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85章 保平村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485章 保平村

作者:山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1:29:30

“你们二哥、三哥他们从接触朝政,到就藩又经历了几年?”

看几人愣在原地,半晌都没有个确切答案。

朱标索性直接说道:“七年!”

“从一开始他们带着你们徒步前往凤阳,而后担任宗正院令,慢慢熟悉朝政。”

“就藩之前,更是在朝堂学习数年时间,还同父皇参与征讨倭国。”

“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你们二哥他们同样是在朝中历练了数年时间,这才就藩。”

“而朕。”

朱标用手托着侧脸,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己这些弟弟们。

“先前在吴王府时,父皇便命李善长、杨宪等人教我处理军务、政事。”

“而后大明立国,大哥也是跟在父皇身侧站了数年,方才能亲自动手批阅奏疏。”

“怎么?”

“你们几个混小子以为自己生而知之,觉得自己能处理好当下朝廷交给你们的差事?”

“臣弟.....臣弟想试试....”

看着自己说了这么多,朱榑这小子还是死心眼想要担任朝中要职。

朱标转而看向其他几人道。

“你们呢?”

“你们是打算在朝上学个几年,还是打算直接上手?”

“这.....”

被这么一问,朱桢几人先是相互对视了数秒,转而又仔细观察起朱标脸上的表情变化来。

待确认朱标脸上并无半分怒意后,朱桢暗自下定决心,硬着头皮道。

“大哥,臣弟也想试试。”

“好。”

将一封奏疏递给他们后,朱标看向朱桢几人道。

“京郊二十里处有一保平村,其地百姓多是跟随父皇平定天下的锻造工匠。”

“后我朝建立,父皇便赐应天城郊一处村落,授他们世代锻刀守卫京城之责。”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军械等物也需抓紧锻造。”

“既然你们四人有心为国效力,那便前去督办此事吧!”

“大....大哥,我们四人一起吗?”朱桢看了眼身旁眸光清澈的朱檀,又看看满脸茫然的朱榑。

他实在不知道这俩货能发挥什么作用。

而朱梓最起码还有些许头脑,而年幼的朱檀还有没什么脑子的朱榑,一起去不添乱他就谢天谢地了。

“是的,大哥!”

朱榑也跟着说道,“这种小事让十弟朱檀前去便是。”

“大哥还是另外给我们三人委派个差事吧!”

看着略有顾虑的朱桢,以及手高眼低的朱榑。

朱标淡淡摇了摇头,温声继续道。

“此事就是要你们四人一同前往。”

“若一月内保平村能锻造兵刃两千余,那便算你们各有所能。之后朕便在朝中给你们委派差事。”

“可若是办不成,就乖乖前往吏部寻一个小官,好好学个几年。”

“大哥!”

率先反应过来的朱梓赶忙问道:“锻造两千把兵刃,常理来说需要多少时日。”

“锻造兵刃的材料是否充足,工匠银钱是否短缺。”

“还有,当地县令可有暗中阻挠,克扣银两的先例。”

待朱梓声音落下,一旁的朱桢更是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家这个八弟。

虽说他方才也想问清楚,可他却没有朱梓考虑的这般周祥。

当看到满脸无所谓的朱榑,还有此时仍恍若是在睡梦中的朱檀。

朱桢愈发觉得这两货非但帮不了什么,反而还要拖后腿。

同样!

听到朱梓这番话,朱标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

“材料、银两都是充足。”

“至于两千把兵刃需要多久。”

“三司神机坊若全力筹备,十日之内便可完工。”

“至于保平村.....”

也算奖励朱梓考虑周祥,朱标索性直接挑明道“保平村若想锻造两千把兵刃,需得半年!”

“啊?”

朱桢闻言不免惊呼出声,“那大哥你还命我们一月之内.....”

和当下便觉得此事不可能办到的朱桢不同。

朱梓顿了一下,转而打断朱桢的话,冲朱标问道。

“敢问大哥,可是保平村的人数不如凤阳三司?”

“不是,保平村工匠千余人,乃是神机坊的三倍有余。”

“那便是保平村锻造技艺不成熟?”

“自然也不是。”

“保平村的匠人都是行工十年以上的老手,而且村里的娃娃们都从小练习锻刀,其技艺自然成熟。”

“那.....”

朱梓实在想不出来,倘若保平村的人数比神机坊工匠人数要多,技艺也算成熟。

那为何产能却比神机坊差那么多。

“那是为何啊?”

说话之时,朱梓下意识看向一旁的朱檀、朱榑。

可让朱梓没想到的是,朱檀瞪着一双大眼,很是无辜的盯着自己。

而朱榑更是猛地挥手,满不在乎道。

“定是他们偷懒!”

“大哥放心,我四人这就前往保平村,日夜监工之下必让他们加紧锻造兵刃!”

“额.....”

朱梓忙趁朱标没有出声之前,赶忙说道。

“大哥,可否将神机坊的锻造技艺告知臣弟。”

“如此臣弟到了保平村,也好知道该如何加快锻造进度。”

“嗯。”

朱标应了一声,将早就准备好的册子递给了朱梓。

“那便自今日起,一月之后若交不出两千把兵刃,届时你们几个小子就老实留在朝中,学上个三五年。”

闻言,四人拱手再拜后,一同退出了谨身殿。

“八弟?”

“六哥,臣弟以为我兄弟四人应该即刻动身前往保平村。”

“这一月时间,也该留在村中。”

“不必如此紧张,八弟!”朱榑全然没有当回事道:“来回不过二十里,马车也只是半日功夫。”

“再说了,住在村落之中定然极不舒服,我床上的软垫还是大哥一年前赏赐的.....”

见直到此时,自己七哥还放不下那软垫子。

朱梓苦笑一声,看向朱榑、朱檀道。

“那我与六哥留在村中,七哥和十弟就在京城。”

“那不成!”

朱榑很是戒备道:“若是如此,最后功劳不就是你和六哥的了?”

“咱四个一起,要住在保平村,那便一同住在那里。”

听到朱榑这番话,朱梓轻叹口气便也没有多言。

几人随即便挑选快马,朝保平村的方向赶去。

而一路上。

朱梓都在翻看神机坊的锻造流程,待快要抵达保平村时,朱桢这才看向朱梓道。

“八弟,可是发现了什么?”

“没。”朱梓摇摇头,“神机坊倒是大哥亲设,锻造的各个工序皆分人负责,各部牵连。”

“整个流程竟无半分拖沓,行云流水甚是妥当。”

“如此便好!”

朱桢也跟着点头道:“即便保平村的锻造技艺不甚成熟,可有神机坊的流程在,咱们几个也能照葫芦画瓢!”

“六哥说的是。”

朱梓合上书册,满脸微笑看向朱桢。

他也认为有神机坊的流程在,保平村即便有什么差错,届时他们出面更正便是。

甚至此时朱梓对一月内锻造两千把兵刃很有信心。

片刻功夫。

几人刚走到保平村村头,却见一名青衫老者带着许多村民似提前知晓般,早早等在了那里。

“恭迎天使。”

随着青衫老者躬身拱手,紧接着身后村落敲锣打鼓,立时间热闹非凡。

“你们....知道我等要来?”

“自然自然。”

“按照先前规矩,我村开窑的前三天,朝廷便会派遣天使前来。”

“往年都是兵部的大人,不知几位大人是....”

“本王朱榑!”

朱榑趾高气昂道,“六哥楚王,八弟潭王、十弟鲁王!”

“原来是四位王爷。”

青衫老者没有立即拜见,反而冲身后那些敲锣打鼓的百姓猛地挥了挥手。

“都卖力些,这次朝廷来的乃是四位王爷。”

“赵大汉,你他娘的打鼓卖力些!”

“刘二,锣敲的再响一些!”

伴随老者声音落下,身后的锣鼓声明显提升了好多。

只不过这愈发热闹的喊声在朱榑听来却很是喧闹,当下心中更十分厌烦。

“够了!”

“我四人前来是奉陛下旨意,督造你们锻造兵刃。”

“不是来看你们锣鼓表演的!”

“嗯.....”

待呵止那些敲锣打鼓的百姓后,朱榑翻身下马,当即命令道。

“抓紧时间打造兵刃。”

“打不了.....”

“放肆!”

就在朱榑当即就要发作之时,一旁的朱桢赶忙将他拉到身后,转而冲那老者问道。

“老先生这话何意,为何打不了?”

“几位殿下有所不知。”

“小老儿名为赵青,乃是保平村村长。”

“依照我们保平村的规矩,每年这个时候才能开窑,而开窑半年后便要再封。”

“那便今日开窑!”朱榑语气不悦,很是不耐烦道。

“回齐王殿下,也不成。”

“去年封窑时便定下开窑时间,时间不到,任谁不得开窑。”

“混账!”

两次被赵青驳了面子,此刻朱榑自是忍无可忍,当即便抽出长剑架在赵青的脖子上。

而看着绽放寒光的长剑。

青衫老者赵青却显得很是随意,仔细端详了数秒后这才幽幽说道。

“这把剑,乃是龙凤元年小老儿所铸。”

“没想到十数年后竟还能再见。”

“本王命你今日开窑!”

似是没听到朱榑的怒斥,赵青右手一抬。

还没等朱榑反应过来,那柄长剑便出现在赵青手中。

“混账.....”

“住手!”

就在朱榑握紧拳头,打算冲赵青动手之时。

一旁的朱桢当即怒声喝止。

“六哥,这老家伙辱我太甚.....”

“若是他的话,莫说辱你,即便教训你一顿都没什么!”

“六哥.....”

没有理会朱榑那满脸诧异的表情。

朱桢缓步上前,冲赵青微微拱手。

“敢问将军可是当年的检校统领,夜屠赵青?”

“楚王殿下竟知小老儿?”

“自然,只是不知将军为何身在此处?”

“殿下有所不知。”

赵青笑容和煦,随意说道:“小老儿本就是锻刀出身,后被上皇拔擢。”

“待上皇建国,小老儿便失了职能,自然早早高老。”

“原来如此。”

朱桢很是有礼的冲赵青再次拱手。

“接下来一月,我兄弟四人还要留在村中。”

“劳烦将军为我四人安排住所。”

“好说。”

“那赵将军,三日后便能开窑锻造?”

“是,三日后开窑。”

在赵青的带领下,朱桢四人很快便来到一处宅院。

简单寒暄两句后,赵青便也告辞,让朱桢四人休息。

而等那赵青前脚刚走,早就憋着一股气的朱榑当即凑到跟前,没好气道。

“六哥,那赵青究竟什么来头,连你都要对他客客气气的!”

闻言朱梓也看向朱桢,“而且先前检校头领不是洪武二年被处斩的杨宪吗?”

“六哥,我也从未听说过赵青的名字。”

“洪武二年的大封功臣名单上,也没有赵青。”

“你们不知道也属正常。”

“可你们知道张士诚有三名亲弟,而这三人皆死于赵青之手。”

“啊?”

朱榑、朱梓、朱檀三人无一例外,竟一同惊呼出声。

而朱梓想了想,当即出声道。

“不对啊六哥,张士诚三弟张士义死于元军脱脱之手。”

“其五弟张士信死于苏州城头。”

“而其四弟张士德有勇有谋,甚为棘手。乃是徐帅与父皇一同领兵,将其生擒...”

“不错。”

朱桢点头打断道:“三人结局的确如你所言。”

“可实际上。”

“当年脱脱正廖永忠驻守的滁州,可即将城破之时,却突然调兵攻打张士义。”

“其原因乃是张士诚麾下一名小卒携军报投效脱脱,言说张士义已屯兵在侧,只等脱脱与廖永忠双方两败俱伤后,黄雀在后。”

“那小卒是假的,可军报却是真的。”

“军报来源,正是赵青夜潜张士义大帐所得!”

朱桢看了眼朱梓三人,继续说道。

“张士信也是如此,赵青率领检校众人截杀支援苏州的一众将官,使援兵不能赶到,苏州成为孤城。”

“至于张士诚那最有勇有谋的四弟张士德。”

“赵青带领检校散播其有自立之心,使其与张士诚生出嫌隙。”

“故此才被父皇生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