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336章 圣旨到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第336章 圣旨到

作者:一萝阮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5:08:21

朝中的事果然如李凌峰所料,昨日徐秋在隔壁雅间上演的那一出,让本来打算回家休息,安心等彭府命令的几人怒火冲天,今早不光在朝上死谏,还把永德帝堵在了御书房里。

永德帝脸色阴沉的可以挤出水来,暴怒之下,差点把带头死谏的官员拖到午门外杖毙了。

这帮人简直反了天了。

他神色冷凝,本以为这些人准备放弃了,没想到不过是欲擒故纵,今日想气死他罢了!

陛下盛怒,崔德喜也不敢多言,只能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劝谏道,“主子爷,切勿动怒,龙体重要啊……”

永德帝捏紧了拳头,这些人如此行径,眼里还有他这个天子吗?

生为帝王,连封一个侯爷也要受人桎梏,简直岂有此理。

他一身明黄色里衣坐在榻上,良久也将心中的郁结之气舒缓出去,他看着崔德喜,眼里神色变幻莫测。

“他们竟然敢逼朕,同一套把戏当真是玩不腻,想以死相谏朕便成全他们,你现在立即去翰林院领旨,与刘瑾一同前往李府,按照朕之前的意思去办!!!”

永德帝眸光晦暗,逆反心理此刻已达到顶峰。

若非今年初赐杖刑给赵云程,让那厮身死暴毙,永德帝指不定已经让人把这几个不知死活的官员拖出去各打五十大板了。

世家盘根错节,抱团谋利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还当他是当年的稚子,任由他们拿捏呢!

他们不愿意,他偏偏就要做!

于是,今日早朝过后,满朝文武皆知永德帝震怒,彭桦在朝堂上瞧着这些“以死明志”的夯货,差点没两眼一闭,气晕过去!

可帝王盛怒之下,事已成定局,又有兵部尚书宋授直言劝谏,说李凌峰的功绩也确实当得起一个侯位,永德帝的杀心才被安抚回去。

所以,虽然陛下没有在早朝上金口玉言,立即封李凌峰为侯,但彭桦心里也明白,此事无异于板上钉钉了。

彭桦气得头脑发昏,同时又奇怪这些人为何突然之间不听他的命令,之前蔡巍刚提出要给李凌峰封侯拜相时,他们的反应都没这么激烈,怎么一夕之间,竟然这么豁的出去!

彭桦皱了皱眉,心中不解,且这几人又做了这样的蠢事,他有气没地方撒,最后在知道散朝之后,他们还要去御书房外跪,他眼神阴鸷,直接转头就走了。

他们要跪就跪,要死就死,这些人过得好了,就不将他的话放在心里了,死了也是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而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等回家后一定要让儿子亲自去调查一下此事的猫腻。

约莫申时,刘瑾带上从永德帝私库里挑出的另一件珍宝,和崔德喜一起,带着李凌峰封侯奖赏的所有东西,便浩浩荡荡出宫了。

彼时,李凌峰正在房中由侍女服侍沐浴,倚翠红着眼替他擦拭着脊背,看着自家公子满背的伤痕心疼不已。

李凌峰趴在浴桶上,任由荷香轻柔的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这两日事情太多,他着实被累得不行。

荷香的手白皙小巧,可按头时手下的功夫却很劲道,李凌峰舒服的闭上了眼睛。

一炷香以后,当两个小丫鬟见水凉了,正打算叫热水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两声清脆的叩门声。

“公子,宫里出来人了,瞧着是往咱府上去的!”

徐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听手下的人来报,说赏赐的队伍声势浩大,皇城卫两人一队挑着的大箱子,足足有三十个。

这些箱子与嫁妆箱子可不同,不仅颜色是暗红色,箱子也大了一倍不止,里面都是金银珠宝,玉石摆件。

这些都是李凌峰应得的赏赐!

当然,比起“侯位”的荣誉、权力和尊贵,这些赏赐根本算不上什么。

李凌峰懒洋洋的睁开双眼,他眸光闪了闪,眼底已是一片清明,即便众人阻挠,看不上他又如何?

今日过后,他李凌峰在京里便是人人见了都要主动行礼问安的侯爷,贵不可言。

两个小丫鬟退了出去,李凌峰从浴桶中起身,拿过干净的布巾擦拭身上的水渍,等穿好里衣,倚翠才进来替他涂抹药膏,然后服侍李凌峰更衣。

等李凌峰穿戴整齐,陈伯刚好急冲冲赶来他的院子,脸上带着兴奋,开口道,“公子,宫里来人了!”

李凌峰点了点头,他出了房门,徐秋跟在他身后往前厅去,下人们挨个通知家里的主子,李凌峰刚到前厅,李家众人后脚就穿戴整齐的赶了过来。

崔德喜和刘瑾两人坐在椅子上,看见李凌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两人眼神一亮,都笑眯眯的站了起来。

这可是大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侯爷!

有多少人,若是没了祖上的庇佑,想走到李凌峰今日这一步,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然李凌峰的侯位暂且不能世袭,但没人敢否认这份尊贵和荣宠!今日过后,大夏贵族必有李家一席之地。

从穷乡僻壤的士子,到名满天下的状元郎,到现如今,已经成了朝中屈指可数的侯爷,李凌峰不仅做到了,而且这个记录基本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何不让人心惊佩服!

李凌峰淡定的走到两人面前,见礼道,“李凌峰见过两位公公!”

崔德喜与刘瑾见状,两人左右上前去扶住李凌峰的胳膊,等李凌峰站直后,崔德喜脸上带笑,忙开口道,“李大人不必多礼,大人如今贵不可言,咱们两个老家伙可当不起您的礼啊!”

从翰林院修撰走到今天,崔德喜心中一直都很看好李凌峰,如今陛下让他与刘瑾这个老家伙一起过来,足以体现君王对李大人的爱重了。

李凌峰与两人都是老熟人,闻言面带惶恐,有些不解道,“崔公公这话是何意?折煞了我,我实在愧不敢当。”

即使知道这两人前来所为何事,李凌峰依旧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管陛下信不信此事与他无关,面上他该装还是要装的。

听见李凌峰的话,崔德喜一愣,与刘瑾对视一眼,看见了彼此眼中的疑惑,李大人竟然不知此事?!!

李凌峰要封侯的事情在京里闹得满城风雨,如今正主却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让两人心里打起了鼓。

但不过片刻,他们就将心底的狐疑压了下去。

崔德喜笑呵呵道,“李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大人功绩斐然,如今伤好得差不多了,陛下体恤大人,才让我等今日才来传旨……”

“是极,李大人九死一生,有功于朝廷,若非主子爷顾及大人身体,只怕早就例行封赏了,我等也不必等到今日才来。”

两人话落入李凌峰耳中,他笑了笑,即便心中不置可否,面上却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他自责道,“陛下一国之君,为朝廷披肝沥胆,吾不过一介粗鄙之人,实不该让陛下忧心……”

李凌峰心里明白,永德帝迟迟不下封赏的圣旨,与体恤他的伤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不过是面上的托词罢了。

这位帝王凉薄得很。

这是对他起了疑心,特意让两人过来试探自己呢,想必他此时的一言一行,用不了多久便会一字不落的出现在帝王耳边。

他一副谦卑惶恐的模样,果然让崔刘二人的戒心少了许多,崔德喜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李大人言行举止并无不妥。

他陪在帝王身边几十载,比刘瑾的资历还老上许多,但在这种时候,陛下也不愿相信他。

将他与刘瑾一同派来明面上是宠信重视,其实不过是让他二人互相监督,好确保试探李大人的结果没有夹带私心罢了。

见李凌峰回答妥帖,两人心中安定了不少,崔德喜笑呵呵的开口道,“李大人九死一生,为国为民,陛下挂念也是应该的。”

说完后,崔德喜看着厅堂里的李家众人,将圣旨从袖中拿了出来,然后对着众人开口道,“李大人,接旨吧。”

李凌峰闻言恭敬的跪了下去,李家众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皆在李凌峰身后跪倒一片。

他对着圣旨的方向叩首,礼仪没有半分差错,即便是知道自己要被封侯,李凌峰从始至终都没有露出一丝浮躁与得意。

“微臣李凌峰接旨!”

随着他这一声铿锵有力的低呼,崔德喜缓缓展开了圣旨,然后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圣贤治国,皆赖英才辅翼。有功于国,得信于民者,实国家之栋梁,民族之脊骨。今朕承天命,膺历数,临驭万方,兹据实际特此对臣子加官进爵,以彰其德。

兹东阁大学士李凌峰,才德兼备,经世致用,先京郊调水以解万民水火,后浙洲借粮救百姓于饥寒。其“寻水访源”之法,作“井车”精妙之物,设“买扑”一制,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任职浙洲监察期间,平息民乱,安抚民心,后闽洲借调时,忠勇不逊武将,斩杀倭寇数以百计,以身涉险,深入倭穴以攫罪证,九死一生,舍生取义以肃官场;创游击之法,遏制沿海倭匪势力……今特赐其以“安远侯”之称号,任正四品通政太常,以彰其忠、诚、仁、勇之品质,并赐“食邑万户”,以安其族,赏黄金万两、上等丝绸五万匹、玉如意一对……”

后面的一堆皆是赏赐,囊括范围太广,土地庄子是基本的,但永德帝还赐了“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封侯的最高礼遇。

包括车马、 衮冕之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九类。

此外就是一些宝物,什么名贵的文房四宝,还有玉器、漆器、金器、都是按照侯爵之礼制办的。

因为李凌峰尚未加冠,所以礼部只是先把他的封赏按旨赐下,但冕服等一应器具他目前却不能使用,需待他及冠后举行“封侯礼”才可以冕服加身。

待崔德喜念完“钦此”二字时,李家众人已经被震得说不出话来了,全都呆若木鸡的跪在地上,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李凌峰一跃成了正四品的大官不说,还被封了侯位,这对于李家人来说,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如今听着崔公公嘴里不断吐出来的赏赐,他们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麻木,还是觉得眼前一幕好似做梦一样。

怪不得装了三十个大箱子,原来里面竟装了这么多东西。

李凌峰稳稳的起身接过崔德喜递过来的圣旨,李家众人想紧随其后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腿软了。

张氏不敢置信的看着李老三,攥紧手里的帕子,喃喃问道,“我是不是听错了?!峰哥儿做侯爷啦?!!”

她在脑子里仔仔细细的回想了几遍,确实听到了安远侯,还有什么正四品通政太常?!!!

啊!

她儿子做大官了,还是个侯爷!!!

张氏激动不已,李老三也不遑多让,他连忙将妻子从地上扶起来,儿子已经送两位宫里来的公公出门了。

刘瑾送来的礼被单独装在朱红色的木盒里,放在厅堂主位旁的案几上,李凌峰亲自将两人送出去时,脸上还带着惊喜受宠若惊。

他一反常态用荷包的碎银子打赏两人,反而往两人袖里各塞了一个金元宝,“有劳两位公公跑这一趟,怎么这样急,府中下人背了牛乳茶,暖暖身子驱驱寒再回去复命也不迟啊!”

两人掂了掂手里的分量,心想李凌峰果然大方,竟赏了这么大一锭银子,听见他的话更是笑得眯起了眼睛。

崔德喜扬了扬手里的拂尘,“安远侯不必客气,今儿来传旨才知晓侯爷搬来此处,没想到竟然是双喜临门,也是老奴赶得巧了,这会儿我们两个老东西还得回宫里复命,就不多留了……”

刘瑾跟着点了点头,回首招呼抬箱子的皇城卫以及跟来的小内侍,开口向李凌峰告辞。

“安远侯还是请回吧,这天寒地冻的,侯爷身子还未好全,可莫叫寒气入了体,让主子爷挂心。”

李凌峰闻言,只得站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开后,才转身进了府里。

回宫的路上两人脸上的笑意收敛,想着待会儿该如何向陛下复命,刘瑾抬头看了看宫门的方向,这才注意到众人脸上的喜气。

他向身旁的小太监招了招手,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大家面上一副喜色?”

崔德喜闻言也看过去,发现还真是如此,没等他好奇,就听见被叫来回话的小太监低着头行礼后,对着刘瑾开口道,“干爹,是李……是安远侯府的管家,说咱们冬天里办事辛苦,一人给了三两银子的辛苦费呢!”

什么?

刘瑾和崔德喜一愣,多少???三两银子??!

这么些人,三两银子可不少啊!这绝对是厚礼了。

平常得了赏的人家打点他们是正常事,但通常也只打点主事的人,这李家还真是阔绰,两人心中惊讶,过了一会儿又有些不是滋味。

先前看李凌峰给二人的确实不少,但这些个小喽啰都一人拿了三两,他俩的礼虽然一锭五十两,但这一对比总觉得有些薄了。

两人都没说话,下意识的摸向袖子里的银锭,这一摸,才察觉到手感有些不同。

崔德喜飞快将袖子里的“银锭”拿出来一看,当即愣在了原地。

不是,李大人竟然给他塞了一锭金子?!!

他眨了眨眼看向刘瑾,对方的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直到看见自己从袖子里掏出来一锭一模一样的金子时,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大人这是真没想到自己能被封侯啊,否则怎会一时被喜悦冲昏头脑,竟然给他们一人打赏了一个金锭?!!

两人在宫中当值了这么久,嫔妃有些家底的也都是偶尔用金叶子金棵子打赏下人,传了大半辈子的圣旨,两人第一次被别人用金锭打点,这尼玛……

简直是壕无人性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