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07章 官营衣行:天衣阁

人类第一台提花纺织机,出现在商朝,在西汉时期被纺织女工陈宝光妻,再次完善。

由于提花机已经趋近完美,后代没有什么改进的机会,所以到了明朝,依旧用着东汉时期的花本式提花机。

提花机通常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人织纱,一人控制综片。

提花机通常有84个综片,将一万多根,五颜六色的线从综片不同位置穿过,这样就能预先储存花纹图案。

纺织归根结底,无非是固定的经线,和穿插的纬线,挑经织纬制作而成。

横线在上为,即无花,竖线在上为,即有花。

等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

恭喜你,猜对了。

将横线在交织点上方,可以视为“0”,如果是竖线在上,可以视为“1”。

提花机横竖交叠的线,可以形成960万个交织点,你可以将其视为花纹图案的编程代码。

纺织女工在工作前,只需要根据图案拉动牵引线,将综片预先合理编程,就能够自动编织出花纹图案。

现代不少公知给人们灌溉的思想就是:计算机的发明灵感,来源于缪勒提花机,顺带吹嘘一遍西方文明的伟大。

那么问题来了,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

朱祁钰没有插手他们的科学研究,只是郑重的拍了拍工部尚书石璞的肩膀,说道。

“火轮司和兵仗局,日后,不管他们是要人,还是要钱,朕统统满足。”

“必须不顾一切代价的加速研发!”

“若是有人胆敢插手阻拦,或者泄露机密,九族夷之。”

石璞虎躯一颤,讪讪的笑了笑。

他知道,皇帝这句话是说给他听的,让他千万不要有坏心思,否则,你的下场会很惨。

可是,有必要吗?

石璞本来就是靠着阿谀奉承王振才得以上位的,现在王振死了,而他在朝中的名声不好,没有朋友。

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景泰帝。

皇帝既是他的领导,也是他的靠山。

石璞那么聪明,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跪舔王振这种抛弃尊严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了,老实本分的干活,又有何难?

“臣,不敢有失。”

“好好干。”朱祁钰冰冷的面孔换了笑脸,“正统十四年末,兵仗局取得巨大科研成果,你身为工部尚书,功不可没。”

石璞受宠若惊,连忙拜道:“陛下谬赞,实乃臣之本分。”

“放心,该有的赏赐,朕不会亏待你的。”

虽然石璞这小子好色,又爱拍马屁,还喜欢到处装逼,偶尔还有点小贪,属于奸臣模版。

但是不可否认,他工作态度十分端正,哪怕再高难度的任务,他也会想方设法的达成目标。

如果换个带着传统认知的工部尚书,复合弓弩和燧发枪的研发,绝对不可能这么顺利。

石璞确实没什么文化,他不是靠科举进来的,而是走后门。

有时候,大臣不需要你有多大本事,听话就行。

......

早朝。

“户部尚书。”

金濂上前一步,举着朝笏拜道:“陛下,臣在。”

“朕打算,在皇明较繁荣的五十府内,中心地带设立官营机构。”

“这个官营机构,由朝廷专门管理,所有收益,充盈国库。”

“其中一间,朕取名为,天衣阁。”

“???”金濂愣住,他刚想出口反驳,想了想上面坐着的是谁,又噎了下去。

金濂接过王腾递过来的计划书,他现场大致扫了眼,神色大骇。

不是,自古以来都没有朝廷下场经商的先例。

也许有人会反驳,那盐铁专卖怎么说?

那能一样吗?

那我问你,盐官、铁官只是一个官职,他们亲自下场卖货吗?他们是不是也要找代理商?

回答我!

首先要搞清楚,分配和经商的区别。

而这次,朱祁钰要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市场当中。

并且,明文规定,不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去垄断市场,必须良性竞争。

金濂有些看不懂了,这是什么操作?

为何要放弃朝廷最大的优势,反而跟那群商贾讲道理,讲仁义,讲公平?

就算提前约法三章,但是那群商贾不会忌惮吗?

妈的,谁能玩得过你呀?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事实上,在古代民间,百姓眼里的朝廷如同豺狼虎豹,属于负面形象。

因为过去的地方官各种压榨平民,换做是你,还会认可这些朝廷官吏吗?

同样的货物,老百姓宁愿去民间商铺买,也不愿意去朝廷官营的商铺买。

为什么?

人家担心其中是不是有坑啊,会不会存在强买强卖的情况,甚至,如果你不买,就要被贬为奴隶。

这么多风险,你觉得百姓会怎么选择?

天衣阁的创立,其实一开始就处在落后的地位上,很难取得社会认可。

不过,朱祁钰并不慌张,他自有办法。

“呵呵,朕会让你们主动踏入天衣阁。”

想了想,金濂还是打算接下这个活,因为,计划书里有写到。

【岁课逾额,羡余分赉群僚,兼赐户、工二曹吏匠。】

如果天衣阁一年的盈利达到预定标准,超出部分的利润,将分配给百官,以及户部、工部的官吏、工匠。

金濂心中有个疑问,万一,我说万一,营业额达不到呢?会有什么后果?

他冷不丁的身子一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抱着忐忑的心情,早朝结束之后,他找到皇帝。

“陛下,关于天衣阁营业额的事情,呃——”金濂欲言又止。

朱祁钰伸出一根手指。

“十万两白银?”

摇头。

“百万两白银?”

摇头。

金濂失声尖叫:“莫非,是一,一千万两白银?”

在他看来,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嘛?

要知道,上一年正统十四年,全年的税收,约2600万石粮食,这是实物。

然后,全国盐课总额约 100-120万两,钞关税、市舶司等年入约 50万两。

也就是说,明面上,大明朝一年只有不到200万两白银能纳入国库。

而现在,陛下居然要天衣阁年入千万两?

这不是在狮子大开口吗?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金濂冷汗直流,他不敢讨价还价,只觉得压力好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