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49章 上中下策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449章 上中下策

作者:山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1:29:30

谢全犹豫片刻还是咬牙说道:“若约束过严,怕是如今这般少年锐气也会消减许多。”

语罢。

当看到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谢全这才意识到朱标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打算利用国子监来约束士子。

而且被朱标这么一说,谢全也算是想明白了。

相较于他们当年求学之时,于师长跟前唯唯诺诺,哪怕师长犯错仍不敢直言的怯懦相比。

如今士子的锐意之气,实在难得。

尽管这年少热血容易受人教唆,被有心之人利用。

可若是大明的青年学子都失了这份少年锐气,那对大明朝来说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也是见谢全明白了过来,朱标微微颔首,随意说道。

“朕会命国子监的讲学师傅多些注意,教学子们凡事莫急,当有沉思。”

“在朕看来,当今的学子满是少年意气,他日入仕为官必能一改官场千年昏沉。”

“至于受人蛊惑,为贼人臂助。”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

“倒也无妨,这些学子到底还是听劝的。”

“待真相摆在眼前之时,学子们还是能够知错改错。”

明白朱标的意思,谢全郑重颔首后便也不再多言。

实际上,如今谢全与朱标都很清楚,《洪武纪册》能让一众学子心有锐气已实属不易。

再想让这些学子明晰是非,有足够的判断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上百年的教化,根本不可能实现。

至于当下!

吐蕃、云南、安南还需用兵,将来大明还要继续开海远洋。

而民生方面仍有可为。

增加学子的判断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也急不来。

倘若换做先前,朱标必然也和那些学子一般,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同样不愿见流言盛行,流言杀人。

而如今,说朱标心中多了几分冷漠也好,说此事与大明兴盛相比分有轻重缓急也罢。

总之朱标不愿在增加学子判断力,杜绝流言杀人上面花费太多的功夫。

“传朕旨意!”

朱标看向刘保儿,“命国子监今后三月通讲《洪武纪册》辩证篇,告诉学子凡事皆有前后两面,凡事当左右三思。”

待刘保儿下去传令。

谢全斟酌片刻,转而冲朱标沉沉拱手道:“陛下圣明。”

“微臣明日便要动身前往吐蕃,还望陛下保重!”

“明日启程?”朱标略有不舍的看了眼谢全。

平心而论,谢全不似詹同那般圆滑,没有铁铉那般孤直。

在一众朝臣之中,当属最合朱标之意的。

倘若不是吐蕃无人总领,朱标还真有些舍不得放谢全远行。

“此一行必有诸多不易,吐蕃百姓少经教化,生出骚乱民变也未尝可知。”

“不过改土归流确为当下收拢偏远之地的必经之路,你当谨慎为之。”

“微臣明白。”

就在谢全躬身拱手,郑重领命之时。

朱标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谢全的肩膀后,温声继续道:“到底还是要自己保重,朕对你有大期望。”

“如今白柳堤等五名御史前往各地,经查各地官员。”

“卿与马虎分别前往吐蕃、云南。”

“将来待你等几人回京,六部主官也该换换血了。”

听到朱标这番话,谢全也只当没听到般,默默低着脑袋。

而朱标也意识到自己说的过多,旋即从腰间取下随身玉牌递到谢全手中。

“豫才。”

“听闻你还未取字,朕便替你选了豫才二字。”

见谢全盯着玉牌上的豫才二字默默出神,朱标语调温和,继续说道:“朕知道祖籍绍兴,并非河南。”

“然河南中原之地,自古多有治世之才。”

“其地文化厚重,多出经国大才。”

“加之你先前曾为河南布政使,朕也是在河南拔擢你至京。”

“陛.....陛下.....”

听到朱标对自己竟有如此期望,谢全一时感动,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去吧。”

“朕从龙骧卫中给你挑选了二百名军中好手,一路护送你前往吐蕃。”

“陛下信重之恩,臣万死难报!”

冲朱标郑重再拜后,谢全双手捧着玉牌便朝宫外走去。

“传朕旨意。”

待谢全走后,朱标看向一旁宫人。

“命常茂与刑部尚书开济同审沈四平等人,罪证确凿,株连三族。”

“命铁铉、詹同肃清冗职。”

朱标虽命锦衣卫、刑部同审此案,可说到底却也是没什么好审理的。毕竟朱标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常茂、开济二人总不可能再审出什么冤情。

而接到命令的瞬间,开济也顾不得天色已晚,当即便带着刑部差官前往诏狱提审案犯。

锦衣卫衙门内。

开济等了半个时辰,常茂这才匆匆赶来。

“开尚书何必漏夜前来,明日....”

“陛下有旨,下官不敢耽搁!”开济说着凑到常茂跟前,“公爷见谅,陛下既此时下旨,那你我二人便要连夜审理完毕。”

“倘若明日朝会陛下问起,你我二人不至于无所应对。”

“嗯.....有道理。”

常茂点头应了一声,朝主位走去的同时,命锦衣卫将沈四平之流从诏狱中带出来。

不过还不等常茂落座,却听开济继续说道:“下官此来,是要将一众案犯带到刑部公堂上审理。”

“烦请郑国公随下官一同前往刑部审理此案。”

“这又是为何?”常茂有些不悦。

毕竟锦衣卫的案犯还从来没有交出去的先例。

“郑国公,陛下既命刑部同审此案,自当由刑部主领。”

“胡扯.....”

正当常茂怒喝出声,打算跟开济争个明白之时。

只见开济示意堂内众人到院中等候,旋即大步走到常茂跟前,沉声说道:“锦衣卫虽有审案之权,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三法司审案,才是正途。”

“放屁.....”

“郑国公!”

“此事关系到接下来裁撤冗官冗职,这份苦差难不成锦衣卫也要争抢?”

听到这话,原本盛怒的常茂顿时一僵。

哪怕此刻眼前的开济面色凝重,与他大有一种针尖对麦芒的架势。

可莫名之间,常茂却感觉开济这家伙是出于好心。

微微一顿后,常茂旋即起身走到院中,冲锦衣卫下令道:“将沈四平等一干案犯,还有更改公事日期欺君的官员,一并交予刑部。”

没有理会院内锦衣卫的疑惑,常茂大步返回堂下,凑到开济跟前缓声说道:“开尚书有话不防直说。”

“但凡为陛下效力,为国尽忠,本公绝无二话!”

看着表情和善,大有求知好学之意。

原本不想多说的开济轻叹口气,顿了数秒后这才出声说道:“郑国公,沈四平等人蛊惑学子,对抗朝廷。罪证确凿,并无审理之必要。”

“可陛下却仍命审理,并且还是锦衣卫、刑部一同审理。”

“因此陛下要的,便不是惩处沈四平之流。”

“那....那是什么?”

当看到常茂一脸茫然,竟能有此一问。

开济不由深吸口气,只得耐着性子说道:“自然是要整肃吏制!”

“沈四平等人因何犯下过错?”

“一切皆因朝廷裁撤冗官冗职开始,那此时自然也要回归于精简吏制上。”

没给常茂继续开口的机会,开济索性一股脑直接说道。

“因此事涉及裁撤官员,所以不能有半分不矩。”

“三法司审理,省的被裁官员心有怨言,借锦衣卫审理此案做文章。”

实际上,开济根本不想蹚这趟浑水。

当下是要裁撤官员,谁知道那些被裁撤的官员与朝中哪位大人交好,谁又知道被裁撤的官员是哪位大人的门徒。

若让常茂在锦衣卫审定此案,他开济也就是个奉旨协助。

即便裁撤官员会得罪不少朝臣,可那些人也怪不到他开济头上。

只不过。

常茂到底深受朱标信重,为官也有不少贤名。

开济自然也不会把常茂当刀使。

“烦请郑国公同下官到刑部衙门,连夜审理此案。”

“好!”

明白开济是在帮他,常茂便也没有多说,同开济一同径直朝刑部衙门走去。

此次审理皆按照流程,近三个时辰才将沈四平等人审理完毕。

见天色已晚,开济命人备好热汤面,与常茂一同用饭。

“开尚书,当真就需要这么麻烦?”

“陛下已下令将沈四平等人夷灭三族,你我只需走个过场,让他认罪便是。”

“方才你又何必将沈四平所犯罪行一一列举,命他认罪?”

开济闻言喝了一口热汤,沉声回道:“一切皆依照法度,自然要让沈四平等人自己认罪。”

“你我如此,也是全陛下圣明。”

“而且还是那句话,此事关系到接下来朝廷裁撤冗官,自然不能有半分差错。”

“嗯......”

即便开济这么说,可常茂依旧觉得多此一举。

反正都是要夷了沈四平等人的三族,又何必白白耽误三个多时辰严审沈四平等人。

常茂明白开济出于公心,自然也不会多言。

不过看当下这架势,提审那些更改公事时期的官员,恐怕还要好几个时辰。

估摸着今日要审到明日朝会才能作罢。

就在常茂将碗底最后一口面汤全都喝完,起身便要返回堂下之时。

开济突然抬眸看向要走的常茂。

“郑国公应当清楚,此次陛下命刑部同锦衣卫一同审理此案,乃有意将司法裁定之权还予三法司。”

“如今公爷统领锦衣卫,或可为陛下分忧。”

“嗯?”

常茂闻言很是茫然,他显然没想到此处。

不过饶是见到常茂双眸空洞盯着自己,开济却自顾自道:“公爷深受陛下信重,想必自能明白其中关窍。”

“先前有胡逆乱党,朝中贪官污吏甚多。非常之时,自当用锦衣卫非常之法。”

“可自打毛骧被处死以后,陛下何曾交给锦衣卫一件重大差事?”

“这.....此话有所偏颇吧。”常茂想了想,缓缓出声道:“自打毛骧死后,我朝并无特大案情.....”

“那此次呢?”

开济表情严肃,紧紧注视着常茂道。

“此次陛下并未命锦衣卫独自裁定,还不足说明情况?”

“嗯......”

被开济这么一说,常茂突然想起马虎前往云南之前,也曾同他说过类似的话。

当时马虎只说让他凡涉及裁定官员,必要禀明朱标,请朱标钦定。

再加上今日谢全也很是紧张,说锦衣卫只听命圣上。

他常茂非但不能将锦衣卫视作人情,全凭谢全吩咐。甚至就连他常茂也要得到陛下的旨意,方能调动锦衣卫。

思绪至此,常茂对开济方才所言也是深信不疑。

毕竟开济、谢全,还有马虎。这三人无论哪一个都比自己聪明太多。

倘若他们三人都觉锦衣卫当交出审案之权,那看来朱标还真有这个心思。

“那开尚书以为,当下本公当如何为陛下分忧。”

“上中下三策!”

开济早就想好,直接说道:“上策,公爷借今次之事,上书请命,请求陛下将削减锦衣卫司法之权。”

“不过如今公爷统领锦衣卫,若上此奏,势必会让朝臣认为公爷难当重任,有心躲闲。”

“嗯.....”常茂略微沉吟,也跟着摇了摇头。“确实不妥。”

“咱爷们从来都不是躲闲偷懒的孬货,为陛下效力,虽死而已!”

常茂说完继续看向开济。

不过他心中也在想,开济的上策都如此不堪。那中策、下策,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只不过虽然心中这么想,可他还是想听听开济将中策、下策一并说完。

“中策!”

“公爷寻个案犯,重刑拷打。而后私下联络铁中丞,请御史台弹劾,从而使陛下下令,罢免锦衣卫司法裁定之权。”

“不过这样一来,公爷必会受罚,免不了受些委屈。”

“下策呢?”此时常茂语气已经有些不悦,心底对开济所言的下策,他也没有继续听下去的兴致。

“至于那下策。”

“自然是公爷静观其变,等将来有天陛下亲自下令,罢免锦衣卫司法裁定之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