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02章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本应该早就下班的赵泽坤,突然接到临时传召,立即穿上官服,从家里出发回宫。

对于这种时不时加班的情况,他早就习惯了。

没办法,摊上这样的领导,你能怎么办?

工部尚书石璞也要到场,他马不停蹄的赶往。

戌中(20点),紫禁城外城的工部门口,有一大群官吏在等候。

“臣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福千安。”

朱祁钰点点头,直接踏进大门,石璞和赵泽坤赶紧跟上。

赵泽坤在半年前,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工匠,如今已被提拔成工部侍郎,身份地位今非昔比。

“蒸汽机,做出来了吗?”

赵泽坤摇摇头:“陛下,确实做出来了,但是,还在改进。”

朱祁钰就猜到是这样,赵泽坤是个犟种,不完美的产品,他是不会主动拿出来的。

在收到蒸汽机图纸后,第三天就打造出初代机,只是赵泽坤觉得很不满意。

接连改造了五个模型机,依旧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一直没有汇报。

朱祁钰低头一望,他看到桌面上摆着六个蒸汽机的模型。

他当初给的图纸,仅仅是绘制了内部的工作原理,至于外部如何设计,完全看这群工匠的脑回路了。

“阿坤,蒸汽机目前是谁负责的项目?”

“徐乐池。”

人无完人,赵泽坤擅长火器不假,但是蒸汽机这个项目,很显然,他一知半解。

于是,他便在工部寻找能负责的人才,就这样找到了徐乐池。

徐乐池,是徐达的曾孙,父亲是徐景瑛。

徐达身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洪武三年,进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去世,追封中山王。

他的子孙世代传袭爵位。

只是,并不是所有儿子都有资格袭封的。

徐乐池的父亲徐景瑛,是徐达第四个儿子徐膺绪,第五子。

这都偏到什么程度了?

尽管徐家依旧荣华富贵,但是徐景瑛壮志未酬,只能蜗居在家中。

他的儿子,徐乐池,从小就表现出对医术浓厚的兴趣,没想到却被父辈安排进了工部。

是的没错,他学的是医学,如今却跨学科来搞蒸汽机?

......

徐乐池,又是徐景瑛的第八子,如今才十八岁。

朱祁钰看向他,是一个腼腆的少年。

“来,示范一下。”

徐乐池点点头,开始启动蒸汽机模型。

为了节省材料,朱祁钰规定模型机必须要做得小,但同时也增加制作难度。

随着烛火点燃装满水的器皿,白色蒸汽开始上扬。

等候半刻,传动轴终于动了起来。

仅仅是转动几圈,便停下工作。

“???”

很显然,朱祁钰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

这只是初代机的表现,二代机、三代机、四代机、五代机一一试用。

不可否认,确实每进化一代,工作时长越久。

但是,能动和能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呀,兄弟。

你指望这种蒸汽机能大规模应用?

朱祁钰失望的摇摇头,沉闷的叹了一声:“朕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来,徐乐池是吧?你说说,在制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徐乐池犹豫,他不确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跟陛下去谈,有用吗?

赵泽坤拍了拍他的肩膀,在其耳边轻语。

“放心吧,兴许陛下比你还专业呢?”

“???”徐乐池面带狐疑,因为他不知道,其实手里的图纸,实际上是皇帝绘制的。

赵泽坤并没有告诉他真相,这是朱祁钰安排的。

人都是有懒惰心理,如果他知道图纸从何而来,出自何人之手,就会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到时候询问便是。

.......

徐乐池深吸一口气,他将初代蒸汽机拆解,露出里面的构造,说道。

“陛下,臣在制作的时候就发现,以我们目前的工艺,很难让气缸内壁平整。”

“最重要的是,整台蒸汽机的锻造过程,也并非完美。”

现代蒸汽机的发明,得益于机械镗床的进步。

镗床,是机床的一种,具体工作流程是,用镗刀对预制孔进行镗削。

这是加工精密部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如今的大明,冶铁技艺仍然依赖“炒钢法”。

徐乐池最初用的就是“炒钢法”锻造,发现捶打出来的蒸汽机,歪歪扭扭的很不美观。

于是他想了个“一体浇筑”的办法,即提前打造模具,将滚烫的铁水灌溉,冷却后完成。

这样的话,你就不能再用大锤反复锻打脱碳。

如此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很差,且铁质较脆。

当然,这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对于工匠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打孔。

目前只能人工钻孔。

人工钻孔是很难保证内壁平整的,尽管工匠做出极大的努力,依然会有误差。

这些小误差看起来无关紧要,在使用长久之后,会发生异变,产生摩擦力,从而让机械运转缓慢甚至卡机。

徐乐池提出的难题,朱祁钰早就想到了。

西方用一百多年铺设的工业基础,才进化出来的蒸汽机,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就制作出来?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所以朱祁钰只是提出动力原理,并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去引导手下的人主动思考。

“你说的这两条问题非常好,说明你发现了问题所在。”

“关于冶铁工艺,你们自己想办法,不管是在铁水中加入渗碳铁料,或者添加其他金属混合而成,反正,朕必须见到成果。”

等等!

徐乐池当场愣住,皇帝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则道破天机。

对哦,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这些呢?为什么还要依赖所谓的经验呢?为什么不主动寻求创新呢?

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冶炼技术相比秦汉时期,进步了不知道多少代。

朱祁钰看到对方沉思的表情,嘴角轻扬,顿了顿继续说道。

“还有,你说的打孔问题,既然人工修整不平,为何不换种思路呢?”

说完后,朱祁钰拍了拍对方肩膀,轻笑一声离开工部。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去办吧。

当然,一项伟大的发明必定历经磨难,即便徐乐池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他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