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 朱元璋:设大宁都司

北平。

朝阳门附近的酒楼很是热闹,南来北往的商人总需要在这里歇歇脚,因为酒楼有低价酒水,就连一些做工的伙计也能五六人凑一桌点上一坛酒。

酒不烈,在井水里沉过,带着几分清凉。

“听说没有,水师一艘运输火器的船在山东触礁,然后被海贼给抢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是啊,运输火器的船,里面可都是水师将士,百战精兵,怎么可能会被海贼给抢了去。”

“这都信,水师的人不会用火器打死海贼吗?”

轻佻的汉子抬起腿,踩着凳子上,哼哼两声:“水师将士寻常时候也触礁不了啊,那不是当日狂风大作,涌浪滔天,整个船都拍到了岛上,听说水师将士损失惨重,不巧的是,海贼竟也被海浪冲了过来。”

“海贼可多了,一口气占领了小岛,抢走了船上的火器,还有避风浪的粮船,逃之夭夭。海贼有了火器,以后沿海可不安稳了……”

一个壮汉咕咚两口,喊道:“怕什么,海贼又不是河贼,还能跑这里来不成?”

平安听着这消息,看向徐司马。

徐司马微微凝眸,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忧,将目光投向慢条斯理品酒的朱元璋,低声道:“父亲,水师可能当真出事了,这消息传了一路。”

朱元璋将酒杯放在桌上,嘴唇吧了两下:“这事可不简单,倘若当真落到海贼手中,水师的压力可不小,日后沿海都可能受到威胁。顾正臣是水师左都督,这件事他要负责。”

平安低声道:“只是镇国公他不在北平,而是去了东北。”

朱元璋将头看向外面的街道,微微凝眸:“人去哪里,都有他的责任。你们看,这些人似乎不简单。”

平安、徐司马看了过去,只见街上有两人骑着马,身后还跟着二十余人,各自牵着一匹马,马背之上驮着不少箱子或麻袋,为首的两人,头戴官帽,帽翅向下弯得有些厉害,身着黑色圆领衣袍,腰间革带,俨然一副官员模样。

可在大明官场上,官员多穿绯袍、青袍、绿袍,纯黑色的——不见有。

徐司马似乎想到了什么,低声道:“看着像是朝鲜官员。”

平安恍然:“还真是。”

朝鲜寻常官员的服饰还没有严格的朝服、便服等概念,颜色也没个严格规定,用杂色颇多,而且很多官员官袍上没有补子,不知道是不是图简单省事,还是绣功不过关……

徐司马不理解:“朝鲜使臣去的是金陵,为何转身来到了北平?”

朝鲜使臣入关之后,一路歇停多在驿站,即便是到北平附近,那也是在通州旁的驿站停下,没道理直接带人跑到北平城池里来。

朱元璋抬了抬手。

郑泊了然,带人跟了上去。

不到半个时辰,郑泊便返了回来,站在朱元璋身旁低声道:“这些人想要见镇国公,具体来意,并不清楚。”

徐司马、平安心头一惊。

朱元璋的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

使臣入大明,最应该拜访的是自己这个皇帝,而不是什么国公!

朝鲜到底是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还是顾正臣与朝鲜之间有什么关联?

徐司马见朱元璋起身,赶忙结账,然后跟上朱元璋,低声道:“父亲,镇国公不太可能与朝鲜勾结在一起,毫无道理,也毫无利处。”

朱元璋暼了一眼徐司马:“怎么,你与他见过一面,就开始为他说情了?”

徐司马心头紧张,但还是坚定地回道:“其中必有缘由,或与镇国公无关。”

平安也清楚,勾结外邦形同谋逆,这事不弄个清楚,说个明白,很可能会给顾正臣带来杀身之祸,尤其是被官员知道之后,必会弹劾。

看着冷脸的朱元璋,平安也说了句:“父亲既然到了这里,不妨在见见他们。若有企图,拆穿了他们,也好让他们带回问罪朝鲜国王的文书。”

朱元璋朝着都司衙门走去。

出金陵,到凤阳之后,朱元璋便带着马皇后等人游山玩水,一路晃到了开封,带上了徐司马,又转去了山东,传唤了平安,因为朱榑有些身体不适停在了沧州,朱元璋为了考察民情,带人先一步抵达北平。

徐司马、平安,都是朱元璋的义子,这些年来,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几年难得见一面,这次北巡,索性带在身边。

都司公署。

盛熙正与朱煜、陈亨、耿炳文等人商议戍守草原卫所及其兵力,就看到门口走来两个彪形大汉,至门口也不进来,左右一站,如同侍卫。

朱煜刚问出何人的话,朱元璋便带人走了进来。

盛熙震惊不已,耿炳文率先反应过来起身行礼。

朱元璋走至桌案上,看着舆图上的圈圈点点,言道:“都起来吧,向北驻扎多少兵力,你们可拿出了主意?”

盛熙、朱煜等人一时之间没从朱元璋突然出现的震惊中走出,耿炳文却似乎早有预料,从容地回道:“陛下,臣等认为,脑温江、松花江、黑龙江三地设卫所,只要能种出一茬粮,军屯就能解决卫所所需。”

“所以兵力数量并不需因后勤而定,不需要大量商人前往开中,在兵力配置上,当以合适便可,不宜多,也不宜少。所的兵力满配,重要之地的卫可以是六千至八千人,次要卫可以是三千至四千人,总兵力在六万至八万之间。”

“眼下主要是关外新设卫所的归属问题不好确定,北平都司距离太远,归北平都司不方便。辽东都司虽然距离较近,可也有些鞭长莫及的意味,而且新设卫所面临的情况与辽东都司不同……”

朱元璋看着舆图。

确实,辽东都司境内百姓少,且归顺多年。

新设卫所不是要招抚女真人,就是要招抚蒙古人,工作重点明显不同,最主要的是,辽东都司需要向东发展,控制鸭绿江沿线,而不是向北。

朱元璋很干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胡虏灭,四海平,朕愿普天安乐永大宁,那就设一个大宁都司吧。”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