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赛博修真十万年 > 第1694章 玉衡证道·结网

赛博修真十万年 第1694章 玉衡证道·结网

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0 04:44:33

苎麻从沤池捞出后,搬运到广场铺开晾晒。

山谷中的这块平地,以前是族人一起分配食物、一起商量事情的场所。

现在已经成为部落的重要生产基地,日间超过半数族人在广场劳作。

只见这里一块堆木柴,那里一块制泥胚,这里一块磨石器,那里一块编篮子,半大的孩子跟在成年人身后学手艺,因为很快就会轮到他们。

幸好有先见之明,之前就已经将此处平整打实夯土,否则多项生产可没法展开。

太阳正好,苎麻经过两天暴晒内外彻底干燥。而且暴晒还有一个好处,丰富的紫外线能对苎麻纤维起到不错的漂白作用。从沤池中捞出来的时候纤维都是黑乎乎的,经过两天的暴晒逐渐转变成熟悉的土黄色,也就是麻绳的颜色。

此时用木锤反复敲打苎麻,将外层干燥的胶质敲成粉末剥落,剩下的就是纺织所需的优质纤维。这个过程叫做“打麻”。

那些被敲掉的粉末胶质也并不是废料,因其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可以将其研磨成细粉后拌入粘土,是烧陶工艺中的一种辅料。在物资匮乏的部落时代,任何资源都不应被浪费。

打麻得到的纤维还不能直接使用,此时纤维全都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线团,这就是所谓的“一团乱麻”。

后一步绩麻,就是将这团乱麻理顺,用木梳梳理成一米多长整齐的纤维。

所以,梳子最初不是用来梳头的。制造木梳消耗投资点1点。

绩麻工作超级麻烦,给先民们带来极深重的心理阴影,所以发明出很多相关的词汇。

此时少华部落到处都缺人手,连很小的孩子都被派去粘土坑和泥巴(这就是小孩子喜欢玩泥巴的原因),实在抽不出劳动力耗在这种细活上面。

老绿灵机一动,将绩麻工作全都交给那些残疾失去劳动力的族人。

这年生活不易,受伤时有发生,被蛇咬,被野兽伤,掉下山崖摔断腿的事情屡见不鲜。因为医药匮乏,大部分伤者直接就死在野外,但也有少数人幸存下来,只是落下残疾失去捕猎采集的能力。

对于这样的累赘,大部分部落会将其抛弃,毕竟世道如此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食物浪费。不过少华部落条件比较好有一点点剩余,所以部落中收养着十多名残疾人,他们统一挤在一个很小的洞穴中。

当老绿等人抱着乱麻交给他们时,这些或瘸或瞎的族人开心到嗷嗷叫。他们也不想吃白食,所以能不吃就不吃,族人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他们也不再说话。

现在终于又可以为部落劳动,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他们笑着笑着流下泪水,人类最初的情感就是如此朴实。

绩麻获得整齐的纤维,下一步就是纺线。

少华人会用手捻线,效率可想而知,而且手捻出的线不但松散,而且手指磨损会很严重,无法长期进行。

陆远本打算传授他们纺车工艺,不出意外的1%的成功率,原始人似乎一直无法理解轮子,车轮学不会,泥胚塑形的陶轮也不会。

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教他们用纺轮。这个不可能学不会,因为真的太简单了。

所谓纺轮,实际上随便一块小石头就可以。

将两根苎麻纤维拴在石头上提起来,石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两根纤维拉直。这时对齐两根纤维,顺时针旋转下面的石头。

石头转动,带动上面的两根纤维搅成一束,这就是纺线的基本原理!

转一次石头,可以绞出半米长的线,而手捻一次,最多捻出几厘米。

然后稍微改变结构,用粘土烧出一个陀螺状的陶轮方便旋转,中间留孔插一根直杆方便固定操作,这就是最初的纺轮。

该工艺消耗2点投资点,但是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少华人好像忽然就理解到“旋转”和“轴”的含义。

在之后的几天里,陆远等人趁热打铁。

将粘土放在纺轮上,一个人转动另一个人捏,这就是制胚陶轮。

之前几周族人制胚都是手捏,厚度不均匀且造型奇丑无比。有陶轮的帮助,不但器型美观,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出较薄的陶器。没有陶轮的辅助,水杯跟砖头一样重一样厚,简直了。

陶轮工艺消耗投资点20点。

看起来挺多,实际上却省了,因为紧接着车轮工艺的投资降低到50点。

胡定华将纺轮横放过来,双手拿着木杆的两端向前滚动,这可不就是最初车轮吗?原来车轮的前置技术居然是纺织,这可是陆远等文明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这谁能想到?

至此少华部落成功掌握车轮工艺。

当然,是没有辐条,会开裂,会变形,会很快磨损成椭圆形的实心木轮。他们距离毂木制轮之间,差距还很遥远。

不过能用就行,胡定华赶紧带人赶制独轮车。

花费一周时间,少华部落将第一池苎麻变成几十斤麻线。不过工作并未停止,因为第二池苎麻已经沤好,大家继续重复。

现在手头上几十斤麻线就可以用来织布了,但暂时不急,现在天气暖和,对布匹的需求还没那么迫切。现在最迫切的事情是部落的食物存货已经见底。

按照陆远等人的规划,少华部落周围淡水鱼资源丰富,在完成农牧业革命之前,应该以捕鱼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捕猎,获得皮革和动物油脂。

受限于捕鱼技术低下,少华人靠捕鱼很难养活所有族人,所以之前捕鱼活动较少。

大规模捕鱼必须有渔网,但渔网对绳索的强度要求很高,之前少华人手搓出来的芦苇绳索肯定不行。水流的长时间摆动会让它松脱,甚至牙口好一点的鱼都能轻易咬穿。

说到底,芦苇的纤维太脆弱。

老陆率领少华人辛辛苦苦的沤麻纺线,不就是为了坚固耐用的麻绳么。

将已经造好的麻线三根一股逆时针合股获得麻绳,再将三根麻绳顺时针合股获得粗壮的网绳。

网绳之间以经纬交叉的方式编织成渔网,和之前编织篮子的唯一不同点,也就是在经纬交叉的时候还要打个结。

因为之前已经掌握大量编织技术,渔网工艺只耗费1个投资点。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渔网,没有网锤和拖绳。现在连独木舟都没有,也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渔网。

现在要的是铺设“鱼符”的固定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