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195章 出宫的路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第195章 出宫的路

作者:小眼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1:23:42

如今,眼前这棵大树早已高耸入云,远远超出围墙数丈之高。那围墙历经岁月沧桑,显得有些陈旧斑驳,甚至隐约可见底下的底漆。

唯有在这南国的皇宫之中,方能目睹这般独特的景象。众所周知,南国陛下向来对奢华之物毫无兴致。依照他所立下的规矩,每逢阴雨天气置身于户外之时,宫女和太监们拜见陛下时无需下跪行礼。只因若是下跪,势必会弄脏衣物,届时还得由内务府出资重新购置新裳。

莫名紧接着感慨道:“想当年,我于弱冠之年踏入仕途,至今已为官整整三十个春秋。起初担任国子监监正一职,而后晋升为大学士,最终得以进入内阁,荣升为当朝宰辅。脚下的这条道路,我不知来来回回走过多少遍。从庄严宏伟的大殿一直走到宫门之外,其间共铺有一千八百八十八块砖石,其宽度则达八百八十八块砖石之多。就这样,我足足走了三十年之久!如今,真的感觉有些疲惫不堪了。”

说起这地砖的数量,别说是吴晴了,就算把整个京城的官员全都算上,恐怕也没有一个人会对莫名所说的数字产生怀疑。要知道,在这京城之中,无论是官员还是一部分普通百姓,那可都是心知肚明啊!当今的宰相大人,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一代贤臣。每当他遭遇棘手难题的时候,其思索问题的模式便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他尤其钟爱围绕着朝堂前面的那块空旷之地来回踱步。越是碰到艰难险阻、错综复杂的问题,他就越发喜欢长时间地在此徘徊。而且,每一次漫步结束后,总能找到天衣无缝的解决方案。正因如此,圣上特意恩准,宰相大人可以随时随地在这片区域自由活动。

吴晴当然清楚莫名话语中的深意,他赶忙回应道:“老师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又身为朝廷的顶梁柱、国家的中流砥柱。故而恳请老师务必深思熟虑。”

“你虽然口头上劝我慎重考虑,但实际上你的内心也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无需再宽慰于我了。”

吴晴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此次圣上恩赐越是丰厚,自己的老师就距离辞官归隐之日便愈发临近。要知道,如今的他贵为正三品男爵,尽管所任官职仅为礼部员外郎,但实则兼任京畿处同知一职。况且其生父吴道子,更是担任着京畿处总指挥使之职。倘若自己果真与莫若结为连理,那么左手掌控京畿之地,右手又有身为当朝宰相的岳父撑腰。如此一来,即便是当今圣上也不得不有所顾忌。故而此刻唯一可行之计,便是让莫名主动请辞归乡,将手中权柄尽数交还于圣上。此乃万全之策啊!

“至于太子殿下与四皇子那边嘛,切不可再对他们采取任何行动,尤其需注意太子殿下,当然,如果太子能够安守本分的话……”

闻听此言,吴晴不禁心头一颤,赶忙左顾右盼起来。这里可是戒备森严的皇宫内苑,万一这番话语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去,后果不堪设想。幸而周遭并无他人,且莫名说话之时音量甚低。待确认安全无虞之后,他方才如释重负地回应道:“学生谨遵教诲。”

莫名面带微笑地瞥了一眼吴晴,轻声安慰道:“不必这般如临大敌般紧张。只要陛下尚未有削弱我权力之意,那么我所说之话便算不得什么大问题。”

吴晴从心底里由衷地钦佩起眼前这位即将成为自己岳父的人来。然而,在这份钦佩之情的背后,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萦绕着几丝难以言喻的愧疚感。倘若不是因为自己,老师又怎会被迫为了保护他而辞去官职呢?

莫名缓缓推动着坐在轮椅上的吴晴,车轮与地面相互摩擦所发出的细微声响,在两人间短暂的沉默之后显得格外清晰可闻。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他们已来到了宫门之外。只见各家各户的马车皆整齐划一地停候于此,秩序井然。冷弃见状,急忙上前接手过吴晴的轮椅。

莫名凝视着吴晴,感慨万千地说道:“上一回我这样推着你前行,仿佛已是十年之前的事了。”

就在莫名的声音再次响起之际,吴晴心头猛地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奇妙感觉——他仿佛看到老师已然迈入垂暮之年,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印在他身上。

\"老师......\"吴晴张了张口,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堵住,原本满肚子的话语此刻竟只能凝结成如此简单而又沉重的两个字。

吴晴仍想再说点什么,但莫名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人一上了年纪啊,就总是忍不住唠叨几句。如今莫若也不在家中,整个屋子都显得冷冷清清的。你若是得空,不妨常过来坐坐,陪我说说话也好。\"

\"是,弟子谨遵教诲。\"吴晴恭敬地回应着。

\"快上车吧。\"莫名转头对吴晴说道:\"待会儿陛下可能会派人到你那儿传旨,可千万别耽误太长时间了。\"

待吴晴行过礼后登上马车离去,莫名这才缓缓转过身,目光凝视着那扇再熟悉不过的宫门,口中低声呢喃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若若回来......\"

皇宫里,陛下在书房,此时徐萍的侍女珊儿正在一旁,和陛下汇报着徐萍在北国的一举一动。

“你是说,她被黑衣人劫持走了之后,是吴晴将她救回来的。”陛下背对着珊儿问道。

珊儿无比恭敬地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是的,陛下。”

陛下转过身来,走到珊儿面前,继续问道:“掳走她的黑衣人,是韦青?”

珊儿不敢抬头直视陛下,低着头回答道:“是的,陛下。”

陛下正在给鱼缸里的鱼喂食。听到这个答案后,他又多撒了一把鱼食到鱼缸里。

这些事情,他在京畿处送来的报告里已经看过了,但他还是想从珊儿这里得到更多的细节。

见陛下没有反应,珊儿又说道:“陛下,自从吴晴来了之后,我看郡主有些故意回避着我,有时候做事什么的都回避着我。我也探听不到其他的消息。你说会不会她和吴晴……”

还没等她说完,陛下眉头一皱,将手中的鱼食放下。

一旁的太监立刻走上前去,啪啪两声清脆的声音响起,珊儿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两个鲜红的掌印。

珊儿捂着脸,惊恐地看着陛下,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陛下开口说道:“让你跟在郡主身边,是看你机灵,好好伺候郡主,要记住伺候郡主才是你的任务。而不是在主子的背后。嚼她的舌根,看在你这些年还有些苦劳的份上。这将巴掌就是个教训。若是再有下次。你知道会怎么样。”

珊儿连忙磕头谢恩,直到陛下挥了挥手她才战战兢兢的起来,急忙的退了出去。

陛下看了看时辰,对着旁边的太监问道:“通知御膳房,让他们中午加几个萍郡主爱吃的菜。尤其是糖醋排骨和赤豆元宵,桂花糖芋苗什么的,总之在北边吃不到的东西,都做些。”

按照规矩,郡主回来后,要沐浴更衣,拜见皇帝。但是今日大朝会。陛下下朝晚了一些。所以萍郡主来拜见陛下的时间就正好赶在了陛下用午膳时间。

许久没回到宫里。徐萍倒是有些不适应。倒不是说对宫里的繁琐礼节的排斥。而是对这皇宫的排斥。在她眼里,这就是个牢笼。一个带着她童年噩梦的牢笼。在这里,她被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皇室子弟。在外人眼里她是南国唯一的郡主,陛下的养女。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这权利游戏中的一枚棋子。她一见到这里,就觉得压抑的透不过气来。在北国,虽然她背负着传递北国高层情报的工作,但是毕竟山高皇帝远。而她最开心的时候。居然是和吴晴他们一起游玩的开心时光。

宫里的一砖一瓦似乎从她离开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离开了这么多年,突然回来,让她有了一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随着心里的不安与压抑的加重她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离陛下的御书房越来越近了。

她看着珊儿微红的面颊,虽然不知是怎么惹怒了咱们的这位陛下。但是从她心里还是有一阵阵的喜悦感。

随着太监指引徐萍一路来到了御书房,恭敬的给陛下行了礼。

在一声都退下后,整个御书房就只有陛下和徐萍二人。

陛下在仔细打量了一番徐萍之后说道:“你瘦了。”这句你瘦了,颇有一种慈父对爱女说话的感觉。

“陛下,您还是那样没变。”徐萍说道。

“哈哈哈。这么多年,说没变那是不可能的。朕自己知道自己有些显老了。”

随即二人开展了一番“父慈女孝”的对话。

直到晌午。陛下才吩咐传膳,并让徐萍就在这一块吃。

陛下的午膳,并没有摆满一桌子那么夸张,按照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他自己一个人吃,也就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的标准,每多一个人,再加四个菜,同样也是两荤两素。今天则不一样,加上特地为萍郡主安排的一些菜足足有了十六样之多。就是太子殿下与陛下吃饭,都没有这个标准。

“陛下如此盛情,臣女惶恐。”

陛下摆了摆手。

“不用如此拘谨,家宴而已。来尝尝,这都是朕特地吩咐御膳房为你准备的。尤其是这道赤豆元宵,这在北国都是很难吃到的。”

陛下话音刚落,一旁的太监便直接盛了一碗恭敬的放在萍郡主的桌前。

这道菜确实在北国很少见,因为红豆生南国。

徐萍只是浅尝两口,赶忙又谢过陛下。

这次陛下直接说道:“不用谢朕,这是你应得的。”

徐萍放下碗筷。

陛下接着说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徐萍马上起身行礼。

“陛下,臣女,一切为了南国。”

陛下让她起身,然后说道:“因为你的情报,我们南国避免了很多的损失。现如今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好待在朕的身边。”

二人又是上演一番长辈与晚辈的常规对话后,才正式开始继续进食。

忽然陛下又开口说道:“你觉得吴晴怎么样…”

徐萍抬头,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些什么。

陛下见状,没说什么,笑了笑,示意徐萍继续吃。

此时徐萍忽然觉得,面前的饭菜索然无味。

吴府

今天的吴府热闹非凡。吴晴当时高中后被封为员外郎的时候也没有现在一半的排场与热闹,上一次吴府这么热闹应该还是在二十多年前,吴道子刚当上京畿处总指挥使的时候。

而如今吴晴被封男爵,消息一经传开,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就在吴晴还没到家的时候,前来送礼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仅如此,就连一向繁华的新街口,也被各种前来送礼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由于街道拥堵,大部分前来送礼的官员都不得不选择了步行前往。幸运的是,前来宣旨的宫中马车及时赶到,驱散了拥堵的人群,这才让吴晴得以顺利回家。

吴晴回到家中时,已经沐浴更衣,焚香备案,做好了接旨的准备。虽然他被迫从后门进入府邸,但一切都已就绪。

前来宣旨的自然是杨公公。随着他那熟悉的声音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吴晴男爵的圣旨便从他的口中缓缓念出。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和荣耀。直到最后“钦此”两个字的尾音落下,杨公公才将圣旨卷好,双手郑重地递给吴晴。

吴晴谢恩之后,双手接过圣旨。他小心翼翼地将圣旨放在香案上的特制架子上,然后恭敬地拜了三拜,表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这份圣旨将会被妥善保存,并放置在吴家的祠堂里,以彰显家族的荣耀。

今天,吴道子罕见地亲自在场。他深知这次封赏对于吴家来说意义重大,因此特意给了杨公公一个厚厚的红包作为赏赐。杨公公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这份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