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一十五章 怨念过海,阴兵乱明

孩童的发问,有时候最击人心。

嘉峪关,距离阳关还七八百里路,这个距离,都能从金陵一路赶到山东济宁府了。

如此大的一片疆域,竟不在大明手中,如何回答孩子?

大明要远迈汉唐,如今却连大唐曾经的一座西大门都没摸到,这算哪门子的强盛……

朱标认为,西域这地方,也应该拿回来,哪天子孙问起时,大可以告诉他们,阳关只不过是大明花园里不起眼的一座小门,真正宏伟的大门,在更远的位置。

西风从枝头跳跃过,呼啸声中卷来了第一场雪。

梅花撑开雪被,吐出了花蕊,忽闪着亮晶的眸子看着世间。

钟声传来,雪从枝条滑落。

街道上的雪来不及发出几声咯吱声,还没踩出几个孩童的脚印,便被清扫一空,只剩下湿漉漉的路面,喧嚣抢占了道路,没有人在意堆在雪堆旁,委屈的孩童。

天寒酒凝香,地冻商正忙。

饱腹楼。

说书人王关仙啪的一拍桌子,吸引了酒客的注意,喊道:“诸位,今日趁着风雪,说一说死人船之事。”

“去,王半仙,这死人船的事已经老了。”

“是啊,换个新鲜的说说。”

“大家求个乐子,你给大家说晦气的事,可不答应。”

酒客嚷嚷。

王关仙呵呵笑着,拱手一番,道:“诸位不想听,那我换一个便是,只是可惜,镇国公为了此事可是翻遍了古籍——罢了,那就换一出,讲一讲北伐之事如何?”

“等等,镇国公?”

“死人船的事大家还是喜欢听,事关英雄周召,朝廷一日不东征,咱们就应该一日听一回啊。”

“这——有理。”

“快点说说,镇国公调查过死人船的事了?”

人人猎奇,盼着有什么消息。

王关仙端起茶碗,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言道:“死人船之事,坊间不知出了多少说辞,可这些说辞啊,大部未必真实。据我打探,镇国公在回京之后,也曾过问死人船之事,毕竟周召曾是镇国公的部将……”

“镇国公说,死者是倭人,将船丢出送至大明沿海的,不是海贼便是倭人,其真正的秘密,就隐藏在死人背后神秘的符咒里,只要解开这些符咒的秘密,便能知道死人船的真相!”

酒客余冬举着手喊道:“镇国公破解符咒的内容了吗?”

王关仙鄙视地看了一眼余冬:“镇国公心思缜密,见多识广,自然破解了这秘密。”

酒客哗然。

王关仙呵呵笑了笑,对众人喊道:“镇国公见过那些符咒之后,便去了天界寺,又去了神乐观找张神仙,三方通力为之,终于知道了符咒的内容!”

“诸位——”

“将军泪乃是饱腹楼新推的酒水,只要一两银,便可以享受将军喝了都流泪的美酒——”

“曹!”

“让你快点说!你还打起广告来了。”

“快说!”

一群酒客拍桌子,踩椅子,还有几个撸袖子的。

掌柜严春擦了擦额头,对严大楼道:“东家,这个时候打广告,怕是会闹出人命啊。”

严大楼呵呵一笑:“那还不至于,咱们也要做生意嘛,不寒碜,来客人了,你去接下。”

严春刚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手有些哆嗦,低声道:“东,东家,这人,还是你去接待吧。”

严大楼恨不得踹严春一脚,老子是东家,不是掌柜也不是伙计,杀事让我干,要你们干嘛?

侧头一看,严大楼顿时打了个激灵,一溜小跑上前,一脸谄媚:“镇——”

“哎,严东家,我只是带夫人过来歇歇脚,吃顿饭,莫要惊动他人才是。”

顾正臣摆手。

严大楼见过顾正臣,就在这里,他曾与常茂、蓝玉起冲突,还从蓝玉手下救走了两个姑娘。

“他们这是?”

“在,在说书。”

“哦,我也喜欢听书,安排个位置吧。”

“这个——好。”

严大楼赶忙给严春使了个眼神。

严春了然,给王关仙使手势,那意思是,换个题材,不要说了。

平日里胡扯几句,大胆一点,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弄点流量,无可厚非,朝廷也不会当真,可镇国公本尊来了,当着他的面胡扯,那可是很危险的。

可王关仙哪还顾得上这些,插播个广告都差点被人砸了,再换题,人家非要给自己一酒坛子不可,于是继续说道:“镇国公解密的符咒内容,那就是——怨念过海,阴兵乱明!”

“什么?”

“这小日本,竟敢如此放肆!”

“竟派的是小鬼!”

“还是日本鬼子!”

“娘的,日本狼子野心,朝廷为何不东征?”

群情激奋。

王关仙拍了几次桌子,止住众人议论,言道:“怨念过海,阴兵乱明,这足以说明日本国对大明是何等不敬,再想想东莞的血案,想想这些年来沿海的倭寇进犯,镇国公放言,日本不灭,倭患不绝。”

“只是诸位,许多官员反对东征啊,他们说朝廷没钱了,说南征北伐再起东征,大明就是穷兵黩武,咱们虽然能喊口号,念念讨伐日本檄文,可官员没胆量响应,没人敢支持啊……”

众人哀声。

是啊,朝廷刚打完两场大仗,再打一场大仗,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只是不甘心啊,不说这怨念过海,阴兵乱明的死人船,单单就说倭寇。

坊间出了一本书,名为《十九年倭寇乱疆》,记录了大明开国十九年来,倭寇进犯大明之事,大大小小合计二百余起,造成沿海军民伤亡数量多达七千余,掠走百姓数量超过了两千余。

这些事迹,都有时间地点人物,记录详实。

有人去打探过,对得上,是事实,不是编造。

倭寇乱大明多年,大明却只是忍气吞声,只觉得偶尔听到一次,死伤了百余人什么的并不在意,可长年累月,这可就是一笔血淋淋的债!

唯有镇国公东征过一次,但这不够。

顾正臣喝下一杯酒,看向失落的众人,缓缓开口:“事关死人船符文,译出‘怨念过海,阴兵乱明’不过三日,这等机密事,怎么就流入坊间了,谁来给我个解释?”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