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40章 重新开放对外贸易

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我愿意。

女款吊带背心十分单薄,却要卖到5两一件。

其实这个价格并不高,只是相对于天衣阁来说,确实很贵。

研发成本会随着出货量而逐渐稀释,到后面的利润十分可观。

九月财报,显示八月天衣阁的营收超过了300万两,在传统纺织业中,销量惨淡的夏季,居然出现了逆跌趋势。

光是吊带背心一款产品,就卖出去200多万两,不得不让人感叹,女人的钱就是好赚。

截止十月十五日,全国五十府的天市坊,总营收达到了一千三百六十二万两。

如果将员工薪资、各类成本、官吏分红都减去的话,朝廷的净利润突破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啊,顶得上之前两年半的常规税收。

想不到,短短的八个月,就已经将户部的早期投资全部赚了回来!

相信再过两三个月,朱祁钰之前自掏腰包的二百万两成本(用来预支工资和分红),如数收回。

而这番惊人的商业成就,仅仅是“天市坊”只开了三阁的前提下,而且目前天宝阁为了快速融资,在做亏本买卖。

朱祁钰之所以要下海经商,一是为了打击江南财团,二是为了回收天下白银。

三个月前,他颁布政策,朝廷正式认可白银为合法的货币。

也许有人会质疑,明初白银储量有那么多吗?真的具备充当货币的资格?

你先别急,容我慢慢道来,为何朱祁钰会颁布这项法令。

明初的白银储量确实不多,相比于明后期。

根据《明实录》的零星记录,银矿产量有限,例如云南沐王府的银矿,年产量只有数万两白银。

先前因为朱祁镇同时发动两场大型战争,三征麓川和北伐瓦剌,于是朝廷加紧银矿开采,以填补军费缺资的巨大漏洞。

然而,杯水车薪。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留下的丰厚遗产,正在被瓦剌留学生一点点榨干。

为了满足战备需要,在正统年间,明朝多次从瓦剌进口战马,让大量白银流至海外。

留给朱祁钰的,只有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由于开采银矿的工艺有限,于是朱祁钰想到另一个办法。

开办朝廷官营商铺,从那群富人的手里,光明正大的将白银全都抢回来!

这是朱祁钰登基后立下的一项重要国策。

据后世历史学者研究,明初白银存量约1.5-2亿两,包括民间窖藏和官方库存。

除了“回笼天下白银”,朱祁钰还偷偷下令,要求暂缓银矿开采。

当新规颁布,白银正式成为合法货币,民间百姓就会渐渐习惯白银交易,而铜钱呢?因为不方便携带的现实因素,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与此同时,朝廷利用天宝阁趁机大肆回收铜钱。

如今,天宝阁在民间的经济信誉开始增长,就连朝廷进货都用的“新币”,而不是白银。

可是,目前天下白银存量只有1-1.5亿两,天衣阁和天书阁这两大吸金机器的存在,是不是就会造成一种结果?

流落在民间白银一点点被耗尽,到后面,不够用了?

如果在这时候,朝廷再顺势推广新币,是不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天宝阁确实可以用新币兑换白银,但根本原因是,新币的面额价值太大,足足一百万两。

如果朝廷推出面额小的新币呢?

换作是你,会选择需要裁量的白银还是便捷携带的纸币?

消费者无法决定货币的通用性,而是市场。

白银交易过程繁琐,每次都要剪裁称重,久而久之,商家自然会选择更方便的纸币。

开设官营商铺,赚钱只是次要的,重塑明朝货币体系,才是朱祁钰的根本目的。

.......

朱祁钰的手正转着毛笔,他在思考,下一季度天衣阁的营销策略。

如今正值秋季,快要入冬。

不出意外的话,天衣阁又要推出换季新款。

可是冬衣不可缺少的毛皮,目前最大的进货渠道在于北方瓦剌。

之前朱祁钰曾下令,断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贸易通道。

现在看来,是时候重新开启了。

念及至此,朱祁钰召唤兵部尚书于谦和户部尚书钱远鹤入殿。

“朕打算,重启对外贸易。”

大明的经济封锁,仅仅针对北方,与东南西三面各国各势力的贸易往来,始终保持不变。

户部尚书钱远鹤点点头,他并没有说什么。

其实,两国中断贸易,对大明的损害极小,什么马匹、毛皮、奶制品都算不上刚需。

明朝马匹储量真不低,只是战马有点少,都被那群武勋集团给贪污了。

于谦上任兵部尚书后,就对内部开展一系列清算行动,掀起廉政之风,揪出来不少蛀虫。

朱祁钰扭头望向于谦,缓缓开口道。

“朕打算,将武器光明正大的出口至瓦剌。”

“???”

于谦神色大惊,连忙劝阻:“君父,万万不可啊,此举无疑是资敌通寇。”

朱祁钰抬手,打断了对方的话。

“资敌通寇的前提是,双方实力对等。”

“而朕要出口的,只是被明军抛弃的旧制武器。”

“据朕了解,目前也先和脱脱卜花正在交战,打了一年,想必他们双方如今必定装备匮乏。”

既然是出门做生意,那就要一视同仁,绝对不能偏袒一方。

也先派人过来采购,卖!

脱脱卜花派人采购,也卖!

就让你们瓦剌人,拿着大明的武器,争个你死我活吧。

“可是......”于谦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他依旧犹豫不决。

朱祁钰挑眉揶揄:“你在担心什么?”

“你身为兵部尚书,难道对明军如今的军备实力,一点都不清楚吗?”

近两年的飞速发展,现在明军已经今非昔比。

与过去相比,无异于现代海湾战争的巨大差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