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12章 真为你们九族捏一把汗

这不是朱祁钰第一次出宫,却是他光明正大的,身穿龙袍以皇帝身份,示于人前。

“诸君,平身吧。”

“隆谢君父。”

等到文武百官起身后,民众才战战栗栗的站起来。

朱祁钰这次出行,一共带了十名锦衣卫,他们穿着新款飞鱼服,更方便携带配枪。

大家心中虽然好奇,但不敢盯着看,不过他们注意到了皇帝身边的一名少年。

朱见济后来才下车的,大家都不知道太子也来了。

大臣们想礼貌的开口打招呼,又担心被君父误会成为太子从党。

于谦的目光被顶上的牌匾吸引,他喃喃道:“奉舆车站?”

古有驿站,那车站又是什么东西?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朱祁钰走入候车大厅,众人很有默契的让出位置,离得远远地。

朱祁钰正准备走过去,与他们交谈一番,却被礼部尚书杨宁劝道。

“君父,恕臣直言,这些纨绔子弟平日里斗鸡走马,怕是吐不出什么良言。”

远远看去,一群年纪不超三旬的小伙,身披华贵服饰,不是纨绔子弟,还是什么?

“老杨,你太过严苛了。你看那些年轻人,他们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好奇和兴奋。这就是朕想要的大明未来。”

“来,陪朕下去,听听那些‘纨绔子弟’的想法。”

......

眼看着皇帝不走寻常路,明明前方那么多空位,偏要往他们身边靠。

前来搭乘火车的二代哥们,平日里哪怕再纨绔,在皇帝面前都乖得像一只小猫。

“站着干嘛?坐啊。”

“啊?”二代哥们集体愣住,又不敢违抗圣旨,只好拘谨的坐下。

朱祁钰环顾四周,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儿,径直坐到对方身旁,把那个小伙子吓了一大跳。

“朕很好奇,你们为何会选择乘坐‘泰通’列车?”

【泰通,取自《易经》“天地交,泰”,其次,在八卦中,乾元(汽车)属金,坤宁(轮船)属水,那么泰通(列车)属火。如果解释为,景泰年间首通,也是可以的。】

“这......”

朱祁钰笑道:“但说无妨。”

“因为——”小伙子被这抹笑意渐渐淡化了心中惧怕,结结巴巴的回道,“因为,以前没有,所以就想试乘一下。”

“你们呢?”

“都,都是。”

“原来如此,朕还以为,你们确实有前往应天府的需求呢。”

“......”众人脸上的强颜欢笑,瞬间凝固。

身旁的小伙子连忙补充说明:“君父,其实我确实打算去应天府看望我家祖母。”

朱祁钰没有较真,而是继续那个话题。

“那朕问你们,为何会在本朝出现‘泰通’列车呢?”

小伙子不假思索,当即说道:“自然是君父圣明!”

“非也,此乃大明的科技结晶,是众多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奋斗,非朕一人之功。”

众人顿时肃然起敬。

历史上,有的皇帝什么鸡毛蒜皮的成就都往自己身上揽,可是景泰帝却意外的表示,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要说更震惊的,莫过于不远处站着的大臣,他们完全想不到,君父的回答竟然是这个?

谦虚,是一个极少出现在皇帝身上的形容词。

好像,越来越看不懂眼前这位年少有为的君主了。

“包括天市坊里的众多阁,都要倚靠众志成城,方有今日繁荣。”

说起“天市坊”,这群二代哥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从分享游玩的趣事,到提出建议,几乎无所不谈,礼部尚书杨宁都为他们的九族捏了把汗。

别看君父现在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从景泰元年一路走来的大臣,哪个说话不小心翼翼?

人,更容易记住你凶恶的一面,从而忽视友善。

“阿鹤,你过来,记一下。”

“朕屡次说过,要走到群众之间,聆听群众的心声,办群众希望的实事。”

钱远鹤认真的点点头,默默地掏出纸笔,将刚才众人提到的意见,全部记录下来。

当然,只是意见而已,能不能实施,要看实际情况。

不是说一定要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许多时候,朝廷要综合考虑。

......

经过半个时辰的交流沟通,二代哥们逐渐卸下防备,畅所欲言。

突然——

远处响起传来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紧接着是铁轨有节奏的震动。候车大厅内的嘈杂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有人好奇的跑到窗边探下脑袋观看,只见一个喷吐着白色蒸汽的钢铁巨兽,正缓缓驶入站台。

为何是白色蒸汽呢?

其实,这不是蒸汽机车,准确来说,应该是增程式列车。

增程动力,属于大明战略技术,除了坦克之外,军用的轰炸机、皇明宝舰以及现在的列车,都在使用这项技术。

【pS:天行阁卖的乾元汽车,属于人力发电的电动车,坤宁轮船是单纯的蒸汽动力。】

反观皇家专用汽车,用的是内燃机,军队的皇明宝舰,用的是柴油发电机 电机驱动。

增程动力系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动力要强大的多。

不仅仅体现在热效率的4-6倍代差,还有更强大的复合动力,更远的续航里程,以及更大的载重能力。

之前,皇明宝舰用的是蒸汽发电,自从内燃机出现之后,朱祁钰没有朝着汽车的开发方向,而是大力研发在柴油发电机。

比如说,一部小型皇明宝舰一共装载了十台四冲程柴油发电机,实现轮换持续供电。

“泰通”列车前后车头,分别装载两台四冲程柴油发电机。

这也是第一次,将国家级战略技术推广到半民用。

朱祁钰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定要保证朝廷掌控的技术,永远领先民间两代以上。

在此之前,泉州林氏研发出更高效率的电机,被朝廷收编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三个月后很快就开发出转速更快的电机。

朝廷拥有数万名电气科研人才,每年砸下去的钱至少有八千万两,而且牢牢掌握制造原材料,远远不是民间可比。

朱祁钰建设“两京铁路”,战略目的很明显。

如果日后,再次发生“京师保卫战”,可以在四个时辰以内,调动南部至少三十万士兵,北上增援。

放在古代,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其次,促进经济循环。

目前大明最富裕的区域依旧是江南,“两京铁路”路经多个繁荣府,可以实现南北资源互通。

和平时期运货,特殊时期运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