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62章 武举具体改革了什么?

宋康队被安排到第一条跑道,属于甲组。

由于抽签的时候,先挑出前五名,这五个人是不能在同一队的。

然后,再以五人为基础,组建队伍。

在五万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全程公开公正公平抽签。

江杰一路小跑来到起跑线上,他在努力适应新鞋。

此时此刻的他,表现得极为亢奋,丝毫没有了之前的胆怯心理。

因为他也想知道,当自己有了顶尖科技的加成后,上限到底在哪里?

距离比赛开始,大概还有一刻钟的时间,五万观众,翘首以盼。

田径项目,历来都是大型综合运动会的压轴焦点。

不仅仅因为奔跑是人类最原始的运动形式,而且极易引发观众共鸣,调动全场气氛。

“接力赛”,是“武举”的最后一项比赛,也是唯一一项集体比赛。

之前八项比赛,全都是个人赛,选手们可以凭靠强大的个人实力夺魁。

可是到了集体比赛,你一个人再强,都是赢不了的,还要看队友的脸色。

“武举”,诞生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距今已有762年之久。

在此之前,“武举”基本以个人竞技为主,均围绕个人武艺、兵法展开。

团体赛的概念,从未有过。

如果非要说有,宋代“弩踏”测试需多人协作操作神臂弓,勉强算一个,但考核重点仍是个人操作能力。

......

相比旧制“武举”,朱祁钰大胆创新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传统的内场考核(兵法笔试),下放到乡试。

古来今往,“武举”选拔的通常都是军事人才,既然如此,那你必须要熟读基础兵法,《武经七书》《景泰行军》是必背书籍,分别代表旧式兵法与新派兵法。

《景泰行军》是朱祁钰的着作,结合中外着名近现代战役,分析排兵布阵的利弊,吸取战争失败的教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说洗头佬是如何“闪击波澜”的。

除了要默写这两本兵法之外,还有类似于“科举”的策论,涉及边防策略、练兵之法等,要求结合时政提出对策。

最后,算学与地理,也是要考的,身为将军,你至少要懂得如何分配粮草,以及地形识别吧?

朱祁钰之所以将内场考核下放到乡试,还是那个目的,将培训成本平摊给地方府衙。

应试“武举”者,首先要通过县试,即参加某府的基础体力考核,每府只有一百人可以晋升到乡试。

两京十三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司(正二品),会组织集体培训。

根据京试考核的九大项目,针对性的训练应试者,以及内场考核的文化教育。

乡试(省级)的考核内容,又分为外场和内场。

外场,即武力测试,大致项目与京试差不多,不过难度相对更低,例如“三武射击”,京试打靶距离是百米,乡试只有30米,而且没有团体赛。

然后,从一百名应试者中,选拔出最优秀的三人,送往顺天府“天建御苑”,进行终极之战。

这三人背后的xx府知府,会得到两京十三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的嘉奖。

并安排他们带队上京,有机会面见君父。

对于一个正四品官员来说,能见到皇帝,真的是莫大的殊荣了,祖坟冒青烟的喜事。

......

二、抛弃传统冷兵器的比试,重点考核应试者的身体素质。

如今的大明,早已彻底进入热武器时代,原来的刀剑枪已经被丢进熔炉,锻造成更先进的枪炮。

朝廷对于民间的冷兵器管控,也愈加宽松,不再明令禁止个人私藏。

渐渐地,刀剑枪等冷兵器沦落为收藏品,继续在广大武学爱好者的手中,发光发热。

当然,虽然朝廷不禁止私藏,但是在公共场合还是要搜身的,比如说“天市坊”,就严禁携带一切利器。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原有的冷兵器比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例如舞刀弄枪、跑马拽力等项目,被剔除出“武举”比试中。

骑射虽然被保留下来,不过应试者手中的羊角弓换成了自动步枪。

朱祁钰始终觉得,一个出色的将军,首先你要有足够的武力,才能让手下士兵信服。

并且,大明日后要征战世界,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都会不可避免的涉足,如果你没有强大的身体素质,是很难完成进攻任务的。

试想一下,行军打仗,将军第一个晕过去,那还玩什么?

因此,考核个人体能成为了重中之重。

......

三、一改之前的封闭考试方式,选择万人瞩目的竞技比赛。

原来的“武举”,仅仅在五军都督府的校场上比试。

这样的话,很容易滋生出收买考官、徇私舞弊的恶**件。

公开竞技,不仅可以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武举”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让真正的武道天才脱颖而出。

是骡子是马,都拖出来遛一遛。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有裁判故意使绊,你以为他们看不见是吗?

咳咳咳,还能卖门票赚钱。

朱祁钰亲自策划设立的九项比试,都极具观赏性。

事实证明,民众们确实爱看,即使票价不低,每一届都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类似奥斯曼帝国的王子,外国使臣团也会被邀请观赛,能够对外展现大明的风采,炫耀强悍国力,为日后大一统的世界运动会提前铺垫。

先让你们震惊一下,羡慕一下,学习一下,很快,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

四、“武举”真正成为了将军的青训营。

不算冷的知识,明朝“武举”始于天顺年间,在此之前是没有的。

因为明朝是卫所军户制,所有高级武职多由世袭军户贵族,或战功卓越的将领垄断,普通人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明军的战斗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朱祁钰登基后,首要之事就是废除了卫所军户制,让狗屁世袭制彻底淘汰。

可是,军队要正常运转,要想保持长久的不败之地,必须源源不断的补充新人。

因此,如何重启“武举”成为了朱祁钰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一开始,他是打算在景泰二年举办的,当时百废待兴,没办法才拖延到景泰三年。

纵观七百多年的“武举”历史。

唐代武举由兵部主持,中举者授予“武散官”衔(如校尉、旅帅),但需通过实战或边镇历练才能晋升。

你去翻一翻唐代文献,明确通过武举升至节度使、大将军的案例几乎未见。

跟明朝一样,唐朝的“武举”形同虚设,军队要职早就被关陇军事贵族和藩镇势力垄断高级军职。

再看宋朝,人家的“武举”是真出人才。

比如说狄青、张守约、江伯虎,他们都是出身于“武举”。

可惜,受“重文轻武”影响,宋朝的高级武职多由文官担任,也是极为抽象。

这就导致,将军是武举出身者占比连10%都不到。

朱祁钰决心要打破“武举”无用的刻板印象。

如今,五军都督府的五品以上军官,70%都是出自“武举”。

从今以后,“武举”真正为平民武者提供了晋升通道,实现了应有的价值。

……

回到比赛,留给参赛选手的热身时间,已经结束。

第一批奔跑的选手,纷纷蹲下身子,五指张开,前后脚分别放在踏板上,背部平直或略微弓起,头部自然下垂,视线看向地面。

这是蹲踞式起跑姿势,能够让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加速。

蹲踞式起跑起源于19世纪,不过,现在属于我们的了!

砰——

一声枪响 ,五名选手犹如离弦之箭,飞快的向前奔跑。

观众席上,每个人都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

江杰,在最外侧的第一跑道上,他健步如飞,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

然而,直线加速他确实很强,在弯道的处理,却略显青涩。

第三跑道的选手,渐渐地追了上来。

江杰回头一看,心情开始紧张,不知不觉,动作有点变形。

他踉跄了一步,虽然很快稳住身形,却给了其他人拉近距离的机会。

“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