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24章 止血粉救前线战士

秋雨连下三天,公社办公室窗台上积着水痕。苏瑶对着收音机发愣,里面播着边境冲突的新闻,主持人的声音沉得像灌了铅。

“……我方阵地遭袭,前线急需医疗物资,尤其缺止血药……”

笔尖在笔记本上洇出个墨点。她想起制药厂工棚堆的药材,昨天收的蒲黄和地榆还在晾着,空气里飘着苦丝丝的药味。

“苏主任,该去药厂了。”小张抱文件夹进来,裤脚沾着泥,“新到的药材得赶紧验。”

苏瑶“嗯”了声,把收音机音量调小。走到门口又回头,新闻里说某高地打得凶,伤亡不明。她攥紧口袋里的钥匙,金属边硌得手心发疼。

药厂工棚里,社员们正把晒干的草药分类装袋。李寡妇戴顶草帽,拿木槌捶茜草,紫红色的汁染紫了指甲。

“苏主任来了?”她直起身擦汗,“这茜草晒得正好,药性足。”

苏瑶蹲下身捻起一撮粉末,凑鼻尖闻闻。苦涩里带点回甘,是上等的止血药材。她忽然想起系统给的《战地急救手册》,最后几页记着个偏方,五种草药配在一起,能快速止血。

“李婶,帮我找这几样药。”她在纸上写蒲黄、地榆、茜草、白茅根、仙鹤草,“要最好的,越多越好。”

李寡妇瞅着单子愣了愣:“苏主任,这几样都止血,要这么多干啥?”

“有用。”苏瑶没细说,转身找药房的碾药机。那是台旧机器,陆战野托人从部队医院弄来的,锈得厉害却还能用。

傍晚时,五种草药堆了半间屋。苏瑶让社员们先回,自己留下捣药。碾药机嗡嗡转,药粉从出料口簌簌往下掉,混着她的影子在墙上晃。

陆战野进来时,她正拿筛子筛药粉,白蒙蒙的粉末沾了满脸。他伸手替她擦了擦,指尖沾着药香:“这么晚还忙?”

“你看这个。”苏瑶把《战地急救手册》递过去,翻开那页偏方,“前线缺止血药,我想试试这方子。”

陆战野的目光在“快速止血”上停了停。他见过太多战士流血过多没了,有的就被流弹擦破动脉,没药救不回来。

“我帮你。”他挽起袖子,拿起锤子捶没碾细的药块,“要啥尽管说。”

两人忙到后半夜,药粉筛了三遍,细得像面粉。苏瑶按比例把五种药粉混在一起,装进洗净的玻璃罐。煤油灯照着罐里的棕褐色粉末,看着普通,却藏着救命的指望。

“得试试管用不。”苏瑶盯着罐子出神。

陆战野突然拿起剪刀,在胳膊上划了道口子。血珠立刻涌出来,殷红一小片。

“你干啥!”苏瑶急得去抢剪刀,眼圈都红了。

“试试才知道。”他按住伤口,从罐里捻点药粉撒上去。没多大一会儿,血真止住了,皮肤上结了层薄痂。

苏瑶的手还在抖,赶紧找纱布给他包上:“疯了?要是不管用咋办?”

“你配的药,肯定中。”陆战野笑了笑,伤口的疼比不上心里的热乎,“明天我托人送前线,那边有我老部队的战友。”

第二天一早,陆战野提个木箱子去县城。里面装着二十罐止血粉,每罐都贴了用法说明。苏瑶站在村口,看着他的背影钻进雨雾里,心里像压着块石头。

接下来这些天,她天天往公社跑,就盼着前线的信。可收音机里除了战况,没提过药品的事。李书记见她魂不守舍,劝道:“放心,陆同志办事牢靠,药肯定送到了。”

苏瑶嘴上应着,心里七上八下。怕药不管用,怕耽误救人,更怕……陆战野的战友出事。

半个月后的下午,邮差骑自行车冲进公社大院,车后座的帆布包鼓鼓囊囊。他举着个信封喊:“苏瑶同志的信!前线来的!”

苏瑶正在药厂指导工人熬膏,听见喊声手里的勺子都掉了。她跑过去接信封,指尖碰到粗糙的纸,上面沾着点暗红色印子,像干透的血。

信封上的字歪歪扭扭,墨迹洇得厉害。苏瑶拆开,里面有三张信纸,还有片压干的野花。

第一张是陆战野的战友王强写的。字写得使劲,有些地方被水洇过,模糊不清:

“老陆媳妇,收到信时我可能换防了。你寄的止血粉太神了!前天我在阵地前沿被流弹打穿胳膊,血止不住,卫生员说没救了。我想起你给的药,让他们撒了点,嘿,真不流血了!现在胳膊还能动,过几天就能归队。

说真的,这药比部队医院的止血带还管用。昨天总攻,我们连冲最前面,带的十罐药救了八个弟兄。有个新兵蛋子肠子都露出来了,撒了药居然撑到后方医院。

老陆总说你能干,以前我不信,现在服了。等我回去,一定请你和老陆喝酒!对了,这是阵地上的野花,给孩子们玩。”

信纸角上有片暗红色污渍,边都发黑了。苏瑶的手指抚过那片污渍,突然想起王强信里说的伤口,眼泪“啪嗒”掉在信纸上。

第二张是部队卫生队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是激动:“……该止血粉经实战检验,止血效果显着,为我部减少伤亡立了大功。特向苏瑶同志致谢,恳请继续供应……”

第三张是陆战野写的,就几行字:“药很管用,勿念。我一切安好,等我回来。”

苏瑶把信按在胸口,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想起那些被药粉救回来的战士,想起他们说不定也有爹娘妻儿在等,突然明白自己捣鼓的这些药粉,不只是药材配在一起,是能拉住人命的手。

“苏主任,你咋了?”小张拿账本进来,见她哭赶紧递手帕,“是不是前线有坏消息?”

苏瑶摇摇头,把信给他看。小张看完眼圈也红了:“太好了!咱的药真能救命!”

消息很快传遍公社。社员们都跑到药厂帮忙,有人把家里藏的草药拿出来,有人主动要加班捣药。二柱子扛着碾药机往屋里走,大声说:“苏主任,你说咋干就咋干,哪怕不睡觉,也得让前线的弟兄们有药救命!”

苏瑶看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心里又暖又酸。她把王强的信贴在墙上,让进来的人都能看见。那片带血的信纸,成了最管用的动员令。

制药厂的产量翻了三倍,不光做止血粉,还按《战地急救手册》上的方子做创伤膏和消炎药。李寡妇带着村里的妇女们装罐,她们的手指被药汁染变了色,没人喊累。

“我家那口子要是还在,也得去前线。”李寡妇一边贴标签一边说,“现在能做点药帮他们,心里踏实。”

陆战野又托人送了两批药去前线。每次送药,苏瑶都在箱子里放些孩子们画的画。陆诗涵画了个穿军装的大英雄,举着枪打坏蛋;陆星辰画了片绿油油的菜地,说等叔叔们回来吃新鲜菜;陆宇轩画了辆坦克,上面写着“必胜”。

这天晚上,苏瑶在灯下算药材用量,陆星辰抱着作业本进来:“娘,老师让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想写长大了当医生,像娘一样制药救人。”

苏瑶摸了摸他的头,眼里的泪差点掉下来:“好啊,咱星辰要当最好的医生。”

陆星辰走后,她翻开《战地急救手册》,里面夹着片干花,就是王强寄来的那种。她想起信里说的阵地,想起那些在炮火里挣扎的生命,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沉得很。

以前搞生态种植,是想让大伙吃饱饭;建制药厂,是想让乡亲们看得起病。可现在她才明白,搞这些不只是为了过好日子,更是为了守护——守护那些在前线保家卫国的人,守护那些在家里盼亲人回来的人。

秋雨停了,天边透出点亮。苏瑶起身走到院子里,看着堆成小山的药材,突然想给陆战野写封信。

她铺开信纸,可不知道该写啥。想说家里都好,想说药粉很管用,想说孩子们想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就写下:“注意安全,等你回来。”

窗外的公鸡开始打鸣,东边泛出鱼肚白。苏瑶把信叠好,放进要送前线的药箱里。箱子里除了止血粉,还有包陆诗涵攒的水果糖,她说给叔叔们甜甜嘴。

社员们陆续来上工,院子里又热闹起来。碾药机的嗡嗡声,锤子捶药材的砰砰声,还有人们的说笑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

苏瑶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劲。她知道,只要这药还在做,只要还有人往前线使劲,胜利肯定会来。

半个月后,前线传来捷报。公社的大喇叭播着胜利的消息,社员们举着红旗在街上走,锣鼓声震得窗户都响。

苏瑶挤在人群里,手里攥着王强的第二封信。信里说他们收复了失地,还说陆战野在战斗里表现英勇,立了二等功。

“等打完这仗,我就跟老陆一起回去看你们。”信末尾写道,“到时候得让老陆媳妇露两手,让我们尝尝你的手艺。”

苏瑶笑着擦了擦眼泪,抬头看见天蓝蓝的,像块透明的玻璃。太阳照在每个人脸上,暖洋洋的。她知道,那些被止血粉救回来的战士,很快就能回亲人身边;那些在后方使劲的人,也终于等来了盼着的和平。

晚上,苏瑶做了顿像样的晚饭。孩子们围着桌子叽叽喳喳,说要给爸爸写信,告诉他胜利的事。苏瑶看着他们,突然觉得再累都值了。

她想起刚下乡时的迷茫,搞科研时的难处,建药厂时的不容易。那些好像过不去的坎,现在回头看,都成了长本事的印记。

“娘,爸爸啥时候回来?”陆诗涵啃着玉米问,小脸沾着粒玉米粒。

“快了。”苏瑶帮她把玉米粒摘下来,“等爸爸回来,咱给他接风。”

陆星辰突然说:“娘,咱把止血粉的方子教给更多人吧,以后不管哪有伤员,都能用得上。”

苏瑶愣了下,接着笑了:“好啊,这主意好。”

她知道,和平日子也需要止血粉,需要能救人的药。她搞科研的路,才刚开头。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苏瑶坐在灯下,又翻开《战地急救手册》。她要把里面的方子都整理出来,交给县医院,交给部队卫生队,交给所有用得上的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信纸上,落在那片带血的信纸上。苏瑶轻轻摸着那片血迹,好像能感觉到它以前的温度。

搞科研不在乎得多少荣誉,在乎能给这世界带来啥。是填饱肚子的粮食,是治好病的药,是守住命的希望。

她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