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四百九十一章 整顿朝堂,晋王献玺

开济、温祥卿等人嘴角带着几分笑意,沈溍、茹太素等人则脸色难看。

原本是大喜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之前蓟州镇丢了的消息传来,还是一个地方知县送来的消息,从始至终,北平都司也好,布政使司也罢,还有河北巡抚使顾正臣,一个消息也不报。

这些人据此认为,顾正臣封锁了消息,为的就是避免失败蒙羞,维护他常胜的名誉,避免来自皇帝的训斥与惩罚……

可这些人被元廷夸张的数十万大军给吓破了胆,给惊住了魂。

他们偏执地认为,一旦丢了蓟州镇,元军骑兵就能在千里平原之上纵横驰骋,无人能敌,黄河以北甚至是淮河以北江山不保。

这些认知——

只能说,他们太自以为是,太相信自我判断。

不说开国之初,大明的骑兵可以追着元军的骑兵跑这些事,单单说海州之战、云南之战、安南之战,三次重要战事,都已经说明了一点:

火器正在改变战争。

但在这些自认为熟读兵书,掌握了兵家要义的读书人眼里,火器依旧不堪一用,无法在野战之中发挥重大作用,更不足以改变战局。

他们宁愿相信自己根深蒂固的陈旧认知,认为骑兵野战无敌,也不愿相信大明在变得强大,他们不相信,大明可以对着那数十万骑兵喊一嗓子:你们元军没有资格在大明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大明讲话。

要知道,过去,是大明打败了他们,赶走了他们!

可现在,这些人还能说什么?

别人可以大肆庆贺,可以毫无忌惮地去笑,去拍手,去欢呼,但这些人该如何?

茹太素虽然不是跳得最欢的一个,却是一个“指点江山”时间最长的一个,曾在朝堂之上,一个人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口水都干了,嘴唇都白了,依旧在言说北方之事,为的就是说明一点:

顾正臣的策略是失败的,长达四百里的封锁是注定不成功的,大明会折损大部力量,北方不保,朝廷应该如何如何又如何……

可现在,茹太素走了出来,高声喊道:“陛下,镇国公一战歼敌二十万,俘虏元大汗,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当派人前往,嘉奖镇国公及前线将士,万望其戒骄戒躁,继续作战,深入瀚海,直捣黄龙……”

杨靖、詹徽、魏观、开济等人都很是鄙视茹太素。

这个家伙实在是见风使舵,一看顾正臣赢了,就开始吹了,还让人戒骄戒躁,你他娘的之前怎么说的,说的是顾正臣拉长战线,乃是取死之道,冒险之局,将千里江山拱手相送……

户部尚书杨靖走了出来,板着一张脸,言道:“陛下,臣弹劾户部侍郎茹太素,没有及时完成户部账册整理,延误地方钱粮调拨……”

不需要弹劾茹太素针对顾正臣的事,他说归他说,那是他的自由,不是他的罪。但你身为户部侍郎,总是吃瓜不干活,本分事没做好,那就弹劾你,合情合理。

茹太素傻眼了,户部办理公文,延误个三五天不是最常见的事?延误三五个月的都有,这点算什么事,你用这罪名弹劾我?

朱元璋嘴角动了下,严肃地说:“地方钱粮关系重大,岂能拖延,茹太素为官不尽职尽责,贬去北平良乡,当个知县去吧。”

茹太素愣住了。

我,我被贬官了?

可我这庆功宴还没吃啊……

茹太素哀求几次,可满朝文武没一个为自己说话的,只好叩恩离开奉天殿。

沈溍终于明白了温祥卿的意思,也认识到了自己与汤见之间的差距,看到茹太素的离开,沈溍也明白过来,走出行礼,言道:“陛下,臣自认能力不足,缺乏洞察局势的眼力,学问不足。”

“故此,臣请求辞去兵部侍郎一职,准臣前往格物学院进修。万望陛下准可,臣不胜感激。”

朱元璋对沈溍的表现很是满意,道:“你是个难得的人才,还是留在任上吧,想修习格物学院学问,大可去借阅一些教材看看。借此机会,朕也想提醒下诸位——”

“格物学院的学问很多,也很实用,无论文武,自认为学问不足、认知不足者,当自觉学习。不瞒你们,朕最近也在苦研格物学院的课业……”

这倒是事实,朱元璋确实在学习,他希望了解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工具,并以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大明的诸多问题与未来。

这番话说出,就等同于官员也需要进修新学了。

“报!”

锦衣卫方美在外面听得差不多了,走入大殿大声通报:“启禀陛下,镇国公于蓟州大捷,俘虏元可汗,并夺取了传国玉玺。现已派晋王护送玉玺回京,晋王已至殿外!”

“什么?”

“传国玉玺?”

邓愈、顾敬、孙恪等人震惊,开济、温祥卿、李原名等人也被这个消息给惊住了。

朱标喉咙微微动了下,眼神中也透着渴望。

感情——

之前的净街,是为了这传国玺!

这么大的消息,父皇没有明说,只说是个惊天消息。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朱元璋强忍激动的心情,沉声道:“让他入殿!”

朱棡身着盔甲而至,如同刚从战场之上退了下来,双手托着一个木匣,脚步铿锵有力,至大殿中央,沉声道:“父皇,先生率京军、北平都司军、水师等奋战!”

“杀敌无数,俘虏无数,并从其大汗买的里八剌手中,拿回了传国玉玺。现儿臣奉命,先一步将至宝送归京师,交父皇,以正天命!”

大殿之上,文武大臣忍不住直吞口水。

传国玉玺!

这玩意不是失踪了几百年了吗?

传闻元廷曾经拿到过,不过那应该是传闻,是虚假的吧?时隔多朝多代,这东西竟然重现人间,回到了大明!

这可是至宝,真正的至宝!

邓愈也没想到,顾正臣打个仗,竟然还爆宝贝了,有了这东西打底,这些人的军功可就了不得了啊……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