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七百六十章 倒是辛苦他了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七百六十章 倒是辛苦他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7:30:26

皇帝很是干脆直接,没有拖泥带水。

杨靖领命照办。

朱元璋留下了杨靖,对李文忠、徐达等国公道:“今年是东北大粮仓第二年,能不能继续延续去年丰收,更上一层楼,关系着东北与草原大局,务必命大宁都司用心军屯。”

徐达拱手:“陛下,大宁都司需要负责的事颇多,宋国公又驻在和林,都指挥使司的徐司马、平安还有诸多招抚之事,无法兼顾哈尔滨等地,臣想去一趟东北之地,督促军屯,确保东北大粮仓早日建城。”

李文忠不乐意了,走出来道:“陛下,魏国公抱恙在身,东北又是苦寒至极,加上地理广袤,难免需要骑马奔波,如此辛劳事还是臣去一趟吧。”

耿炳文皱着眉头看着这两个家伙,往日里不是头疼就是生病的,怎么突然积极起来了?

所谓,无利不起早。

莫不是——

耿炳文恍然,走出一步:“陛下,论军屯开辟事,臣经验颇丰……”

邓愈不动,身体不好,请旨也去不了。

朱元璋再三思量,言道:“大宁都司的军屯至关重要,关联百姓无数,不得大意,这样吧,曹国公亲自走一趟,力求耕作田亩、产量多过往年。”

李文忠欣然领命。

杨靖对此没有意见。

东北大粮仓还在建设初期,虽说镇国公百万大移民打下了基础,但毕竟百姓服徭役的月份不多,在寒冬之前便撤了回来,后续军屯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垦荒。

必须让那里自给自足,也好免去北平等地百姓服徭役运粮。

只是——

这事,需要一个国公亲自去一趟吗?

李文忠,他最擅长的可不是军垦而是打架,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耿炳文。

总感觉,这背后怪怪的。

待李文忠等人离开之后,朱元璋走至舆图前,对走进来的朱标道:“前些年,朕有过迁都的心思,这些年,朕依旧在想,要不要迁都。虽说草原已在大明的掌控之下,可目前来看,这份掌控能不能持久,还不好说。”

朱标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去,那是北平,言道:“父皇让顾先生路过西安,便是想看看关中之地,是否还合适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是啊,这个时候,他应该正在考察西安之地吧……”

朱标感叹:“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朱元璋赞同:“倒是辛苦他了。”

西安城里。

楚王朱桢吞咽了下口水,齐王朱榑也在盯着看,潭王朱梓撸起了袖子,鲁王朱檀抽了下,将鼻涕吸了进去,喉咙咕咚了下。

咚咚咚——

左右双刀,一刀接一刀地落下。

肉已然成了肉糜。

啷——

双刀一碰,将肉末弄下。

随后熟练地割开圆整的白吉馍,随后将肉末填了进去,还添了些青菜,然后用老去的荷花叶包裹,递了出去。

顾正臣看着熟悉的肉夹馍,一口咬了下去。

白吉馍焦香酥脆,馍瓤绵软可口,里面的肉更是肥而不腻,回味无穷。

张希婉品尝了口,眼神一亮:“夫君,这味道不错。”

顾正臣笑道:“那是自然,伙计,再弄些来,每人一份。”

“先生,我,我一份不够吃。”

朱檀开口。

顾正臣瞪了一眼朱檀:“那就吃够了再走!”

“多谢先生!”

朱檀兴奋。

顾正臣张了张嘴,你丫的正话反话听不清楚的嘛。

得。

就这么滴吧。

顾正臣吃着肉夹馍,还不忘给张希婉、范南枝等人普及知识:“白吉馍,其实应该叫白骥馍,老骥伏枥的骥,而非吉利的吉,从这里向西北而行,那里有个白骥镇,乃是要塞之地,金朝时便设了镇……”

张希婉眸光流转:“夫君知道的可真多,好像来过这里。”

顾正臣笑道:“唯看书多罢了。”

张希婉才不信,你看书多,能熟悉到西安城多少街巷,看书多,能知道大雁塔、小雁塔、华清宫的准确位置,连个本地人都不问,转一转就到了。

严桑桑吃着肉夹馍,也不太相信顾正臣的话。

这一路上,夫君是真真正正的游山玩水,带着一群人走来走去,爬山下山,熟悉得很,而且行为有些古怪。

尤其是去骊山北麓看秦始皇陵时,夫君总会时不时地看向秦始皇陵的东面,还走了那么三四里路,在一个土堆上狠狠踩了几脚,咬牙切齿,还说了句什么“收门票”之类的话。

不就是破土堆,也不知道他打算在那里收谁的门票……

游山玩水,吃吃喝喝。

至于神马迁都西安的可行性分析,那是一点都没做。

做啥,都要建铁路了,弄电报了,迁都不迁都,现实意义虽然有,但已经不大了……

朱桢、朱檀等人出洪洞的时候还一脸痛苦,可现在,属实快活。

没有繁重的课业,只要跟着顾正臣游玩就行了,当然,需要将每个地方的历史记住,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是真正的游玩,停歇的地方实在太多,二月过半了,还没出西安府……

顾正臣等人乘着马车,到了咸阳。

登上乾陵。

从司马道向东,走至无字碑下。

无字碑高两丈有余,是用一整块石灰岩雕凿,碑首刻有八条螭龙缠绕造型,碑身四面分布十二组升龙图与狮马图线刻。

这是唯一一个女皇留下的石碑。

无字碑!

到底是德大、自惭还是功过后人评说,无所谓了。

风风雨雨,她始终是那独一无二的女皇。

不过这个时候的无字碑,显然不是没有字。

宋金时代的文人题刻了不少字,上面还有契丹文,一点素质都没有……

顾正臣看着石碑,轻声道:“等我走了,碑上也不必留文字,没有字挺好,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说明也该遗忘了。”

“夫君。”

张希婉拉了下顾正臣的手臂,目光中带着几分责备。

顾正臣爽朗一笑:“无妨,不必忌讳这些,当然,为夫还要陪你们走过很多年,看开一些,这山河壮丽,确实令人痴迷。希婉,你们知道吗?咸阳,是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之地……”

侃侃而谈,意气风发。

朱桢、朱檀等人看着顾正臣,心中百感交集。他看开了生死事,陶醉在这山河里……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