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08章 陈循致仕

陈循,出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吉安府人,祖籍浙江温州府。

如今是景泰十三年(1462年)。

也就是说,陈循今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了。

小时候的陈循聪慧过人,书过三四回便能背诵,算得上过目不忘。

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一家人失去了顶梁柱,生活雪上加霜。

陈循生命中有一个贵人,就是他的从叔(堂叔父)。

建元元年(1399年),十五岁的陈循开始跟着从叔重新学习。

永乐三年(1405年),陈循参加乡试落榜,首战失利。

永乐六年(1408年),因病未能去参加科举。

永乐九年(1411年),第二次参加乡试,因为病痛只考了第一场。因为文笔突出,文章被考官刻为上录,结果发现这小子居然后面都没考?

永乐十二年(1414年),陈循吸取教训并戒了酒,第三次乡试夺魁,成功上岸。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循前往京师参加会试,首战就高中“会元”,并在殿试中取得“榜眼”的优异成绩,太宗文皇帝亲自赐他冠服银带。

纵观陈循的科举之路,简直可以用绝世天才来形容。

后来的仕途也一帆风顺,仁宗、宣宗都对他有所提拔。

从正统元年开始,陈循一直担任科举会试考官,后来更是成为了殿试读卷官。

朱祁钰发动玄武门之变,这种通过非法手段登基的皇帝,在古代人看来属于大逆不道,绝大多数文臣武将都是看不惯的。

懂得审时度势的陈循,却跪得很快。

......

景泰元年,陈循从翰林院学士(正五品),被提拔为内阁大学士(正五品)。

朱棣称帝之后,正式设立内阁,选拔翰林院官员入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经过三任皇帝的运营,到了正统年间,内阁地位进一步提高,首辅(首席大学士)逐渐成为实际宰相。

朱祁钰没有更改官制,依旧延续朱祁镇的规矩,不过,后来在景泰二年,他将内阁大学士的官阶修正为正一品,算是名正言顺。

陈循在这个位置,一坐就是十三年。

期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什么事情都办得完美。

在这么多大臣里,朱祁钰骂得最少的,只有陈循,哪怕是在微末之间便追随他的宋氏十三兄弟,该骂还是骂。

至于骂得最多的大臣是谁,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到了。

朱祁钰当初之所以对陈循破格提拔,是因为历史。

在他死后,朱祁镇南宫复辟,命令陈循和徐有贞草写诏书。

结果,陈循和其他五部尚书不认明英宗,立即辞职。

朱祁镇复辟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算旧臣,六科以“迎立外藩”的罪名,弹劾于谦、王文、陈循等人。

最后,于谦、王文被处死,陈循罚杖刑一百,戍守铁岭卫,实则贬为奴隶流放。

难以想象,一个72岁老人是如何扛下一百杖的?

直到天顺五年(1461年),陈循才被释放,恢复平民身份。

也许是夙愿已了,第二年,陈循离开人世。

在朱祁钰看来,陈循对自己真的很不错,担得上“忠诚”二字。

陈循明知道结局,依旧誓死不从。

前世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他理应配得上更好的结局。

朱祁钰是一个怀旧的人,所以他力排众议,重用陈循,宽容有加。

......

“老陈,你的意思是,你要辞官?”朱祁钰脸色凝重,他缓缓地放下笔,从龙椅走下来,亲自将跪在地上的陈循扶到一旁的茶桌前坐下。

“君父,老臣年迈,自觉难堪大任。”

七十七岁,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算得上高龄了。

朱祁钰认真的看着他,随后笑道:“怕不是,想要去参加排位赛吧?”

“哪有?”陈循老脸一红。

“哈哈哈。”朱祁钰朗声大笑,“罢了,既然你一心致仕,那朕就送你最后一程。”

“对了,既然你要离开,得向朕推举一人,接你之位。”

陈循轻抿一口热茶,眯起眼睛笑道,“君父,不是心中早有人选了吗?”

“老臣,你历经五朝,德高望重,你的意见也很重要。”

陈循思索一番后回道:“倒是有三个人选。”

“王文,刚正不阿,但做事强势。”

“萧镃,谨慎守成,却优柔寡断。”

“商辂,善谋大局,但性子刚直。”

朱祁钰一边加水一边不经意的问道:“如果非要你选一个呢?”

陈循不假思索的回答:“商辂!”

朱祁钰表情波澜不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

......

第二天,十月十七日。

这是陈循最后一天参加早朝,朱祁钰为他隆重送行。

王腾手捧圣旨,高声朗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国家之治,端赖辅弼之臣。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陈循,历事五朝,翊赞景运。自朕嗣位以来,夙夜匪懈,竭诚辅政。十有三载,纲纪肃清,朝野宁谧。今以年高请老,朕虽眷留,然念其劳勚,特允致仕。

陈循忠勤体国,谋猷深远,着加授“光禄大夫”,荫一子入国子监,赐金百两、彩缎二十端,仍令有司岁给禄米,以彰殊荣。

翰林院学士商辂,器识宏远,学行纯正,昔在讲幄,启沃良多。今特晋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继陈循之后,总领枢衡。尔其益励忠贞,赞襄治理,用副朕倚毗之重。

钦此!】

明朝沿袭唐宋散官制度,光禄大夫(分正一品、从一品)是文官最高阶散官,是文臣的最高荣誉称号。

也许有彦祖会疑问,“上柱国”呢?

上柱国是武勋的最高荣誉称号,虽然陈循参与过京师守卫战,也算立了战功。

不过这样封赏,倒符合朱祁钰一贯坚持的“文武分家”作风。

除了封赏陈循之外,朱祁钰还为石璞翻案,将其进封为资政大夫,恢复禄米。

石璞,景泰元年开始担任工部尚书,虽然办事效率不高,但是没有犯错。

你要知道,朱祁钰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的要求一向苛刻,能做到如此,已是不简单。

直到景泰七年发生了工厂大爆炸的严重事故,他身为工部尚书难辞其咎,被罢了官。

如今算是肯定了石璞为朝廷做出的贡献。

......

听闻圣旨,低头跪着的于谦眼神一变。

坏了,这老匹夫要上大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