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38章 省钱,中间商差价

药厂的账本从开春堆到现在,厚厚一沓搁在陆宇轩面前的木桌上。他趴在桌边攥着铅笔,算得眉头都皱紧了;

账本子一翻,金银花比去年春尾巴贵出两毛,别小看这两毛,够买半盒洋火。

“娘你看。”陆宇轩把账本递过去,指着其中一页,“咱们从中间商手里买金银花,每斤一块五;可我听李爷爷说,他卖给中间商才一块二,中间差三毛钱呢。”

苏瑶接过账本翻了翻,真是这么回事。开春到现在,原材料都走中间商,金银花、板蓝根这些常用药材,每斤比药农直接卖的贵不少。她天天盯炉子盯瓶子,哪有空管谁倒的手?今天一看,中间商白啃三口肉,她才疼得直抽抽。

“你李爷爷是种药材的?”苏瑶问。

“对,他家在山那边李家村,种了十几亩金银花。”陆宇轩说,“昨天我去供销社,听见他跟王主任抱怨,说中间商压价太狠,今年收成卖不上价,明年都不想种了。”

苏瑶心里一动:要是直接跟药农买,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不错呀。“宇轩,想不想跟娘去李家村,找你李爷爷聊聊?”

“想!”陆宇轩眼睛一亮,立马把铅笔和账本收起来,“我还能帮你记价格、算差价。”

第二天一早,苏瑶和陆宇轩就出发了。李家村在山坳里,离公社十几里路,两人走了快俩小时才到。刚进村子,就见几个药农背着竹篓往村外走,篓里装满新鲜金银花,花瓣还沾着露水。

“李爷爷!”陆宇轩一眼认出走在前面的李爷爷,赶紧跑过去。

李爷爷看见他们,愣了下随即笑了:“宇轩,苏同志,你们咋来了?快进屋坐。”

李爷爷家是土坯房,院子里晒着刚采的金银花,金灿灿一片。他把两人让进屋,倒了碗粗茶:“你们是来买药材的?”“对,李爷爷。”苏瑶点头,“我们想跟您商量,能不能直接从您这儿买金银花,还有村里其他药农的,我们按比中间商高的价收。”

李爷爷愣了下,叹口气:“苏同志,不是我不愿卖,是中间商把路堵死了!他们说我们不卖给他们,就没人敢收,药材最后烂手里都没人要。”

“那您卖给中间商多少钱一斤?”苏瑶问。

“一块二。”李爷爷说,“要是品相不好,还得再压价,有时候一块都卖不上。他们转手卖给你们,就敢要一块五,中间赚三毛钱,比我们种药材还容易。”

陆宇轩在旁边记着账,听见“一块二”“一块五”,立马算开了:“娘,要是咱们按一块二收,每斤能省三毛钱。咱们每月要用金银花,一个月粗算就能省出三十来块,够给收购点再添一杆新秤。”

苏瑶点点头,对李爷爷说:“李爷爷,我们按一块二一斤收。品相好的一级品,给一块二;有少量虫眼的二级品,给一块一斤,比中间商给的还高。而且我们按月结账,不拖欠,您看行不?”

李爷爷眨眨眼:“丫头,你再说一遍?”

“真的。”苏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协议,“咱们可以签协议,价格和收购标准都写清楚。以后您和村里药农,采了药材直接送药厂,不用再经过中间商。”

李爷爷接过协议看半天,手都有点抖:“要是这样,我们肯定愿意卖!我这就去叫村里的药农,跟他们说说。”

没一会儿,李爷爷就把村里种药材的都叫来了,院子挤满了人。苏瑶把收购标准和价格跟大家说清楚,还把协议念了一遍。

“苏同志,你说的一级品是啥标准?”有个药农问。“一级品就是金银花没虫眼、花瓣完整、颜色金黄;二级品就是有少量虫眼,花瓣稍微有点破,但不影响药效。”苏瑶解释,“我们把收购标准贴在药厂收购点,大家送药材时一眼能看明白,不会乱压价。”

“那要是我们采的都是一级品,你们都收吗?”另一个药农问。

“收!你拉的,哪怕你拉来一火车皮,也给你过秤。”苏瑶说,“以后药厂的原材料,就从你们这几个村收,只要花符合标准,药厂照单全收,不让你再端着篓子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药农们可高兴了。

之前被中间商压价,大家心里都憋着火,现在能直接卖给药厂还多赚钱,谁不乐意?李爷爷第一个签了协议,其他药农也跟着签,没一会儿就签了五个村,覆盖了李家村、王家村、赵家沟这些种药材的大村。

签完协议,李爷爷非要留他们吃饭。午饭就是玉米粥配咸菜,还有几个贴饼子。席间李爷爷说:“闺女,你这么做,咱往后不用看中间商那张驴脸了。”

陆宇轩在旁边接话:“李爷爷,以后我们每月都去村里看看。要是大家缺肥料、缺农具,我们还能帮着想想办法。”李爷爷听了特感动:“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以后我们肯定好好种药材,不掺假、不糊弄,保证给你们最好的。”

回到药厂,苏瑶立马让小张找块木板,用红漆把收购标准写上去,贴在收购点墙上:“一级金银花:无虫眼,花瓣完整,颜色金黄,一块二一斤;二级金银花:少量虫眼,花瓣轻微破损,一块一斤;板蓝根:根粗,断面白,无霉变,一块一一斤……”

收购点墙上还挂了公平秤,旁边放个小本子,专门记每天的收购量和价格,药农送药材时自己也能看,心里透亮。

没过几天,药农们就开始往药厂送药材。第一个来的是李爷爷,背着满满一竹篓金银花,全是一级品,金黄的花瓣在太阳下闪着光。小张按收购标准仔细检查一遍:“李爷爷,您这都是一级品,一块二一斤,一共五十斤,六十元。”

李爷爷接过钱数了又数,脸上笑开了花:“以前卖给中间商,五十斤才六十元,现在还是五十斤,能多赚十五元,够给孙子买两本作业本了。”其他药农也陆续来送药材,天刚麻花亮,村口就听见小张扯着嗓子喊:“王大爷,您慢点背,别闪了腰!”

有个药农送了一百斤一级金银花,拿到一百二十元,高兴地说:“苏同志,这票子赚得好。”

宇轩把账本卷成筒,塞在后裤腰,走到哪里记到哪里;

有次他见个药农的金银花里掺了少量叶子,小声说:“王爷爷,您这金银花里有点叶子,挑出来就是一级品,能多卖两毛钱一斤。”

王爷爷不好意思地笑:“哎呀,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没挑干净。我这就回去挑,挑干净再送过来。”

陆宇轩说:“没关系,您慢慢来,我们等您。以后要是挑不动,我们还能派人去帮您。”

王爷爷听了心里暖,回去不仅挑干净金银花,还把家里其他药材也整理一遍,再也没掺过假。

他把算盘珠一扒拉,“噼啪”一声脆响:“娘,三千六,够给锅炉换半块新钢板!”

苏瑶把省下来的钱,一部分用来改善设备,一部分给员工涨工资,灯亮到后半夜,谁也没喊累。

有次陆战野回来,听说直供的事,笑着说:“宇轩这孩子,还真有做生意的天赋,以后能帮你不少忙。”

苏瑶点头:“是啊,这孩子心思细,又会算账,有他帮忙我轻松多了。”

陆宇轩听见这话,不好意思地笑:“娘,我就是想帮你多省点钱。”她揉了揉儿子刺猬一样的短发,没出声,只轻轻“嗯”了一句。

她知道,药厂能有今天,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有陆战野的理解,有孩子们的帮忙,还有乡亲们的信任。只要大家齐心,一起努力,她没敢想什么“红火”,只要月底发薪时,大家手里能摸到现钱,就比什么都实在。

傍晚药厂收购点还亮着灯。几个药农忙着送药材,小张在旁边称重记账,陆宇轩在旁边搭手,偶尔给药农递杯水。她低头自语:“什么靠不靠的,不就是一群人绑在一起,别让下一道浪头打散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