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85章 无题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第85章 无题

作者:小眼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1:23:42

太子想到这,连忙让自己的母后和自己进宫。

“为何要进宫?”皇后问道。

太子说道:“母后,如果这件事真的与你我无关,那按照正常的反应,我收到信来问你,在得知并无此事之后,就应该去见父皇,让他给母后做主,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相比于太子现在的烦闷的心情,四皇子府上倒是灯火通明,四皇子府外表上看上去,宁静如水。实际上夜夜笙歌,四皇子虽然饱读诗书,酷爱读书,但是结交大臣,笼络人心,收买死侍的能力却一点都不比他的太子哥哥弱,再加上他外公乃是开国国公之一的宁国公,还有着军方的先天优势,所以当太子也只是委托凉王世子,对吴晴进行拉拢的时候也只是在流銮河之上的花坊。而四皇子却是在白金酒店。自从成为太子的“磨刀石”后,便逐渐的对那个位置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心思也就越来越深。

四皇子府上的夜夜笙歌其实就是相当于将白天朝堂之上的重点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里归属于四皇子一派的大臣,与四皇子豢养的谋士,可以畅所欲言,当然大不敬的话还是说不得。

今天朝堂之上的密信一事,还并没有传到四皇子的耳中,但是太子突然去了相国寺见皇后,随后相国寺太子的麾下出寺找寻太子府的谋士朱重。而朱重的最后一次出现,却是在四皇子府附近,等等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情报四皇子还是有所掌握的。他和太子“打擂台”多年。互相都在对方的阵营里埋了人,这已经是公开的事情。

自从出了军械被倒卖一事,四皇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出过府,他心里清楚,太子和他都有可能是被怀疑的对象。所以这些日子不外出,低调些。

今天的四皇子,早早的就结束了晚上府中的宴会,在他的书房内,坐着当朝工部尚书宋玉洁,文渊阁大学士周杰,太常寺少卿曾阳,还有京城巡防营的祝峨眉。这四人便是四皇子阵营中的中流砥柱。

“太子今日的行为,你们怎么看。”四皇子一手拿着书,不过并未看。一手拿起一颗葡萄,丢进嘴里,鲜甜可口,正好解酒。

曾阳和祝峨眉,都看着宋玉洁和周杰,毕竟在场的就属他二人官职最高,权位最重,有他们在下面的谋士都不敢开口。

宋玉洁和周杰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宋玉洁先开口说道:“四殿下,今日太子的行为反常,是在杨公公去了太子府之后。想必是陛下有了什么吩咐。而后去了相国寺找皇后娘娘应该是有事商量。”

周杰也附和道:“如今范冰清在京畿处,怕是没人能与太子商量。”

四皇子摇了摇头。“既然是商量事情,那他的谋士,朱重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府附近,而且就算范冰清在京畿处,那他为什么不去找凉王世子商量。”

四皇子此话一出,大家都纷纷交头接耳。

“如果太子没有去找凉王世子,那是不是说明这件事情不能让凉王世子知道,或者说此事只能告诉皇后,而朱重有可能是知道些什么才想来找殿下庇护。”

虽说曾阳只是太常寺少卿,一个掌管礼乐的四品闲职,但是却还顶着一个驸马的名头,算起来也是四皇子的表姐夫。他的一番话,倒是让众人觉得有理有据。

这时一个军士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冲着祝峨眉的耳边说了几句,便下去了。

祝峨眉离开了自己的位置,走到四殿下面前说道:“殿下,刚刚我的人看到太子和皇后的车驾,离开了相国寺,一路往皇宫而去。”

说罢,祝峨眉退下,他掌管巡防营,自然能得到各家大臣的出行情况。

巡防营隶属于京都守备,而京都守备,还有禁军等。几乎都是在陛下信任的人手中,但是时常有轮换,而近年来的京都守备都掌握在四皇子的外公宁国公手上。

听到这个消息,四皇子更有些意外他决定等等看,他要看看太子究竟要干嘛。

从静阁回来的陛下,又重新在御书房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是太子是这么让你传达与我的?”

陛下半躺在御书房的床榻之上,看着奏折的同时,听着杨公公带回的太子的传话。

“回陛下,太子是这么说的。奴才也就是一字不落的传信。”

杨公公站在一旁,贴心的把为陛下将蜡烛又调亮了些。

这时候陛下把奏折放下,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杨公公很有眼力见的将一旁的温热的茶递给陛下。

“陛下,喝口茶歇会吧。您从静阁回来都已经连续看了一个时辰了。”

陛下接过茶水,温度正合适,将杯中茶水喝了大半,递给杨公公,杨公公又给陛下重新拿了一杯。又递了过去。这次陛下只是喝了一小半。便放在一旁的案台上。

“那么多人伺候朕,只有你最贴心。”

杨公公受宠若惊的说道:“谢陛下夸奖,能伺候陛下,是老奴的福分,自然应当尽心尽力。”

此时御书房的门口有太监在候着,一看就是有事。

杨公公趁着间隙,来到门口,门口的当值太监对着杨公公的耳边轻声的说着。

杨公公听完后转身进了御书房。快步的走到陛下面前,却没发出太大的脚步声。

杨公公轻声的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在御书房外求见。”

陛下放下刚刚拿起的奏折,并没有接话。而是突然说了一句。“老四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杨公公下意识的说道:“四皇子殿下,这段时间都在府上,并无外出。”

杨公公说完这句话就知道自己错了。他马上明白到自己一个宦官,居然如此清楚皇子的每日动向这是大忌。

陛下面无表情的说道:“你知道的还挺清楚。”

杨公公马上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恕罪,奴才只是…”

好在陛下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起来吧。你在朕身边多年。朕还是信你的。”

陛下打断了杨公公的话语。他只是借机敲打敲打。并不是真的想责罚于他,再说杨公公的消息渠道,陛下自然也是知道的。

跪在地上的杨公公如获大赦般的从地上起来。

陛下接着说道:“你去告诉皇后和太子,朕乏了,已经歇下了,让他们回去吧,清者自清,京畿处会彻查此事。”

“是陛下。”

夜还未深,陛下却说他已经歇下了。这就说明了陛下不想见他们。

见杨公公出来,太子马上迎了了上去。皇后依然在原地等待。

“杨公公,父皇可有召见?”

杨公公走到太子与皇后中间说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请回吧,陛下已经休息了,陛下让我转答,清者自清,京畿处会彻查此事。”

“杨公公…”太子还想在说些什么。

“殿下请回吧,请不要让老奴为难。”

杨公公半躬着身子,回答的十分的恭敬。

太子殿下冲着御书房行礼,杨公公连忙侧身让开。

“儿臣谢父皇。”

说罢就和皇后离开了御书房外。

杨公公见他二人离开,也转身回了御书房。

坤宁宫内,太后正坐在镜子前,身后的丫鬟在轻轻的给她梳着头发,几名丫鬟正在给太后的床铺熏香,整理被褥,将暖手壶,轻轻的放在太后的被褥上,感觉被褥暖了,在慢慢拿来,如此反复的在为太后的就寝做准备。

“陛下没见他们?”

太后的话语中带着些许威严与慵懒,想是有些困倦,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思维与判断。

“回太后的话,是的。”一道声音响起,但是太后的寝宫除了几个侍女,并无其他人存在。

“都下去吧。”

太后一挥手,身边的丫鬟都停止了手上的活。

太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和刚刚檀木梳上的白发,她只觉得自己越来越老了。

“先生怎么看。”

屋内只有太后一人,可是这道声音却凭空响起,却是有些让人心生恐惧。

“根据“沉睡者”传来的情报,此次闽南的军械案,和涉及到倭国的假银票案,都与京中权贵有关。另外,从我们的人传来的情报。太子在收到杨公公带去的一封信后,便前往皇后娘娘祈福的寺庙,在此期间,不知道交谈了什么,太子的亲卫便出去寻找一直跟随他的谋士。而他的谋士,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四皇子府的附近。所以…”

黑暗中的那道声音出现了停顿,想来是不知道是否要继续往下说。

“有什么就直接说。”

随着太后的许可,黑暗中的那道声音再次响起。

“有两种可能,一是,太子与皇后密谋了此事,但是事发后想找人顶罪,而他们的那个谋士应该是知道些什么,怕被灭口,所以去寻求四皇子殿下的庇护。二是,四皇子殿下导演了这一切,那个谋士从一开始就是四殿下的人。整个局,早就布下了。那这就不是四皇子能做到的了。恐怕会与背后的宁国公有关系了。当然,这也只是通过现有的情况进行分析。”

太后点了点头,似乎很赞同对方说的话。

“先生说的对,但是先生忘了,还有一种可能。”

虚空中,那声音再次响起。

“请太后赐教。”

“也可能有第三方势力,牵扯其中,故意将矛头指向太子,然后又利用太子的谋士,假装是四皇子一方势力的,让太子和四皇子,互相猜忌,让陛下生疑,然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太后毕竟是太后,一下子就将事情的关键点说了出来。

“所以,谁最后在这次事件中得利,谁就有可能是幕后之人?还是太后看的深远。”

“先生应该也早就想到,只是故意没说而已。”

太后看了看自己镜子中的面容,这镜子中的自己确实是老了,不过这脑子,还算不老。

虽然看不到这神秘声音人的模样,但是能感受到他的声音有些尴尬。

“如果真如太后所说,整个京都能有能力做出此事的第三方势力…不多…”

确实不多,除了外出的军机处大佬韩忠,也就是那几位掌握兵权的国公们,尤其是三皇子的外公,高国公。还有就是京畿处吴道子,当朝宰相,又或是凉王。

太后并没有将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人老了,总是容易犯困的。

“哀家乏了。”

太后说了这句话,但是并没得到回应。但是刚刚退下的侍女丫鬟都从屋外回到了屋内,继续着之前的工作。

次日朝会,虽然巡夜太子与四皇子都心存疑虑,但是今日朝堂之上陛下什么都没说,两派准备打探消息,或者充满好奇的官员们都有些失望。

而朝会后,吴道子去了陛下的书房。

原来是在昨夜的后半夜。李云健和秦双月快马加鞭从闽南回来了,而他们也带着印版回来了,这案件本来就是几家协同办理,但是是京畿处主办,所以这印版自然是送去了京畿处。

吴道子今天在御书房就是因为印版已经被追回来了,物证俱全,对户部尚书范冰清的调查和审问也差不多开始了。

御书房内,除了吴道子,还有大理寺卿齐东伟。

大理寺少卿包正和刑部侍郎公孙止还在闽南,刑部尚书又与户部皆是六部之中,自然有些其他的关系。这算来算去,能审理此案的便只有大理寺卿齐东伟了。

吴道子看到齐东伟也在,心里便有了数。陛下还是疑他。

当齐东伟看到吴道子也在的时候,大家都是在朝堂上多年的官员,其中关系自然明白,于是齐东伟的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范冰清人是惯关在京畿处大牢里,看这架势,这京畿处审案还需要大理寺协同?

“齐东伟,这范冰清一案,交给大理寺审理,你主审。其他各部不得干预。”

齐东伟听到这句话,他懵了,本以为自己就是辅助协同审理,没想到这一下子自己变成了主审。

但是齐东伟还是说道:“臣,齐东伟领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