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35章 明朝科举的好处

出书价具体要花多少钱,朝廷和当事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透露。

天书阁的营收,在朱祁钰的运作下,已经和天衣阁开始并驾齐驱了。

相比之下,开店和运营的花销,倒显得不值一提。

之所以天书阁分店采用免费模式,不是太相信读书人的道德,而是那群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根本不屑去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

首先,读书人大多家里有矿,他们搞破坏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是说有钱人的素质很高,而是他们看不上,更不可能为了蝇头小利去损毁自己的形象。

就像一个百万富翁,他会去路边的公益冰箱取一瓶免费的农夫山泉吗?

天书阁分店开放了四十多天,摆放在前台的免费纸张,还剩下很多。

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家境没有那么富裕的书生取的,这个人群占比非常少。

大家都很自觉的取书,安静的来到位置上,认真阅读。

偶然会有书生需要借书离店,按要求必须到前台做登记的。

其次,由于店内的位置不足,便有几个大胆的人,在前台坐下。

每当有人进出,他们总会习惯性的抬头瞧一眼,如果发现有人借书不登记,就会开口提醒。

只要出声,也许所有人都会抬头看向那人。

到那时候,就不是社死那么简单了。

这群整天把《四书五经》挂在嘴边的读书人,都很爱惜面子。

......

颜羽是应天府下面县城的一名书生,他在景泰元年的秋闱里中举,只是很遗憾,在“春闱”未能登榜。

明朝的科举,乡试三年举办一次,通常在农历八月考试,故称“秋闱”。

会试在乡试次年二月举办,又称为“春闱”。

乡试考中者,就是举人。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熟知,你以为范进考上了?并没有,他只是通过了第一关,后来他仍然坚持考进士。

颜羽是颜真卿的后人,唐末黄巢起义,家族隐姓埋名逃难。

先祖无限辉煌,只是到了他这一代,风光不再。

准确来说,应该是颜羽一脉,沦为农夫。

虽然身如浮萍,颜羽始终心怀梦想。

即便读书的代价很高,可是母亲织布,父亲耕田,兄长卖水果......在全家人的托举下,不负众望,第二次参考便考上了举人。

考中举人,就意味着正式跻身特权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优待。

一、政治上,举人可直接授官,通常担任教谕、主簿、州同知等正八品至从六品的低级官职;

其次,举人家庭可以免除徭役(如修河、运粮等体力劳动);

二、经济上,举人名下的田地可免除赋税,因此有许多人会将“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以逃避税收。

颜羽便是这么操作的,如今他家摆脱了底层务农的贫困,实现了阶级跳跃。

举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各地官府发放的粮食补贴,即“廪粮”。

三、法律上,举人涉及诉讼,地方官不得直接对其用刑或拘押,需先上报学政革除功名后方可审理。

平民辱骂或殴打举人,属于以下犯上。如果举人犯罪,处罚也会比平民低一等。

四、社会地位得到显着提高,允许举人见官不跪,可自称“学生”,官吏必须以礼相待。

举人的福利真的很好,怪不得在古代,穷人抢破头也要寒窗苦读。

......

颜羽中举后,他接受了官职,成为一县主簿。

本来,他是不想再考的,觉得举人也挺好的。

只是,朝廷的政策改变,大幅度提高官员收入,被民间学子得知后,掀起了一阵科举热潮。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再冲击一次。

中举后,可以不用再参加乡试,能直接报名参加会试。

功名终身有效,即使会试屡次落第,仍可保留特权。

又要拿海瑞做例子了,他中举后考了三次会试,都没考上,只好以举人身份入仕。

那么问题来了,颜羽已经入仕当官,他还能参加会试吗?

朝廷并未明令禁止已授官的举人参加会试,理论上他们可申请“请假应试”。

《明会典》就有记载,地方教官(如县学教谕)若为举人出身,可申请参加会试。

比如说,王阳明最初以举人身份担任兵部主事(正六品),请假考试,在弘治十二年中了进士。

中举就像是考上了事业单位,依旧可以保留职务,半工半读参考公务员。

会试的录取率很低,只有5%-10%。

而当官后事务繁杂,备考时间不足,因此许多举人选择安于现状,放弃科举。

如果你请假多次,还没考中进士的话,还会影响到你现在的仕途,那就得不偿失了。

......

颜羽也是偶然知道天书阁的存在,刚走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牌匾,上面刻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里的读书氛围十分浓厚,几乎每一名书生都会自觉的降低音量,避免吵到他人。

而天书阁分店的开放时间是十二时辰连开的,通宵达旦都不关门。

即便到了半夜三更,里面依旧有许多学子在挑灯夜读。

每到酉时,靖安卫就会入店,站在楼梯上将油灯全部点亮。

忙完一切后,又无声无息的离开,不打扰苦读书生。

也许,“卷”可能早已刻在华夏人的基因里。

颜羽从此加入了备考大军,下班后立即扎根在天书阁里。

他只是简单的买了些馒头,喝着天书阁免费小说网站提供的热水,一边啃着一边翻书。

如果人太多没有座位,他就靠在墙上,忘情的在书海中畅游。

像颜羽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在努力的奋斗中。

.......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

就在景泰二年,三月十五日殿试结束的五个月后。

礼部,突然发布一条公示。

“什么?日后科举要改题?还好只是先在江南地区试行。”

“那我过去背了那么多古籍,算什么?”

“算你(牛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