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 思潮之下的准备

范政捏着手中的纸张,喃喃自语:“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好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了不得的诗句,了不得的气魄!能写出这番话之人,必然了不得!”

“只是,张不二,你到底是什么身份,又为何让我做这些事?罢了,我浑浑噩噩一生,孤僻无所依,漆黑大道无一友。既然你折服了我,我便为你——踏遍青山一次吧。”

船再次向北。

顾正臣疲惫地躺在船舱里,对担忧的严桑桑道:“不碍事,只是有些疲累。”

严桑桑眼眶微红:“夫君可从未说起过后背疼痛的事。”

顾正臣笑道:“说了又如何,多几分担忧,也无济于事。再说了,范政的酒喝过之后,后背已好了许多。”

严桑桑见顾正臣的手想不老实,伸手打开:“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番话一旦传出去,夫君怕是要得罪全天下的男人,就连格物学院的那些人,夫君的弟子,怕也不能接受。”

顾正臣讪讪然收回手,整理了下枕头:“现在说这话确实能吓坏不少人,也会引起轩然大波。男人不认可,妇女也未必敢接这句话。”

“夫君知道还说。”

严桑桑责备。

顾正臣难得享受几分轻松,闭上眼道:“对这个世道来说,范政是个疯子,离经叛道,不可理喻。但对为夫来说,他只是个可怜人,一个找不到共鸣,找不到志同道合、结伴而行,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可怜人。”

“桑桑,他的观点未必是错的,只是不符世道大潮罢了。别的不说,就说马皇后,当年若不是她千辛万苦支撑后方,照顾好一干将校家眷,让多少将官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前线作战——”

“你说,马皇后在那个时期,是不是顶起了半边天?还有宁国,第一台蒸汽机的研制、改进、优化,第一台船用蒸汽机,第一台陆用蒸汽机,说她顶了半边天,学院里谁会反对吗?”

严桑桑摇了摇头,轻声道:“这也不过极少数,可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太具煽动,似乎要告诉所有妇女,都可以做一番大事出来,不必完全居于内宅,相夫教子。”

顾正臣不知如何说,严桑桑都不相信能顶半边天,更不要说其他人。

说到底,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根基,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谁不将你当疯子看待,说离经叛道、儒学异端都算轻的,没被弄死,只是运气好罢了。

可问题是,句容三大院已经开始吸纳外地人来做工了,金陵、泉州、广东、福州等地,已经出现了专门招募水手、远航伙计的人才市场,这意味资本主义萌芽事实上已经出现了。

而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可不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势必会出现一定的思想变革,顾正臣努力推动格物学院新学,为的便是人才可以跟上变化,可以去引导、控制这些变化。

但是——

思想这东西,一旦发展到某一步,必然会出现一两个甚至是更多的异类,以激进的、偏激的方式,试图让时代一下子跳过当下,进入他们理想的乌托邦。

这些人,站在未来看,有积极性。

但站在当下看,破坏力很强,伤害很大。

可大明要前进,铁轨要铺筑,火车都要跑起来了,人的思想不可能不跑一跑。

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思潮,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应激测试。

说白了,先丢出去一点东西,刺激一下,看看世人的反应,听听大家的议论,引导下思考的方向,统一下认识,然后再刺激一下……

用几十年时间,花一两代人,去改变一些固化的思想,比如破除儒学至高无上的地位、万年不变的真理,就很有必要,否则,自然科学的进步很可能被子曰困住。

在大明,不一定非要去宣传什么平等,追求神马彻底的自由,但理学迟早会演变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必然与君权神授冲突,哪天研究地震原理之后,不叫地龙翻身了,研究电之后,发现没神仙,皇帝的避雷针,只是避雷针……

范政是个异端,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异类?

只不过,范政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也没有办法去改变,自己比较幸运,找到了一条路,也让这条路在皇室的支持之下走了下去。

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改变一定会出现。

范政,便是顾正臣对未来思潮改变应对的试炼石,兴许,也是格物学院思想进步的一块砥砺。

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赎罪。

害自己那么惨,还敢贩卖毒物,不为大明做点事怎么行。

若是赎罪的过程中他挂了,那也只能说命不好,到时候再去找一些砥砺便是,实在不行,找个人嘴替,自己站出来引导便是……

这种风雨加身的事,自己肯定不能亲自出面。

范政的药酒与药方是有效的,顾正臣咳嗦的次数越来越少,身体也逐渐恢复,兴许也是养了一阵子了,补品吃了不少,气血逐渐好了些,脸上也不再那么苍白。

六月底,船停在了夏村的小码头。

顾正臣眺望着东北方向,对严桑桑、萧成等人道:“洪武六年,我授官知县,离开滕县时,便是从这里登船离开。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我已不再是当年弱冠的年轻人。”

严桑桑牵了下顾正臣的手,轻柔地说:“十二年,夫君可是做了太多太多的事。反正滕县据此不远,可要回去看一眼?”

顾正臣想起了大颜村的乡邻,那山,那水,还有那白糖院,想起孙家、梁家……

父亲的坟,大颜村的乡邻一直帮着照看,每年都代为扫墓。

说起来,是很久很久没回去了。

顾正臣收回目光,转过身:“现在不是回家的好时候,只我们两个回去,乡邻会伤心的,等等母亲吧,会有机会。”

“韩庭瑞,我写一封信,你让人送去大颜村,我需要调拨一些物资……”

七月六日,赶路的船在清晨抵达通州,经通惠河到了北平朝阳门外。

一艘艘船正卸着各类物资,杨永安、李子发等人在忙碌之中,顾正臣没有看到朱棡、马三宝等人,也没去找杨永安等人,而是对韩庭瑞道:“将其他人手隐在北平吧,你跟着我就够了。从现在起,这片土地要热闹了……”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