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74章 大明海关

研发部门又花了一年时间,将子弹底火所有要用得上的化合物,全部研究出来。

而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出海人数暴增百倍,从一月首批的三千户,到十二月的三十万户。

虽然朝廷解除了海禁,但不是绝对的自由。

首先你得申请,获得海关批准后才能出港,否则将冠以“擅自出境”的罪名。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严加看管某些做海盗的群体。

首先,我们要了解明朝的海禁政策。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范倭寇和民间势力与海外勾结,实行严格海禁,仅允许朝贡贸易。

永乐年间,明太宗朱棣虽派遣郑和下西洋,但海禁政策并未废除,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仍被禁止。

仁宣年间,朱高炽和朱瞻基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缩减永乐时期的扩张性举措(如停止下西洋),但对海禁的执行相对务实,更注重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最初并没有禁止渔民出海捕鱼,只是禁止私人海外贸易。

从宣德年间开始加大力度,对民间私自出海增加限制,曾多次重申“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

这条禁令,实际上并不能改变走私的常态,反而毁了普通渔民的生计,又给后代皇帝埋了个坑。

结果呢,地方官员对民间海上贸易的管控很松,不知道是默许还是没发现,尤其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沿海,走私贸易逐渐活跃。

老百姓一看,尼玛的有权有势的大家族勾结官员就能随便出海,将朝廷海禁政策视若枉然,我们就要受到约束。

草,活不下去了,反了!

所以你就会发现,在正统年间,发生的民间哗变,十有六七都是沿海地区。

但是呢,要辩证性的看待问题,朱瞻基搞的这一套政策,在严管之下到底有没有效果?

肯定是有的,起码在宣德初期,倭寇侵扰较少。

然而,到了宣德八年,可能朱瞻基也发现这样不行,于是在广东沿海实行试点,开放民间海上贸易,形成“广中事例”。

可是他没想到,下面的臣子好像误会皇帝的意思了。

不止是广东沿海,其他地方的沿海也放松了海禁,开始默许民间贸易。

俗话说得好,做生意不如抢劫来钱快。

这下坏了,倭寇就是从这段时期,开始渐渐猖狂,直至嘉靖年间,成长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

如果按照正确历史推进,朱祁镇不会解决这个问题,朱见深同样置之不理,一直养蛊,直到嘉靖年间彻底爆发。

可惜,从现代留学回来的朱祁钰,登基了。

他上位之初,首先颁布法令,除了出海捕捞,任何走私行为都视为犯法。

景泰元年,在五军都督府名下,成立了海关部门。

为了能够震慑宵小,朱祁钰特意任命一人,赐予其尚方宝剑。

只要你知道,哪个沿海城市的官吏私通商贩,默许走私的行为,杀!

只要你发现,哪个人敢顶风作案走私,不管对方的家族背景,杀!

朕不管你是如何得知情报,也不管你有没有冤枉好人,反正一个字,杀!

全杀了,一个不留!

那个被赐予“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人,名叫郑启舟,泉州人。

他本是泉州郑氏家族,却因为庶出被家族排挤,然后,黑化了。

郑启舟是个狠人,在正统十二年,从泉州徒步上京,手里拿着罪状,想要上奏皇帝,肃清朝野!

结果,他刚到京师,大明的天变了,皇帝易主,又发生了京师保卫战。

因为在战争中杀敌凶猛,悍不畏死,他进入了朱祁钰的视野。

在战后赏赐环节,郑启舟跪拜:“陛下,我不要任何嘉赏,我只想复仇!”

然后,将藏匿许久的一纸罪状,上呈皇帝。

朱祁钰看了之后,微眯着双眼悄悄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

身姿英挺,从右脸到左脸有一道伤疤,应该是在京师保卫战中造成的。

最关键的是,一谈到那事的时候,眼神凶狠,仿佛能吃人。

仇恨,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在后来的交谈中,朱祁钰得知,这小子原来是因为看不惯家族的人唯利是图,私通官僚,招兵买马建立海盗集团,一边保护自家商队,一边抢劫平民百姓这种龌龊行为。

他屡次劝告,却无一人听得进去,甚至被逐出家门。

不不不,准确来说,不是被驱逐,而是暗杀失败,他逃出来了。

恰好,朱祁钰确实有整顿沿海官吏的计划,于是委以重任。

他就是需要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在过去的四年期间,郑启舟一共杀了七百多名官吏,大至巡抚,小至主簿。

至于违规出海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抛开事实不谈,在不追究冤假错案的前提下,朱祁钰的目的,确实达到了。

至此,沿海地区的官吏,一个个清廉得不行,一文钱都不敢收,而且自发加大巡查海岸线的力度。

......

老百姓的出海捕捞并没有受到影响,平民生计得以保障。

打击的,只是一群为非作歹的富商。

试问有几个普通渔民,会铤而走险去走私?他们有那个资本吗?有那个能耐吗?

真正的幕后主使,是那群富商。

包括走私,包括组建海上武装集团。

在过去的四年里,沿海没有遭受一次倭寇的侵犯。

可现在,景泰五年开放了海禁,所有人,无论富商,无论平民,只要你通过申请,都可以出海贸易。

如果你是有钱有人的富商,你会怎么做?

“那群刁民,也敢跟我抢生意?杀了!全杀了!”

让人闻风丧胆的“倭寇”,重新冒头。

朱祁钰之所以敢在这个时间段开放海禁,他肯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每一个出港的人,朝廷海关在检查完货物之后,都会发放一把信号枪。

只要,他们遇到了倭寇侵犯,记得往天上射击。

无论在白天还是深夜,识别度极高的烟花,能引起海上巡逻的海警注意。

他们就会驾驶着更先进的坤宁号,使用的增程动力,电机驱动船桨,时速能达到15节(30km\/h),火速赶往现场剿匪。

不管你三七二十一,郑启舟下令,只要见到倭寇,立即开炮。

炸死算你倒霉,没淹死的,恭喜你,有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