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承担风险,南周试点

房间的争论声大了起来,传入院子之中。

姚镇看了看房间,然后对抱着刀打哈欠的张培问:“老爷当真要在百姓家强推养殖?”

张培有些困倦,用刀杵着地面:“百姓缺少教化,也缺人引路,若老爷当真下定决心,强推养殖,对百姓未必是一件坏事。你也应该知道,现在一头百五十斤的大猪,卖给屠夫可足有一贯钱。一贯钱可以买两石多粮,够一家三口两个月口粮了。”

姚镇知道这个价,只是有些为难:“百姓家家不同,毕竟不是谁都有空暇去养猪羊,若摊派到每一户之中,岂不是误了事,劳苦了百姓。还有,猪崽子也需要钱不是,少说也要个一百六十文钱,有多少百姓未必能拿出来这笔钱……”

张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姚镇问:“你有我聪明吗?”

“呃,没有……”

姚镇迫于张培的威严,不得不承认。

张培呵呵笑了笑:“你没我聪明,那杨亮、周茂与骆韶,比老爷聪明吗?”

“自然不能。”

姚镇坦然。

张培收起刀,抗在肩膀上:“这不就结了,所有人都没老爷聪明,为何还要质疑老爷的决定?老爷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姚镇想了想,貌似也是这个道理。

论智慧,这里就没人能比得上顾正臣。

论能力,这里还是没人比得上顾正臣。

哪怕是论官位、论身份,也无人可与他相比,既然如此,实在是没必要争执,听他吩咐便是了……

骆韶、杨亮等人在商议了近一个时辰之后走了,不过三人都没回各自住宅,都忙着去找吏员与衙役传话去了。

张希婉回到房间时,见桌上的菜都没动几筷子,而顾正臣已经坐在桌案后开始奋笔疾书,吩咐小荷打了一碗热饭,夹了些菜递了过去:“日日在外辛劳,好不容易回来又不吃饭,身体如何能扛得住?”

顾正臣犹豫了下,还是搁下毛笔,接过碗筷,问:“你喜欢吃猪肉还是喜欢吃羊肉?”

张希婉错愕了下,不知道顾正臣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想了想,还是说:“羊肉的味道我不太喜欢,总觉得膻得很,倒是猪肉还可以,只是味道上总有些单调。”

顾正臣低头扒拉两口饭,冲张希婉笑道:“猪肉的做法很多,咱们现在也就是没有香料,否则夫君给你做一顿好的,让你开开眼。”

张希婉眨了眨眼:“听轻轻说,夫君庖厨本领不小呢,不知何时给希婉做一顿尝尝?”

“小荷做得其实还好……”

顾正臣婉拒,见张希婉不依不饶,只好答应有机会下厨。

“香料可贵了,再说了,这东西也就在金陵能买得到,句容就没一家香料铺子。对了,夫君为何问起猪肉与羊肉?”

“自然是市场调查。”

“何为市场调查?”

“呃,就是了解口味喜好,好确定到底是养猪还是养羊。夫君打算在句容搞点养殖产业,帮助百姓增收……”

“了解口味希婉清楚,可何为市场?”

“这——不是重点吧……”

顾正臣郁闷了,娶了个聪明的老婆也不是一件好事,这啥都打破砂锅问到底。

养殖,是一个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诚如骆韶等人所言,家禽养殖,像是鸡鸭鹅,这些对百姓而言虽说简单,散养在院子里便好了,可能带给百姓的收益很有限。

想要赚钱,积累家财,还是需要养点大点社畜,可以选择的就猪与羊这两样。

总不能养牛吧,牛可是要上“户口”的,这玩意生死都有记录,不说不具备大规模养殖的条件,就是具备了,顾正臣也无法用牛来给百姓发家致富,因为牛是不允许宰杀的,动不动喊一句“上两斤牛肉”的话,很可能会被人送回后世去。

而且牛犊子就没几个百姓家舍得卖的,它就像是一家中的一口,是劳力,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卖牛。

在猪与羊里面选择,确实需要做一做市场调查。

没办法,在大明王朝之前,比如宋朝,王公贵族,士绅大户推崇的是羊肉吃羊肉是有钱人的生活习惯。

当年有人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就是说,三苏的文章背熟了,以后能高中,高中了就能吃羊肉,背不熟,就只能吃菜羹。

将羊肉与考中挂钩,本身就意味着羊肉是大户人家、权贵们家常菜。苏东坡喜欢吃猪肉,还写了《猪肉颂》,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之类的话。

搁宋时,权贵大户是不怎么吃猪肉的。元朝更不用说了,一辈子吃羊肉长大的民族,不把羊肉带过来自然是不算完的,羊肉依旧在元朝权贵菜谱中占据重要位置。

但在元末明初,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因为打架……

要知道宋代虽然憋屈,打的胜仗不多,但宋代不缺羊,那是因为辽、西夏在用羊来换取宋朝的各类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