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37章 舌战群儒

对于从未接触过此类书籍的读书人而言,无异于一本天书。

理科需要逻辑与分析,文科需要领悟与感性。

过去的科举,或许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机械式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

而现在,鹘仑吞枣的学习方法行不通了。

突然的转变,让许多读书人无所适从。

他们不理解,为何要突然改革科举?原来的模式不好吗?

自从改革科举的告示出台后,后续每一天的早朝上,都会有大臣上谏,请求恢复旧制。

朱祁钰原本选择无视他们,直接跳过话题。

可现在,朝堂上的反对声音渐盛,而这群文官集团,他们代表的是民意。

所谓的民意,并非天下之民意,是他们背后之人的民意。

朱祁钰听着朝堂上一个个大臣的窃窃私语,脸色瞬间冰冷。

他意识到,如果此次风波不除,舆论只会愈演愈烈。

“好了,既然你们都说,此番科举改革误国,朕倒想知道,哪里误了?”

有大臣立即上谏:“君父,臣以为,奇技淫巧终非大计,唯有读书才能治国安邦。”

朱祁钰听笑了,他缓缓从龙陛走下,来到那位大臣的身边。

对方不敢直视圣颜,忐忑的低头跪拜。

朱祁钰环顾四周,淡淡问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群臣不语,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拱火。

沉默,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万一说错了什么话,依照景泰帝的习惯,免不了治罪。

“抬头,望着朕!”

“方才你的意思是,新科举所考内容,皆是奇技淫巧?”

“是,也不是?”

都到这个地步了,为背后之人争取权益,那名大臣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

“哈哈哈。”朱祁钰大笑,爽朗的笑声在奉天殿里回荡着。

“《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朕问你,若器为小道,文王何以演八卦而测天机?孔子何以韦编三绝而究物理?”

“礼、乐、射、御、书、数,皆君子之艺。”

“按你的说法,术学非学?《周髀算经》亦非圣贤所传?”

你们一个个文臣,不是整天把圣贤的“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吗?

朕如今就引圣人之言,打破你们狭隘的认知!

.......

眼看着那名大臣无从反驳,就快要落入下风时,又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对峙。

“君父圣明,然朱子有云:‘天下之理,一而已矣。惟其本末一贯,故君子务本。’”

“匠器之术,纵有小利,终为末节。若举国重术轻道,犹种树者不固其根,而终日修剪枝叶,岂能久乎?”

朱祁钰眼神微变,看来这群人是死了心想要维护江南科举在朝中的垄断地位。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他立即反驳道:“张衡制地动仪,可察千里之外,地龙翻滚;郭守敬修《授时历》,农时无差,百姓得以精耕细作。若无此奇技淫巧,洪武年间何以定历法、安农耕?”

这一次,朱祁钰直接举例历代科技成就对于治国安邦的贡献。

“秦有李冰以‘分水排沙’之法建都江堰,若无测量计算,岂非徒读《尚书·禹贡》而望洪流自退?下游百姓只能望涸兴叹?”

朱祁钰再次搬出先例,以民生工程来论证。

见无人回答,他再次说道:“瓦剌骑艺犀利,若禁匠造之术,边关将士以血肉挡利器乎?若无领先军备,京师守卫战何以大胜?昔年太祖北伐,亦赖战船火炮之利。”

科学的进步,直接关乎到国防安全。

没有工匠们日夜操劳的研发生产,你们能安心的站在大殿中享受太平吗?

第三位大臣站出来,接替辩论的棒子。

“君父所言,臣不敢苟同。元末韩山童以‘石人一只眼煽动民变’,今若广传机巧之术,刁民仿制火器,恐生陈胜吴广之祸!”

这个大臣故意将科技和民间叛乱相关联,想要以此引起皇帝对统治稳定的担忧。

朱祁钰听笑了:“军工乃国之根本,匠人世代服役,行动受监视,严禁私传技艺。”

“朕建议你,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去纠察漏洞。”

第四位大臣上阵,直接语出惊人。

“君父熟读《皇明祖训》,当知太祖皇帝曾言道:‘后世子孙不得效元俗,工技之事止可命贱役为之。’,今若抬举匠户,岂非违逆祖制?”

朱祁钰冷笑,不咸不淡的反驳道:“洪武爷设军器局、钦天监,造火铳、定历法。卿言‘奇技淫巧’,莫非谓太祖贻误国本?”

此话一出,相当于绝杀技。

吓得那几位大臣颤巍巍的下跪,直呼“不敢”。

......

朱祁钰再次回到龙椅上,他刚坐下,一直保持中立派的内阁首辅陈循,叹了口气。

身为朝中大臣的最高代表,其实他非常不希望看到,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口舌之争。

他能明白皇帝改革科举的本意,也知晓那群大臣为何极力反对。

但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如果用力太猛,恐怕会引起动乱。

如今的大明,依旧是士大夫的天下,他们掌控着最多的财富,最大的权力,以及最高的声望。

而皇帝一意孤行,非要强硬改革科举,无疑是斩了他们的根啊。

于是,陈循站出来说一句不偏不倚的公道话。

“天下举子寒窗十载,所学者唯圣贤书耳。若以匠术取士,恐四海儒生离心,谓朝廷重器轻道!还望君父,三思。”

朱祁钰当然明白,他这么做破坏的是哪方势力的权益。

可他依旧要这么做!

如果视而不见,那文官集团的祸害就会一直存在,即便皇明在自己统治期间内,能够再次伟大。

可是,子子孙孙呢?谁能保证不会出几个庸君或昏君?

到那时候,依旧会重蹈覆辙。

既然从现代留学归来,就要有身为穿越者的使命。

哪怕再难,无论再艰险,他依然要做!

朱祁钰身为纯正的大明皇室血脉,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当朝,而是未来。

哪怕大明终有一日会被覆灭,但绝不允许是193年后!理应要更久一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