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 第713章 萧家大辽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第713章 萧家大辽

作者:一只粥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1:44:08

辽国,上京,临潢府。

辽国朝堂之上。

辽国文武重臣分列两旁,他们的目光,或审视、或疑虑、或隐含不满,尽数聚焦于大殿中央的两位来客。

一人身披大明制式山文甲,肤色黝黑,虎目虬髯,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悍厉之气,正是名将俞大猷;

另一人则身着月白儒袍,头戴葛巾,手持一柄洁白羽扇,眼神温润澄澈,正是诸葛亮。

一声带着明显怒意的质问如同投石入水,骤然打破了殿内脆弱的平静。

发声者是一名辽国将领,身披锃亮铁甲,面容因激动而微微涨红。

他猛地从武将班列中踏出一步,目光如刀,直刺俞大猷与诸葛亮。

在这一瞬间,御座之上,凤冠霞帔、威仪棣棣的萧太后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了秀眉。

一旁水台莲花座之上,一位身着蓝色宫装、气质幽深如古井寒潭的女子——水母阴姬,眼中也极快地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然而,此刻她们二人都选择了沉默,并未出声制止这位将领略显失礼的诘问。

但此刻,他们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制止那名将领。

面对男子的质问。

俞大猷虎眉一皱,嘴中脏话便已经是蓄势待发。

然而,未等俞大猷对那人的全家的问候说出口。

一只羽扇已然放在了俞大猷的胸前。

诸葛亮羽扇轻摇,不疾不徐地向前一步,挡在俞大猷身前。

随即对那辽将微微一笑,声音恍若清风:

“将军问得好。”

“戚元帅乃我大明国之柱石,此刻正坐镇中枢,统筹九边全局,应对蒙古主力正面之锋。”

“此正如弈棋,帅坐中军,方能眼观六路,指挥若定。”

“蒙古以偏师至此,有我与俞大猷将军即可。”

那辽将闻言,眉头紧锁,显然不服,声音更厉:

“哼,说得好听。”

“莫非是瞧不起我辽地偏师,以为派一员副将、一个文官便可打发。”

“若蒙古来的并非偏师,而是主力一部,尔等可能担保辽地不失。”

“我辽军儿郎的性命,岂可儿戏。”

这辽将话语如连珠箭发,咄咄逼人。

殿内不少辽臣暗自颔首,显然此言也问出了他们心中的担忧。

面对如此尖锐直接的质疑。

诸葛亮神色依旧波澜不惊,只是手中轻摇的羽扇微微一顿。

随即复又缓缓摇动,恍若春风化雨。

“将军忠勇,亮深感敬佩。”

“然,用兵之道,岂在将领官衔之高下?”

他目光扫过殿上诸人,缓缓道:

“铁木真至今仍不知辽国近况,此乃天赐之机。”

“彼必以辽为弱,遣偏师来攻,意在速胜。”

“此正合我设伏围歼之利。”

“若依将军所言,必求名将戚元帅亲至。”

“试问,戚元帅威名赫赫,天下谁人不知。”

“他若亲临辽地,旌旗所指,铁木真焉能不察。”

“一旦蒙古得知大明精锐与辽国合流,必生警惕,要么增派重兵,要么改变策略。”

“届时,辽地恐真将成为血肉磨盘,吸引蒙古主力倾轧。”

“岂非弄巧成拙,反陷辽地于万劫不复之地?”

诸葛亮语气转为铿锵:

“反之,俞将军久经战阵,勇猛善战,在我大明与戚将军有俞龙戚虎之美誉。”

“亮虽不才,亦愿竭尽绵薄,赞画军机。”

“我二人一明一暗,一武一文,正可迷惑敌军,使其轻敌冒进。”

“待其深入,我军以逸待劳,伏兵四起,辽军反戈,必能一举功成。”

“此非轻视辽地,实乃重视至此,方行此奇正相合之策,以求全胜。”

他羽扇轻点那辽将:

“将军所虑,是辽军儿郎性命。”

“然,为上者,当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果。”

“亮此策,正是要保全更多辽军将士的性命,保全辽国山河百姓。”

“若一味争主帅之人,而错失战机,招致强敌,致使生灵涂炭,岂非舍本逐末?”

一番话语,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既点明了战略关键,又驳斥了对方质疑的短视。

那辽将张了张口,脸上阵红阵白,胸膛剧烈起伏。

搜肠刮肚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任何言辞来反驳。

对方句句在理,字字诛心,将他以及在场许多持同样疑虑者的想法批驳得体无完肤。

半晌,他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

带着几分不甘与羞惭,悻悻然退回班列之中,低下了头。

殿上一时寂然。

萧太后与水母阴姬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惊叹。

她们虽闻诸葛亮被朱胜称为卧龙之才,但今日亲见其辩才与谋略。

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

不过,辩才归辩才。

诸葛亮的具体实力,她们心中仍有疑惑。

萧太后雍容华贵的面庞上浮现出明朗的笑容。

她微微颔首,清越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孔明先生一番高论,真如拨云见日,鞭辟入里,令人茅塞顿开,疑虑尽消。”

“既是大明天子与朝廷的深思熟虑。”

“又有诸葛先生与俞将军此番奇谋勇力,我大辽自当倾力配合,共御强虏。”

她略一沉吟。

目光转向武将班列中一位气宇轩昂、身材魁伟的男子,朗声道:

“南院大王萧峰听令。”

萧峰应声踏出,步伐沉稳有力,声如洪钟:

“臣在。”

他虽身着辽官服饰,但那豪迈雄健之气,却更似武林中人。

萧太后正色道:

“自耶律大石将军远赴西域后,国内能战之精锐,多集中于你手中。”

“今命你统率我大辽所有精锐骑兵,悉数听从大明俞将军与诸葛参军调遣。”

“务必精诚合作,击退蒙古大军,扬我国威。”

诸葛亮心中顿时明了:

“耶律大石西走,果然带走了部分旧部与资源。”

“如今辽**权已尽数收归萧太后及其信任的萧峰手中。”

“这位义薄云天、勇冠三军的萧大王,便是如今辽国真正的擎天之柱了。”

“耶律家的势力,恐怕已然衰落。”

“现在的辽国,的确已经是萧家的天下了。”

他与身旁的俞大猷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一同上前,躬身行礼。

“太后深明大义,萧大王英武不凡,亮与俞将军必不负所托。”

“如此,亮等先行告退,即刻与萧大王商议布防细节。”

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有劳二位,有劳萧大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