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 第705章 摄政王多尔衮

王保保肃立于清国皇宫偏殿之中,身姿挺拔如大漠中的白杨,尽管身处异国宫廷,周身仍带着漠北白狼特有的剽悍与沉静。

他双手平举,托着一柄置于锦缎之上的金刀。

那刀鞘古朴,却透着森然寒意,刀柄处镶嵌的宝石在宫灯映照下,折射出冰冷的光,一如铁木真睥睨天下的眼神。

清国摄政王多尔衮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扫过金刀,不动声色。

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却似乎驱不散那无形弥漫的紧绷气氛。

“此乃我蒙古大汗铁木真御赐金刀。”

王保保的声音洪亮,在殿宇梁柱间回荡。

“见刀如见大汗。”

“大汗有言:漠北苍狼,愿与辽东猛虎共猎南明。”

“昔年皇太极大汗之殇,我蒙古亦同仇敌忾。”

“若摄政王有意雪耻,我蒙古忽必烈愿亲率精兵,与贵国南北夹击,共分大明金州之地。”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多尔衮并未立刻回应,他微微抬手,身旁的心腹太监立刻躬身退去。

片刻后他下令召集群臣。

很快,清国权力的核心人物们齐聚大殿。

年幼的皇帝玄烨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清澈却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其侧后方垂帘之下,太后大玉儿的身影若隐若现。

虽未直接发声,却无人能忽视她的存在。

下方,左侧是多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等八旗勋旧,右侧是范文程、洪承畴、年羹尧、李卫等汉旗新贵。

玄烨身旁,摄政王多尔衮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玄烨身后,心腹太监小桂子韦小宝垂手侍立,眼神灵活地扫视着全场。

王保保再次陈述来意,声音依旧沉稳:

“金州乃明国门户,然收复不过数年,根基未稳。”

“岳飞,王阳明虽强,但又岂能挡我蒙古铁骑与八旗劲旅合击?”

“此乃天赐良机,摄政王岂无意乎?”

“绝不可行!”

多铎率先出声,他向前一步,眉头紧锁。

此刻,皇太极陨落前的画面再度出现在了多铎的眼前。

“摄政王,明国火器之利,兵甲之精,我军多次领教,伤亡惨重。

金州虽新附,然有岳飞,王阳明坐镇,整顿防务,练兵有方,已非轻易可图之土。

这几年我们从大宋夺得了大片土地,皇上他又励精图治,虽国力胜过往昔,但要说胜过大明,恐怕是千难万难。”

多铎的语气带着切肤之痛,显然对之前的败绩记忆犹新。

“多铎此言差矣!”

鳌拜声如洪钟,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打断了多铎。

“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军火器虽利,我八旗勇士的骑射弓马难道就差了。

金州重建不过几年,能有多稳固?

他岳飞是名将,我鳌拜莫非就是泥捏的?

更何况我们还有蒙古大军相助。

何惧之有?

如此畏首畏尾,岂是我八旗勇士所为?

多铎,你莫非是被南蛮子打怕了?”

鳌拜话语中的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只气的多铎面红耳赤。

苏克萨哈与鳌拜素来不和,见状立刻出列反驳:

“鳌拜大人,军国大事,岂能仅凭血气之勇?

多铎王爷乃老成谋国之言。

明国实力深不可测,妄动刀兵,若有不测,动摇国本,谁来承担?”

鳌拜怒目而视:“苏克萨哈!你……”

“两位大人稍安勿躁。”

老臣范文程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分量。

“蒙古提议,确是一个机会。

金州若得,可扼明国咽喉,报先帝之仇,亦可提振国威。

然全面开战,风险巨大。

或可……先做试探性进攻,观明军反应与蒙古诚意,再做定夺。”

洪承畴微微颔首,补充道:“范大人所言甚是。

可遣精兵数万,会同蒙古偏师,骚扰金州边境,试探其虚实。

若有机可乘,则大军压上;若其防御严密,亦可及时抽身,不至深陷泥潭。”

年轻气盛的年羹尧听着众人争论,尤其是鳌拜的狂言,胸膛起伏,似有不同见解,忍不住欲要开口。

但他目光微转,恰好瞥见皇帝玄烨身侧的小太监韦小宝。

韦小宝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却极其轻微地摇了摇头,眼神示意他看向龙椅上沉默的玄烨和垂眸不语的太后。

年羹尧瞬间警醒,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拳头暗自握紧。

王保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诚恳:

“摄政王明鉴。

我蒙古大汗一诺千金,忽必烈汗王麾下皆是百战精兵。

只要摄政王点头,我蒙古军必如约而至,绝不食言。

金州之财富土地,大汗言明,愿与清国共分之。

此等良机,千载难逢。难道摄政王与诸位,竟无一丝为先帝雪耻之心乎?”

殿内再次陷入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多尔衮身上。

多尔衮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目光低垂,仿佛在审视着金刀上的纹路,又仿佛穿透了地面,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他目光扫过群臣。

掠过主战激昂的鳌拜,掠过谨慎忧虑的多铎、苏克萨哈,掠过提出折中方案的范文程、洪承畴,掠过沉默的年羹尧和李卫。

最后,他的目光微微向上,与帘幕后那双深邃而智慧的眼睛有了刹那的交汇。

“皇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都在等待多尔衮的决断。

良久,多尔衮缓缓站起身,手握金刀,声音沉稳而决绝,响彻大殿:

“皇兄之仇,日夜不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决断的力量。

“蒙古大汗好意,本王心领。

金刀,本王收下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

“回复大汗和忽必烈王子,我大清,同意与蒙古共猎大明。

即刻整军,兵发金州!”

“摄政王英明!”

鳌拜率先洪声附和。

多铎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躬身领命。

苏克萨哈面色复杂,却也只得低头。

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微微躬身,不再多言。

韦小宝眨了眨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玄烨看向多尔衮,又看了看帷幕后面的太后,年轻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幕后,大玉儿眼底深处,则掠过一丝如释重负和隐晦的盘算。

王保保心中一定,深深一礼:

“摄政王果然雄才大略。

我即刻返回禀报大汗与王子,预祝我两国旗开得胜!”

夜色深沉,王保保带着满意的答复离去。

皇宫深处,多尔衮与大玉儿对坐。

“十四弟,终究还是决定了。”

大玉儿轻声道。

多尔衮目光幽深:

“不得不为。”

大玉儿伸出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

“我知道。为了大清,也为了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