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17章 崽崽 2 号发明剥玉米机

秋老虎把日头烤得毒辣,玉米地里的热气裹着土腥气往上涌。苏瑶戴草帽蹲垄沟里,指甲缝全是玉米须子的黄渣。剥到第三麻袋,右手虎口突然刺疼,抬手见磨破的水泡混着汗水,火辣辣地烧。

“娘,歇会儿。”陆星辰拎水壶跑过来,壶盖没拧紧,水顺着胳膊肘往下滴,在滚烫的土地洇出一小片深色。

苏瑶接水壶灌两口,凉水滑过喉咙,压不住浑身的燥。不远处打谷场上,社员们围着玉米堆忙活,此起彼伏的捶腰声和抱怨飘过来。王寡妇的手指头肿得像胡萝卜,举镰刀往玉米秸上磕硬壳:“这鬼天气,再剥下去怕是要少层皮!”

二柱子媳妇往手心啐口唾沫,搓得咯吱响:“可不是,我家那口子昨儿夜里疼得直哼哼,拿热水泡半宿才缓过来。”

苏瑶望着堆成小山的玉米犯愁。今年雨水好,玉米收得多,光靠手剥,怕是得剥到霜降。正琢磨找老李商量雇人的事,眼角瞥见陆宇轩蹲玉米堆旁,不知在捣鼓啥。

小娃子捡了块豁口木板,攥着颗生锈的钉子,对着玉米棒子比划。玉米粒被他抠得乱七八糟,黄澄澄的碎渣落了一衣襟。

“宇轩,别玩了,去树荫底下歇着。”苏瑶喊他。

陆宇轩头也没抬,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娘,我在想办法。”他把钉子往木板上敲敲,钉子歪歪扭扭立起来,“你看,这样能不能把皮刮下来?”

苏瑶走过去一看,忍不住笑了。木板上钉着三颗钉子,间距刚好比玉米棒窄点。他拿个玉米在钉子中间来回蹭,外面的硬壳还真被刮开道缝。

“有点意思。”苏瑶蹲下来帮他扶木板,“再试试?”

陆宇轩眼睛亮了,又找根细麻绳,把木板绑旁边石碾子上。踮着脚抱起个大玉米,使劲往钉子上怼,硬壳“咔嚓”裂开道大口子,露出里面饱满的玉米粒。

“成了!”他兴奋地蹦起来,玉米粒顺着衣襟往下掉,“娘你看,这样不用使劲抠了!”

旁边的社员们都围过来看热闹。二柱子蹲下来试了试,啧啧称奇:“这小玩意儿比手快多了!宇轩这娃,随他娘,脑子灵光!”

陆宇轩被夸得脸通红,埋头又往木板上钉两颗钉子。这次他把钉子敲得高低错落,像排小牙齿。苏瑶帮他扶着玉米,刚往钉子上一蹭,硬壳顺着缝隙裂开,露出里面金黄的籽粒,剥起来省大半力气。

“再加个木把手就更好了。”苏瑶找根短木棍,用麻绳绑木板上,“这样不用蹲地上,站着就能剥。”

陆宇轩照着样子又做两个,分给王寡妇和二柱子媳妇。两个女人一试,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比用手快多了!宇轩真是个小发明家!”

那天下午,打谷场上多了三个简易剥壳器。社员们排着队用,剥玉米的速度快了不少。陆宇轩守在自己的“发明”旁,谁用他都盯着看,时不时提醒:“慢点推,别把玉米粒蹭掉了。”

太阳落山时,苏瑶清点麻袋,发现今天剥的玉米比昨天多近一半。她摸着陆宇轩的头,掌心沾的玉米须子蹭他一脸:“我们宇轩立大功了!”

陆宇轩把脸埋她怀里,闷闷地说:“娘,我还能做得更好。”

接下来三天,陆宇轩像着了魔。放学就往大队部的仓库钻,把里面堆的破木板、旧钉子全翻出来。陆星辰帮他找工具,陆诗涵搬个小板凳坐旁边,给他递钉子递锤子,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

苏瑶忙完罐头厂的活就去看他。仓库地上铺着层稻草,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零件:自行车上卸下来的链条,罐头盒剪的铁皮,从二柱子家借来的小锯子。陆宇轩跪在稻草上,鼻尖沾着灰,正用砂纸打磨块木板,专注得没察觉苏瑶进来。

“饿不饿?娘给你带了窝窝头。”苏瑶把油纸包递过去。

陆宇轩这才抬头,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娘你看!”他举起手里的东西,是个巴掌大的木盒子,上面装着排锋利的铁皮齿,“我加了这个,能把玉米须子也刮下来。”

苏瑶拿个玉米试了试,果然连须子带壳一起剥下来,干干净净的。她惊喜地说:“这比之前的好用多了!”

陆宇轩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刚换的小门牙:“我还想再加个脚踏板,这样不用手使劲,踩着就能剥。”

苏瑶看着他满是裂口的小手,心里又疼又暖。找出自己做针线活的顶针给他戴上:“别太累了,明天再弄。”

第四天一早,陆宇轩举着个新做的剥壳器跑回家。这个比之前的大不少,下面钉着两块木板当底座,侧面装着个用自行车链条做的踏板,踩一下,上面的铁皮齿就转动。

“娘你看!”他踩得咚咚响,把玉米放进去,转两圈就剥得干干净净,“比手快三倍!”

苏瑶赶紧叫上老李和二柱子来试。二柱子踩着踏板剥了十个玉米,只用平时一半的时间,高兴得把陆宇轩举起来转圈:“好家伙!这玩意儿能顶三个劳力!”

消息很快传到公社。李书记亲自来看,拿着剥壳器翻来覆去地看,连连称赞:“这可是个好发明!解决了大问题!苏瑶,快把这玩意儿拍下来,寄给县科研站看看!”

苏瑶找公社通讯员借了相机,给陆宇轩和他的剥壳器拍了张照片。陆宇轩站在自己的发明旁,手里捧着个玉米,笑得露出豁牙,脸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木渣。

寄照片那天,苏瑶在信封里附了封信,详细写了剥壳器的用法和效率。陆宇轩趴在桌边,看着她写字,突然说:“娘,我还想做个能剥花生的。”

“好啊。”苏瑶摸摸他的头,“等你做完,娘再给你寄出去。”

半个月后,公社通讯员骑着自行车来了,手里拿着个红绸子包着的奖状,还有一套崭新的书。

“陆宇轩同学在吗?”通讯员扯着嗓子喊,“县科研站给你颁奖来了!”

陆宇轩正蹲院子里琢磨花生剥壳器,听见喊声赶紧跑出来。通讯员把奖状递给他,上面写着“少年创造奖”,还盖着鲜红的印章。那套《十万个为什么》有五本,封面上画着火箭和地球,崭新得能闻到油墨香。

“这是科研站的同志让我转交的,他们说要把你的发明推广到全县呢!”通讯员拍着陆宇轩的肩膀,“小家伙,真了不起!”

全村人都来看热闹,围着奖状和书啧啧称奇。王寡妇拉着陆宇轩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将来准有大出息!”

陆宇轩抱着书,小脸通红,却一本正经地说:“娘,我以后要造好多机器,让大家干活都不累。”

苏瑶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眼睛有点湿润。想起刚来时,这孩子怯生生的,见了人就躲,如今却能站在人前说出自己的梦想。

那天晚上,苏瑶把奖状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陆宇轩趴在灯下看书,时不时指着上面的图画问苏瑶:“娘,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地球真的是圆的吗?”

苏瑶耐心地给他讲解,心里却在想,该送他去县里的中学读书了,那里有更好的老师,能教他更多知识。

夜深了,陆宇轩抱着书睡着了,嘴角还微微上扬,像是在做什么美梦。苏瑶给他盖好被子,转身去拆今天收到的信。信封上的字迹她很熟悉,是陆战野寄来的。

信里还是短短几句话,说他一切都好,问孩子们最近怎么样,罐头厂的生意好不好。苏瑶看着看着,手指突然触到个硬硬的东西。把信纸抖了抖,一张照片掉了出来。

照片上的陆战野穿着崭新的军装,站在一个巨大的机器旁,背景是高高的厂房。他比以前黑了些,也瘦了些,但眼神依旧明亮,嘴角带着淡淡的笑。苏瑶拿着照片,看了又看,忍不住用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脸。

照片背面有行小字:“这是我们基地的新设备,等你来了给你介绍。”

苏瑶的心跳突然快了些,她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进陆宇轩的书里,藏在《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本里。

第二天一早,苏瑶去找李书记,说想送陆宇轩去县里读中学。李书记很支持:“这孩子是个好苗子,该好好培养。学费的事你别担心,公社可以出一部分。”

从大队部回来,苏瑶路过打谷场,看见社员们正用陆宇轩发明的剥壳器剥玉米,说说笑笑的,再也没人抱怨手疼了。二柱子踩着踏板,剥得飞快,嘴里还哼着小曲。

“苏知青,你家宇轩真是个天才!”二柱子媳妇笑着说,“这玩意儿比城里买的还好用!”

苏瑶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该给陆战野回信了。要告诉他,宇轩得了奖,要去县里读书了;告诉他,罐头厂的生意很好,玉米罐头很受欢迎;告诉他,孩子们都很想他,她也……

她突然停下脚步,脸颊有点热。远处的玉米地里,陆宇轩正和哥哥妹妹追逐打闹,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苏瑶看着他们,心里满是希望。

日子就像这秋收的玉米,饱满而实在。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乡亲们的互帮互助,还有远方那个人的牵挂,这样的生活,真好。

苏瑶转身往家走,要赶紧给陆战野回信,把这里的一切都告诉他。还要告诉她,等他回来,让宇轩给他演示那个剥玉米机,让他看看,他们的孩子,有多棒。

路上,她碰见陆宇轩抱着书跑过来,兴奋地说:“娘,我知道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了!是因为有燃料!”

“是吗?那你将来也造个火箭好不好?”苏瑶笑着问。

“好!”陆宇轩用力点头,“我还要造能飞的机器,带着娘和哥哥妹妹,还有陆叔叔,一起上天!”

苏瑶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像陆战野军大衣的温度。

她知道,孩子们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而她的梦想,或许也不远了。只要守着这个家,守着这些可爱的人,等待就不是煎熬,而是充满希望的期盼。

晚上,苏瑶坐在灯下给陆战野回信。写了宇轩的发明,写了他得的奖,写了他要去县里读书的事。还写了罐头厂的新产品,写了村里的玉米丰收了,写了孩子们都很想他。

写到最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加上了一句:“我们都盼着你早点回来。”

放下笔,苏瑶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暖暖的。仿佛能看到陆战野收到信时的样子,看到他拿着宇轩的奖状,露出欣慰的笑容。

夜深了,苏瑶把信放进信封,贴好邮票。知道这封信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他手里,却不着急。好的等待,值得花时间。

就像地里的庄稼,要经过春种夏长,才能在秋天收获满满的希望。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一天天的等待和牵挂里,慢慢成长,终将迎来属于他们的丰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