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她谋 > 十三 死不悔改

她谋 十三 死不悔改

作者:南北制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01:46:29

莲花楼开张时是晴日。

之后也不见雨水,连续一月曝晒,各处有了旱热,田里农粟尽枯,待到秋日便是颗粒无收。

地方郡交粮无望,就要闹饥荒了。

宫中连续祭祀请雨,天公作美,总算下了一场暴雨,缓了这燃眉之急。但也有人倒了雨霉,新朝后一直在廷尉府当官的廷尉,就在这场大暴雨里被抄了家。

当日外侍省持中书省的旨,与内统军一道,去廷尉府将迟运缉拿。

从前月开始,因灾情即起,朝廷未雨绸缪,已私下从洛阳豪强处募了十几万钱的赈款,于各地郡政发放了一部分,让郡守购置南方米粮,屯于郡地粮库,以备不时之需。

灾情起后,也有一些郡守办事不利,粥粮没有发放到真正饿肚子的人手里,致使流民先后起义,闹了大之后,元靖帝震怒,立命刑部与廷尉合捉了这些郡守,换一批他亲批的朝廷官过去。

其中几个便下了廷尉府。

因灾情后来渐平,朝廷官也都调了回来,段渊有意让元靖帝施柔,行几年仁政,先获得百姓口中美名,便劝元靖帝将一些死囚改为流徙,试着赦免一些涉事不深的官员,回乡继任,将功抵过。

迟运也乘了一把东风,在谢戎失踪后,请旨将这些受不了皮肉之苦的前郡守,全给放回了乡。

当时段渊等人亲审奏疏,也过了两次朝会,皆没有异议。

本就这样过去了,可不久前,有一郡守提笔举发迟运,又将这件事翻了出来。

信上道:初在廷尉府时,迟运要他们先交回赈灾的余钱,才会请旨放他们走,那些郡守以为迟运是遵了朝廷的旨意,个个都当即应下,之后回乡,便立刻将余下的钱送去了洛阳,可一托在朝故友打听,朝廷并未有过收回赈款这一回事。

迟运在朝廷和地方郡之间,借着职务之便,钻了个空。

郡守举的罪名,便是他以公谋私,贪昧赈钱。

迟运当时就被押跪在自家府门阶前,听黄构转述了举信内容。

于有闻上前,缓缓问他,“迟大人,这些话啊,你认还是不认?”

“认什么?......我何罪之有!是他诬陷我,我何曾跟他们说过这种话!”

于有闻点头:

“杂家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陛下也说过,大人也在这个位子多年了,一直谨言慎行,办事得利,不会如此不懂轻重,要给大人您一个自证的机会。

杂家本来是不信的。

可如今这缺了的钱,确实是在您府上找着了。

数目,杂家亲手点过,对得刚刚好......天下哪儿有那么巧的事,您说呢?”

他接着,就让黄构去拿个笔抄来,叫迟运跪在雨里头,抓紧写出这笔钱的来历。

能写什么呢?迟运提着笔,手上沾水,滑得他捏不住,半晌连连摇头,面色半白半紫,最后在纸上写了一个隶字:“谢”。

写完,他面色彻底转了红,两只眼睛里含着泪水,抬手嚎天,又朝地重重一磕,似个疯子:

“是那个人啊,肯定是那个逆贼,他要害我,他这是在害我了!这廷尉府从来不是我在管,是他在管!于内监,你让我见一次陛下,我有一肚子的冤情,我必须觐陛下一言,请陛下查明真相,还臣公道,为臣明辨是非,拨乱反正!”

府旁许多人围观。

大雨磅礴,砸在一面又一面连成的伞上,讨论声夹在白珠雨幕,沸反盈天。

黄构给了内统军一个眼色,一圈士兵将戟打横,把越围越近的人群推向十丈开外,避免这个“谢”字落入他人眼中,引起不利的非议。

他自己半身在伞外淋着,弯腰进伞,护着纸面问于有闻:

“这字,大监可否要呈上中书?”

于有闻没有立即回答,等一个内统军塞住了迟运嚎叫不断的嘴,将人强行拖了进府,耳边这才安静了下来。

之后他抬起手,拂去黄构肩头的水渍,轻拍两下他的肩膀:“今日这雨啊,下得有些太大了。”

于有闻是向着元靖帝的。

黄构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或者说,明白了元靖帝和段渊的意思。

他温顺地道了声“是”,脚步朝后退了两下,让整个身体连带手部都暴露于这场大雨里。

于有闻冷静地转了身,被人撑着伞一路护送去车里,片角不沾湿。

大雨倾盆浇下,浸透黄构全身。

摊开在他手中的那张纸,字迹也被这雨水霹雳吧啦地击打融化,墨迹随水四通八流,散成纸面上的淡淡涟漪,再也看不清它原本的面目。

九月底,迟运在刑台被绞,谢春深于同一日收到了朝廷官令,正式升他为正五品廷尉正。

来送诰的宦官,不是于有闻,也不是黄构,是元靖帝最重用的秉笔太监,王庆。

谢春深双膝跪地,身形笔挺地接了御旨。

王庆传完旨,立即将他搀扶起来,“廷尉正身上的伤口要仔细将养,跪久了,当心受累。”

在几个太监里,王庆最受元靖重用,相貌也最为俊秀,即便四十已过,一眼看上去风华犹存。

许是美男子对美男子的惺惺相惜,王庆瞧了几眼谢春深方病愈的面容与身姿。

苍白又洁净,如山尖雪莲。

眼下一枚红痣,风流掠尽。

偏偏不是个雅光的仙君,而是长日手持刑鞭,眼里崒冷冰的地狱刑官。

朝臣对他的议论,王庆即便在朝上闭起眼,关上耳朵,也时常听说。最前一条,斥得便是他未曾继承谢征之风。

谢家属阳,从不夹在吏治之中,他却是一个浑于官场的阴人,顶尖谋算,自毁了名节。

女娲造万物,怎会造出一个有如此极致反差的人呢?

王庆含着极淡的笑,语气含糊:“大人在廷尉府,其实是屈才了。”

谢春深再拜。

王庆一伸手,身后两名小中官捧着东西上前,谢春深目光扫去——崭新的官服与冠帽,叠放齐整搁置在托盘内。

他此时下身所戴的是件深褐色的蔽膝,平绣素饰,稳妥无奇。

但五品蔽膝是墨绿的组绶,绿底边琇金菱纹,中间又用彩丝,绣出交缠的蛇纹和玄鸟。

往上去,这是他一直追求的,心中自然有些触动。

面上仍克制地收回了目光,平坦淡然。

另一托盘内置着锦盒,王庆为他打开,“前朝的腰牌当今是不管用了,我请尚方用了新料,给大人重新冶了一块,请大人收好。”

说着又从袖中拿出来一块旧的,“还有这个——”

手上的,是从迟运的尸体上解下来的廷尉腰牌,带着雨水和泥土的腥气,闻来陈旧。

王庆客气道,“太尉吩咐了,在新的廷尉还未上任之前,这腰牌,就由大人您先代管。”

可王庆话才落,廷尉府的大门就直闯进来一匹马匹,马上人扯马在院内盘旋,大声道:“谁说我未来上任?!”

二人同时看向这人。

他从马上跨下,旋动了身上广博的白色衣衫,站定后,肃目先射向谢春深,之后才伸手整了整头上的红绳介帻,稳步过来。

王庆先作了反应,向他行礼,后者倒也还礼。

“五天前我去问朝廷,朝廷说十三郎君才渡河,还未进洛阳,我也是没料到,十三郎君,今日便到了。”

二人之间似乎还挺熟稔。

他看向谢春深,“你不认得我吗。”

谢春深实则已经认出来了,却弯腰微笑道:“虽未见过,却知先生便是继任的廷尉,萧家的十三先生。”

王庆方才已将那块旧牌交到谢春深手上,萧十三还是来晚了一步,当面讨回来再给萧十三,当然不好看,便寻了个话,将托盘放好带人走了。

接下来是战是和,可跟他王庆没有半分关系。

院中,便只剩下他们二人。

“谢戎,你不该不认得我。”

他的面部轮廓并不锋利,相反白皙又柔和,连眼睛都是圆润的蚕型,眼睑下因赶路有些乌青,整体仍旧不失一种文雅秀气。

站在这里,那种由内而外渗出来的锋芒,却并不比谢春深的弱多少,只不过,他的锋芒因年岁更沉钝挫折:

“即便你之前不知,入了谢家,你父亲也必定与你提起过我萧十三。”

谢春深无谓一笑:“阁下是萧瑜?”

萧瑜脸色更差,重重叹息:“你果然不像你父亲。”

他与谢征是忘年的挚友,即便一南一北,一个河内一个河外,也不妨碍他们有书信往来。

谢征不喜掺和吏治,他每逢提笔就不与谢征谈论这些,只说风土人俗,说旅途见闻,再话家长理短,字字拳拳,情情切切。

之后陈王清君侧北上,集军时,萧家作为河外大户,归顺了陈王,为陈王捐资备粮,笼络其余大户。

谢征身在战中,仍抽出空隙回他来谢罪的信,恳切告知他:

一人之为,并不能抗历史洪流。所谓君子之交,在于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只是战争结束之前,二人都不好再继续来往,可以先绝交,避免他被自己牵连。

谢征。

这样一个正派的,让萧瑜五体投地之人,他死于保国,革于忠君,亲生的两个儿子,都未能留存于世。

一切发生太快。

隔着一条河,萧瑜连去挽救谢镇一命的机会都没有。

更未曾料到的,是在谢家重新站起来被新朝接纳时,代表谢家出头的,竟然是这样一个货色。

谢戎。

千古的佞贼。

谢家的浩劫。

如今父亲过世,萧家是他主事,所以他找到迟运,联合迟运动用私兵锄奸。

可惜暗杀失败。

谢春深又设计除掉了迟运。

萧瑜心想:他不能再躲了。

如果别人都不行,不如就让他来,于是,他自请渡河,接下这廷尉一职。

“你丢了你父亲之志,你忘记了他的遗愿!

你本该带着剩下的谢家人远离朝廷纷争,安分自保,可你最后竟然选择站在了这里,为非作歹,为虎作伥!”

萧瑜唇角绷直,直言不讳,“你要将谢家带入不能复返之地吗?谢家会因你毁掉百年根基,已经至此,还不收手?”

谢春深连表情都未曾变动一下,只负手而立,风淡云轻的,“我实不明白,廷尉大人这番话的意思。”

死不悔改。

萧瑜怒其不争:“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谢春深只是抬高了手,随五指张开,廷尉的红穗腰牌晃在萧瑜眼下。

他见萧瑜不动,笑问:“廷尉大人,不先接吗?”

那神色,像月夜里的饿狼在审视自己的猎物,已要随时发起进攻了。他也许没有想到,谢春深花费巨甚将迟运尽快除去,就是为了逼迫藏在他背后的人现身。

原来是萧家。

现在这个人,乖乖找上门来了。

得逞的谢春深,心中正畅快呢。

不过萧瑜并未被骇住,他身后有整个萧家坐镇,即便萧氏无几人出仕,却仍有深重的影响和威望,不提王庆,放眼朝堂之上,谁来了都要让他们几分情面。

这谢春深算计再厉害,也不能越过元靖帝轻易动他。

他冷声步入堂中:“洗过再交,我嫌脏。”

下过一场大雨之后。

天色也暗了下来,暗涛在云间翻滚,圆月已经阴缺。

谢春深由着廷尉官吏护送回了谢府,就着月色闭眼沐浴,雾气朦胧里,水珠自他起伏的胸肌上滚动,没入沉瘦腰的水中,轻起涟漪,他在这时睁眼:“什么事?”

——门外一片暗影,已经出现了片刻。

那门外人道:“家主,莲花楼有难了。”

谢春深自浴池内起身,水珠串流,在伤疤上凝滞,渐渐聚集在紧实挺翘的臀,流摊在脚下。

他懒懒散散地去拿了纱衣一披,在烛光下,湿身的衣物透出凹陷的腰部线条:“她找我求救了?”

“还未。不过,小的觉得,木姑娘,可能要撑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