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160章 高价盐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第160章 高价盐

作者:小眼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1:23:42

待店老板离开后,徐萍皱起眉头,对着吴晴疑惑地说道:“这镜湖县位于两河交汇之处,按理说应该繁华热闹才对,为何如今却如此萧条?实在是令人费解。”

此时,巧珍喝足了水,抹了抹嘴角,突然开口道:“会不会是镜湖县令昏庸无道,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导致这里的百姓生活困苦呢?”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带着一丝愤怒与不满。

吴晴微微点头,赞同地说:“看着城中百业俱废,买卖关张,铺户紧闭,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或许正如你所说,县令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使得这个地方陷入了困境。”他的目光犀利如鹰,似乎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说话间,吴晴的眼神不时地看向陈瑞林,但后者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喝着茶水,并没有与吴晴对视,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正当众人还在热烈地探讨这镜湖县为何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的时候,突然之间,一阵清脆响亮的敲锣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原本安静的氛围。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有几名身穿衙役服饰的人正押解着四名面色苍白如纸、神情惊恐万状的男子,在街上缓缓地前行着。他们一边敲打着铜锣,一边高声呼喊着:“盐贩,李四,王五,朱六,卓七贩卖私盐,四石!已被县令大人当场判死,立刻执行!现游街示众,众百姓要引以为戒,不可效仿!”

听到这个消息,一旁的巧珍不禁咋舌道:“少爷,这卖四石私盐就要被判斩首?这也太狠了吧!”她脸上露出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似乎对于这样的判决感到不解。

就在这时,老板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动静,他走到门口,对着地上狠狠地“呸”了一口,嘴里嘟囔着:“就知道抓盐贩子,等盐贩子都被抓光了,这镜湖县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呢。”说完,他又回到店里继续忙碌起来。

吴晴看着店老板的态度,心中若有所思。她觉得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隐情。而这些隐情,或许正是导致镜湖县如今现状的原因之一。

徐萍笑着解答着巧珍的疑问:“在咱们南国,盐都是由朝廷专卖的,就算像陈瑞林家这样的大产业,如果想卖盐,也必须得到朝廷的许可。而在民间,私自制造和出售盐是被严格禁止的。”

巧珍不解地问:“萍姐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徐萍耐心地解释道:“盐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却占据了我们南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一。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盐,因此购买量非常巨大,税收也就相应增加了。”

巧珍感叹道:“那如果有人能够经营这项生意,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徐萍看了一眼陈瑞林,然后笑盈盈地说:“但这笔钱可不是谁都能轻易赚到的哦!据我所知,陈家近几年一直未能获得出售官盐的许可证。”

见陈瑞林今天一反常态的不接话。吴晴神情严肃地说:“这是必然的,近年来朝廷严禁私人获得售盐许可证,因为一旦盐被私人掌控,就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例如,如果你是盐商,在遭遇战争或自然灾害时,你囤积大量货物并以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但朝廷却无法控制。这样下去,百姓就会陷入混乱。百姓一旦乱起来,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他停顿片刻,接着解释道:“因此,近年来朝廷已将所有到期的盐商资格全部收回,未到期的则待其期满后不再续约。如今,朝廷已将盐场置于官府的掌控之下,并设立了转运盐司专门负责此事。每年产盐和售盐的数量都由各地府衙负责。除了这些正规渠道外,其余渠道销售的都是私盐。此外,朝廷还专门制定了盐法。然而,仍有许多贩卖私盐者为了高额利润,甘愿冒险。”

就在吴晴说话间,这店老板将菜已经上齐,一条鱼,一盘肉,一些蔬菜。几碗米饭。要是放在平常这就是普通的一些家常菜,但是现在,大家都饿了。尤其是巧珍,她夹起菜就往嘴里送去。刚咀嚼几口便将菜吐了出来。

陈瑞林的第一反应就是难道有毒?吴晴自然知道不是毒,自己教出来的丫头,自己知道。若是连毒都吃不出来,那就白费了自己多年的教导。

冷弃忙问道:“怎么了!”

巧珍只是说了一句:“太难吃了。”

吴晴拿起筷子,每个菜试了一些他的丫头他知道,巧珍向来不挑食,她说难吃。那就是真的难吃。

吴晴皱了皱眉头。确实难吃,因为没有盐。

巧珍一天的怒火和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老板,过来。”

听到巧珍叫自己,老板马上走了过去,笑着问:“客官有什么吩咐吗?”

珍说道:“你做饭怎么连盐都不放。哪有做饭店的这么省的。”

那老板连忙赔着笑脸说道:“对不住了各位。现在是淡食季,没有盐。各位你们就凑合吃吧。”

听到这话,巧珍顿时不干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你是不是诚心的,盐都没有,开什么饭店。”

然而,那店老板并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解释道:“不瞒各位说,我们镜湖县已经过了两年没盐的日子了。在这镜湖县出了我这门,别说盐,就是饭都没地方吃。”

听闻此言,吴晴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老板,你说这镜湖县已经两年没吃到盐了?这可是真事?”

那老板苦笑着点点头,无奈地回答道:“也不是一点没吃,要是真的两年没吃盐,那也活不成不是。”

见此情景,吴晴连忙让老板坐下来慢慢说。

老板坐下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先前你们问我有没有臭鳜鱼,又问这里怎么这么萧条。”

吴晴点了点头。

老板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曾经,我们镜湖县地处芜湖河运的要冲,是个繁荣的大集市。那时,家家户户都能用新鲜的鱼做出美味的臭鳜鱼,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前来品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然而,自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这里突然断了盐,老百姓连吃盐都变得困难起来,更别说有多余的盐去腌制什么臭鳜鱼了。”老板的声音充满无奈与失落。

吴晴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怎么会断盐呢?”他不禁感到奇怪。

店家看着吴晴一行人穿着体面,语气带着几分讨好解释道:“这位少爷,这盐虽说在您眼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它可不能随意买卖啊!”

吴晴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这必须由官府出售,或者官府指定的代售点,进行出售。其他的一律不得买卖。”

这代售点和销售权可是大不相同。销售权就像是自家直接购买一样,可以明明白白地标出价格;而代售点呢,则是由衙门指定一家或几家有售货能力的民间商户来帮忙售卖盐巴。这些盐会被放置在指定的代售点里,然后由府衙来定价。而这些代售点的商户们仅仅是负责把盐卖给老百姓而已。他们只能赚取一个衙门给的补贴钱,但有些地方甚至还要倒贴钱给衙门才能拿下这个活儿呢。不过,这样做也有好处,毕竟能沾上一点官气,还是很有面子的嘛。

店家接着说:“咱们这镜湖县虽然规模不大,但官府指定了两家代售点。一家是朱家,另一家是刘家。每次转运盐司的官船到达埠口时,这朱刘两家的人都会早早地在那里等待。他们会帮衙门的人把盐搬运回去,等衙门核准之后,再按照规定配发给各个代售点,最后才开始卖给咱们县里的每家每户。这盐的价格就是官方定价,大约是二十文一斗,上下浮动也就只有一文左右。所以,我们老百姓都把这种盐叫做‘平价盐’,意思就是平常价格就都能够买到的盐。”

吴晴虽然不买盐,但他对物价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知道老板说得没错。

老板接着解释道:“但是从前面开始,这‘平价盐’就再也没来过镜湖县了。听说这转运盐司运送盐的船只在到达镜湖埠口前不远的河道时,必然会遭遇船毁人亡的灾难,连装载船上的盐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吴晴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不对啊,就算水路不通,还有陆路可以运输盐吧?怎么可能两年都没有盐运过来呢?镜湖县隶属于芜湖,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州里应该会安排陆路送盐到镜湖县才对啊!为什么要拖延这么久呢?”

“哎,公子,您是有所不知。这缺盐的并不是我们镜湖县一个地方,这无为、南陵、繁昌、等县都是和我们一样。整条水域,运盐的船都走不过去。咱们这几个县虽然都是芜湖所治。但是陆路交通非常不方便。先说这道路崎岖,运盐的大车根本无法行走。只能小包小包的运送。这样太费人力而且所需用量根本满足不了附近县城的所需用量。”

那老板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接着说道:“虽然这样人力运送,可以缓解一下燃眉之急,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如果按照每个县的人口进行平分,也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还算顺利,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听说芜湖运往我们几个县的山上出现了一群山匪,他们专门打劫盐。这些山匪非常狡猾,每次打劫完盐之后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运送盐的衙役们渐渐感到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被山匪抓住,不仅会失去生命,还可能会连累家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继续送盐。官府也曾多次派兵围剿这些山匪,但每次都一无所获。如今,我们只能依靠县衙每月发放的一点救济盐过日子。这点盐连做一道菜都不够用,更别说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了。所以,大家只好咬牙购买那些价格昂贵的盐来维持生计。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他接着说道:“这运河受阻,陆路不通,我们这县里就没了盐吃。”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

“我原本是整个县城手艺最好的馆子。是专门做臭鳜鱼出名的。”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自豪,但很快又被忧虑所取代。

“所以家里之前买了大量的盐,那时候是准备腌制鱼的。”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可是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后来出现了盐荒之后,我的盐还撑了好久,所以我这才能撑到现在还在开着店。”

“当然这期间我也买过高价盐。”他摇了摇头,无奈地说:“这价格简直高得离谱。”

徐萍听到这里,不禁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既然没有了盐,那么这些高价盐又是从何而来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和不解,仿佛想要立刻揭开这个谜团。

众人听后纷纷附和,表示对这件事情感到十分好奇。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店老板,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店老板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就不得不提那两家代理商了。其中一家是朱家,自官方停止供应食盐以来,朱家的生意受到了极大影响,现在只能顺带卖点柴米油等生活用品维持生计。至于另一家刘家,则不知道从何处搞到了十几担的盐,并每天都拿出来售卖。”说到此处,店老板伸出一只手,比出了一个四的手势。“而且,你们知道吗?刘家竟然把一斗盐卖到四百文钱!”

“什么?”吴晴闻言大惊失色,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其他人也都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一时间议论纷纷。大家都明白,这个价格相比之前涨了整整二十倍,实在是太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