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27章 吐痰兼告官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第27章 吐痰兼告官

作者:小眼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1:23:42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这便是杭州的百年名店知味观。这里的鲜肉小笼包,糯米素烧鹅,和“猫耳朵”皆是一绝。

今日一早,知味观刚开门营业,便有位衣着光鲜坐着轮椅的少年在侍女的伺候下,来到店里。拒绝了小二提供的雅间与风景优美的邻湖的雅座,反而坐在店二楼临街的位置,点了店里几样最好的点心与热茶,慢悠悠的吃着。

喝了口热茶,吴晴皱了皱眉头,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铁观音,而是花茶,这才想起来今天跟着自己的是若柒,想来这是按照莫若的习惯点的,本来换一壶,但是想想,喝莫若喜欢的口味也不错。

知味观紧邻杭州府衙,吴晴坐的这个位置正好可以将整个杭州府衙的公堂尽收眼底,就连来往与驻足的行人都能观察的一清二楚,这就是他今天坐这的目的。

杭州府衙今天可是相当的热闹,一大早便有人击鼓鸣冤,震耳欲聋的鼓声,传遍了的四周,也不知门口这鸣冤鼓多久未曾有人打扫,这一锤子下去,灰尘遍布,让人有些咳嗽。

百姓们可就热闹起来,虽说衙门办案,大家也都见过,无非就是你告他,他告你,双方的讼师在公堂之上据理力争,大家旁观一会也就散了,但是这击鼓鸣冤,可是有多年未曾见过,这杭州知府换了一任又一任,这鸣冤鼓却不曾响过。

这杭州知府赵德住还正在睡梦中,梦里还想着昨夜醉香楼的姑娘们吹弹可破的肌肤,就当要触手可及的时候,一阵鼓声把他从美梦中惊醒。

半个时辰后,这位肥头大耳,明显营养过剩的杭州知府,坐在堂上,从勉强坐上公堂上的太师椅里可以看得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子这话的可信度极高。

赵德住还沉醉在昨天那坛十年份女儿红的酒意中,面色微醺,官服不整,在接过师爷递上的醒酒汤之后,一饮而尽,用手撑着头,精神不振。

“堂下何人。见本官为何不跪。”

公堂之下站着两人,正是化妆之后的陈瑞林与女扮男装的莫若。

“在下“方唐镜”乃此案代理状师。”陈瑞林指着女扮男装的莫若说道:“这是我的雇主,也是本案的原告,大南钱庄的代表,钱多多。大南钱庄乃是皇商,自然可不跪。”

“所告何事?为何击鼓鸣冤,若是琐事,小心我的板子。”

陈瑞林上前一步,将自己的状师证以及状纸都递给师爷,让师爷呈上去。

那师爷打开陈瑞林的状师证,上面赫然写着,状师方唐镜,落款和印章都没有问题,而且一看就是长期使用的痕迹,可是自己怎么却从未听过此人。

自然没有听过,这是京畿处情报科最新鲜制作,昨天随着回信一起带去的。

验证完,状师证之后,师爷将证件还给了“方唐镜”,将状词阅读,好汇报给知府大人。

这师爷越看脸色越不对,看到最后竟是面色铁青。

赵德住见师爷迟迟没有给自己汇报,轻轻咳嗽两声,示意师爷快点汇报,或是宣读。

南朝律法规定,但凡公堂之上,所有状纸内容必须公开诵读,为得就是让围观百姓听明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见师爷还是没有反应,赵德住又提高音量咳嗽两声。师爷这才从短暂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又看了看手里的状纸,才怀着忐忑的心递给了知府大人。

杭州知府赵德住,三甲出生,为官十余年,这才做到今天的位置,可谓是久居官场,见师爷如此反应,再看这原告是大南钱庄,便知道此事不简单,酒也稍微醒了醒。

接过师爷递来的状纸,在桌面摊开,拿在手里阅读着。越看手越抖,鼻子下的两撇胡子都有些发生了位移。

“啪”一声惊堂木的声响。

要不说这赵德住这一身肉也不是白长的,这惊堂木的响声,吴晴在这知味观的楼上都听的极为清楚。

“大胆,来人给我把这两人叉出公堂。”

“慢着!”

陈瑞林阻拦住准备上前的官差。

“大人,为何如此,按照律法应该先宣读完在下的状纸,哪有这不公开状纸就将原告叉出公堂的道理。大家伙说对不对呀?”

公堂之外的围观人群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人群里有人大声说着“对呀,快点宣读呀,我们有知情权的,难道官府准备欺压百姓呀。”

又有人说“这知府大人都不敢读状词,莫非真的有冤情,这知府大人准备官官相护。”

围观人群统一喊着读状词,我们有知情权。

公堂之上女扮男装的莫若,偷偷对藏在人群中吃着糖葫芦的巧珍竖了个大拇指,点个赞,这带节奏的能力属实一绝。

这杭州知府用力的拍着惊堂木,啪啪作响。

“肃静,都肃静,你们都想造反不成吗?”

随着惊堂木的连续拍动,两边的府衙在张捕头的示意下,将手中的水火棍有着节奏的敲打着地面,口中高呼威…武…,靠着这股威势,才将公堂前围观起哄的百姓们震慑住。

“你这是煽动民众,戏弄本官,藐视公堂。”

杭州知府气急败坏,将手中的状纸撕碎。丢在一旁。

“赵大人,这就把状纸撕了,太急了些吧,还好我料到你会这么做。所以,我多写了几份。”说完陈瑞林从自己的怀里又掏出一份状纸,拿在自己手里。举过头顶,向众人展示之后,打开大声朗读,将大南钱庄杭州分号,收到假银票一事都写在状纸里,同时还将西湖湖畔,玉器古玩一条街,有人用假银票疯狂买货一事也说了出来,并大声说着,府衙张捕头帮助杭州知府赵大人,长期威胁索取贿赂,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罪状,比如倾吞罚没银两,虚假判案。这些其他的罪状,都是京畿处搜集的,人证物证都在,放在平时这些小罪状对赵德住来说,找找关系也就不了了之了,而今天放在这假银票案中,那可就是锦上添花了。

此时的公堂门口一阵人群骚动,原本挤在门外的看热闹的百姓们都纷纷让出一条道路,原来正是那古玩玉器一条街的掌柜们,他们更是这家银票的受害者,在得到某位大人物的承诺和准许下,他们走进了公堂之上。

“谁让你们进来的,未经准许,闯入公堂,可是重罪。”

“赵大人。”在一旁的“钱多多”开口了。

“赵大人何意,这些可都是案件的见证者,是证人,也是受害者。他们为何不能在这公堂之上,所谓公堂是官府主持公道的地方,而不是你赵大人家的后花园。你头顶上写的是明镜高悬,而不是贪赃枉法。”

“你,你,你。”那赵德住气急败坏,竟然一连说出三个你字。

他是看出来了,今天这公堂之上,其他人都是认这讼师方唐镜和这大南钱庄的钱多多为主心骨,只要将这两人收拾了,其他的也掀不起风浪。

“来人,将这扰乱公堂的钱多多与方唐镜,给我打出去。”

“我看谁敢!”

“钱多多”从口袋从袖口里掏出一物,高举在手,是一枚金币。

“我大南钱庄乃是皇商,这是陛下御赐金币,谁敢动手,这可是灭九族的重罪。”

杂役们一时间都待在原地,不知所措。

赵德住将目光盯在了“方唐镜”身上。

“方唐镜”打开手中折扇,扇了扇风说道:“看什么看,我是讼师,公堂之上,若无违反讼师规则及国律,不得动武。”

“呸。”说完“方唐镜”冲着公堂之上赵德住的位置吐了口痰。

赵德住目光阴狠的盯着二人,咬牙切齿的问道:“你们究竟想做什么。”

“方唐镜”收起折扇,冲着明镜高悬四个字下面的赵德住说道“吐痰兼告官。”

“先告你杭州知府,在你管辖范围内,有人使用假银票你视若无睹,失职。再告你杭州知府,纵容下属收取贿赂,贪赃枉法,知法犯法。三告你杭州知府,涉嫌通敌叛国,牵扯假银票案中。”

一字一句皆戳着赵德住的心,打在他的脸上。

“我,大通玉器行掌柜,周玉。愿意作证。”

“我,多宝斋掌柜,包不同。愿意作证。”

“我,金玉堂掌柜,李有财。愿意作证。”

“你们…反了…都反了…”

一向心中狭隘的他怎能容的下面前的这些人。

“来人,讼师方唐镜及其委托人钱多多,蛊惑百姓,蔑视公堂,无视法纪,押入大牢。”

众衙役互相看了看一时间却不敢动手。

“都看什么呢,还不动手等什么。”说罢张捕头抽出佩刀,“敢有反抗者,杀无赦。”

“动手!”赵德住一声令下,那张捕头率先持刀冲了过去。

只见“方唐镜”和“钱多多”依旧站在原地,也不躲躲闪,就在这时,一只袖箭射来,箭矢打掉了张捕头手里的钢刀。一众捕头停在了原地。

“反了你们,敢反抗,来呀就地格杀勿论。”赵德住话音未落,一支箭矢射来,将他头上的乌纱帽,钉在了那块明镜高悬的牌匾之上。

忽然公堂四周的墙上一排弓箭手赫然出现,瞄准公堂之上的衙役,谁有异动,箭不长眼。门口的百姓纷纷主动让出一条路来,一队黑衣飞鱼服,清一色手持佩剑,腰挂铁链,袖中藏箭,黑色披风。标准的京畿处官服。

刚刚那两箭,就出自于带队之人的袖口。

“京畿处…”赵大人无力的靠在椅背上,见到这阵势,他一切都明白了,难怪今天这二人如此的嚣张,难怪这一向阿谀奉承的古玩商人居然有如此的勇气。

京畿处人员进场后迅速控制现场,一干衙役直接拿下,张捕头直接被按在地上,卸去下巴,搜身,捆绑,用腰间铁链,缚住双手,一气呵成。

就连师爷也被从案台之下拽了出来。

整个动作不过一个呼吸之间。

“赵大人,请吧…”为首的京畿处负责人。站在赵德住的面前。“不要想妄动什么,如果你想活下去的话。”

赵德住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伸出双手任由京畿处的官员将他的手用铁链缚住。

一旁的“方唐镜”乐呵的说道:“赵德住呀赵德住。不知道你这次还罩不罩得住。”

看着张捕头被押走的时候,“方唐镜。”

喊了押送的人等一下,捡起刚刚地上衙役丢的水火棍,一棍子打在张捕头的腿上,下手很有分寸,只是骨裂,并不骨折,既保证了能让兄弟们押他回去,又让他有疼痛感,而这张捕头,因为被下掉了下巴,无法言语,表现出来的只有痛苦的表情,而这一下,张捕头也明白了,这就是昨天在钱庄的那个小厮。

“魏大人,怎么不给这赵德住也卸了下巴。”

“用不着。他有自杀的勇气吗?”

二人相视一笑。

在知味观观察了全局的吴晴,还是发现了端倪,在京畿处控制了现场之后,便有人退出了人群离开了现场,而巧珍也发现了,竟自作主张的跟了过去。但是没一会,巧珍就回来了,示意公子跟丢了。

“若柒,将知味观最好的糕点多买些,让瑞林给弟兄们分一份,估计都饿着呢。给你家小姐与巧珍也带一份。去吧。”

若柒听命而去。

吴晴又让小二换了一桌新的吃食,和一壶热茶。

不一会来了人,坐在了吴晴对面,自顾自的倒了杯茶,吃了起来,看样子是饿了。

刚刚还一身官服的魏大人,现在一身便装的出现在了知味观,坐在吴晴的对面吃了起来。

“魏叔,这怎么你亲自来了。”吴晴帮他把茶续上。

“这次案件,陛下指定你父亲亲自督办,我能不来吗。”

魏大,姓魏名大,很简单的名字,很普通的外表,和蔼又可亲,可是听过这个名字的人都知道,他的善良的面容下,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狠。

京畿处拥有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抓后审的权利,而将这项权利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只有监察科。而主管监察科千户大人叫魏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