年我的确寻过他。”

“可纵然是他,也拿叙儿这顽疾没法。”

说到这里。

黄忠更觉得忧心忡忡。

黄月英与徐庶闻言亦是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华佗都治不了黄叙吗?

诸葛亮闻言面色也是微微凝重。

片刻后方才说道。

“过去那么多年,华佗先生的医术想来也大有进步。”

“再加上李时珍先生他们,想来定然可以治好黄叙兄弟。”

听了诸葛亮的话。

黄忠虽然依旧忧心,但却也微微好转了一些。

众人就这样,穿过那弥漫着勃勃生机的空地,终于踏入了太医院的大门。

院内药香更加浓郁,但并非沉闷之苦,反而带着一种令人心神宁静的清灵。

往来医者、药童步履匆匆,却忙而不乱,各司其职。

诸葛亮显然对此地颇为熟悉,引着众人径直向内院一处静室走去。

刚至门前,便听到里面传来交谈之声。

推门而入,只见室内三人围坐。

一人身着葛衣,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眼神温润深邃,正是华佗。

一人身着大明官袍,气质儒雅,目光睿智,乃是太医院院使李时珍。

另一人,面色苍白如雪,双颊却泛着诡异的嫣红,耳边一枚银针闪烁寒光,正是毒医烈震北。

三人似乎刚结束一场讨论。

见诸葛亮引客而来,三人都抬眼望来。

“孔明来了。”

李时珍含笑招呼。

太医院和户部多有来往。

李时珍和诸葛亮自是并不陌生。

“这几位是?”

李时珍的目光随即落在黄忠与他搀扶的黄叙身上。

诸葛亮连忙上前一步,拱手为礼:

“打扰三位先生清谈。”

“这位是亮之未婚妻叔父,及其公子黄叙。”

“叙弟自幼体弱,沉疴难起,遍访名医皆束手,亮特引荐前来,恳请三位先生施以援手。”

黄忠更是直接躬身到底,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黄忠恳请三位神医,救救小儿。”

华佗目光温和,显然也认出了黄忠父子,随即起身虚扶:

“黄将军,我们从前见过吧。”

“贵公子的病,当年老夫的确未曾治得。”

“不过,如今的老夫,已然有了办法。”

“将军不必多礼,医者本分,且让老夫一观。”

华佗走到黄叙面前,并未立刻诊脉,而是仔细观其气色、眼神、舌苔,甚至轻轻翻开他的眼睑查看,手指在其颈侧、腕部几处关键穴位轻轻按压感知。

片刻后,他示意李时珍与烈震北上前。

李时珍仔细诊脉,眉头微蹙,又舒展开,似在细细品味脉象中每一丝细微变化。

烈震北则伸出那稳定得可怕的手指,指尖隐隐有青气缭绕,轻轻点在黄叙眉心、膻中、气海等几处大穴,闭目感应。

室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黄忠紧张得手心冒汗,黄月英与徐庶也屏息凝神。诸葛亮虽面色平静,但眼神中也带着关切。

约莫一炷香后,三位神医交换了一个眼神。

华佗抚须开口,声音平和:

“不出所料。”

“贵公子之症,确属先天不足,元气亏虚,阴阳两衰,更兼胎中带毒,缠绵脏腑,侵蚀根基。”

黄忠闻言,面色瞬间惨白。

但华佗话锋一转:

“然,天地间无绝对之死局,其生机一线,犹未断绝。”

李时珍接口道:

“我等会先以‘五行灵针’疏导其淤塞经脉,拔除胎毒,此乃元化先生与烈先生所长。”

烈震北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自信:

“胎毒虽深,本质却弱,以巧劲导之,配合华先生金针渡穴,可解。”

华佗点头:

“拔毒之后,再以老夫《五禽戏》真意引导,辅以时珍依《本草纲目》之理调配的‘先天培元汤’,固本培元,激发其自身生机,徐徐图之。”

“非但可保无虞,日后勤加练习,或能因祸得福,根基重塑,体魄强健犹胜常人。”

三人说罢。

没有任何犹豫,治疗即刻开始。

静室被清空,只留三位神医与黄叙。

室外,黄忠焦急地踱步,黄月英与徐庶亦是心绪难平。

诸葛亮静立一旁,目光深邃,不知在思索什么。

时间一点点过去。

室内隐约有光华流转,时而金芒乍现。

足足过了两个时辰。

静室之门“吱呀”一声打开。

华佗、李时珍、烈震北三人缓步走出,皆是神色从容。

“幸不辱命。”

华佗微笑道。

黄忠一个箭步冲入室内,只见黄叙依旧躺在榻上,但原本苍白如纸的脸上,竟有了一丝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稳悠长,不再是之前那般气若游丝。

最明显的是,他那一直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似乎陷入了沉睡,神态安详。

“叙儿!”

黄忠虎目含泪,激动得难以自持,转身就要对三位神医行大礼。

烈震北袖袍一拂,一股柔劲托住他:

“虚礼就免了。胎毒已清,元气已固。”

“后续按方服药,勤练《五禽戏》,一月之后,便与常人无异。”

李时珍递过一张墨迹未干的药方:

“此乃‘先天培元汤’,按方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一剂,连服九九八十一日。”

华佗最后嘱咐:

“《五禽戏》乃根本,不可懈怠。此术不仅强身,更能养神,于他恢复大有裨益。”

黄忠紧紧握着药方,看着安然入睡的儿子,只觉种种情绪交织。

这位沙场猛将,竟哽咽难言,只能深深一揖到底。

诸葛亮与黄月英、徐庶站在门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黄月英眼中难掩惊异。

他深知黄叙之病何等棘手,遍请荆州名医皆摇头叹息,本以为至多能延命数年。

却不料在这大明太医院,三位神医联手,竟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已然根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