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女她官拜一品 > 第八十四章 人情世故

农女她官拜一品 第八十四章 人情世故

作者:三羊泰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20:57:42

杨老二嘴里咀嚼着肉干,说话有些含糊,“三日,这次休沐回去要巡逻,大概出去半个月左右。”

春晓笑容灿烂,“爹,明日家里收粮食。”

杨老二死劲咽下嘴里的肉,声音有些激动,“准备好了?”

“嗯。”

何生不知道父女二人在打什么哑谜,只知道师兄拍着大手,大笑着连声说好。

杨老二自从领会岳父的意思,他就一直等机会,孟州的确给力,虽然不会主动帮忙却没少向王将军提起他,他如愿见到王将军。

王将军怎会不知自己的处境,有孟州敲边鼓,杨老二又的确有功绩在身,顺利入王将军的眼,将他当一步暗棋接受曹监军拉拢,最近给了他不少便利。

如果闺女的谋划顺利,他能更进一步,至少不会再是西宁城的底层,任人宰割!

次日一早,今日的秋收是杨家的头等大事,杨家三支人员全都聚集在杨老头的土地前,成片的庄稼明显能看出差距,左侧的粮食更饱满,右侧枝头粮食稀疏,庄稼的高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这就是春晓要的对照,两侧的地各收三亩,取平均值确认每亩的收成。

今日杨家的动静太大,三支的人都聚集在田地,小边村的百姓也好奇施肥后的粮食产量,所有人都等着结果。

去年与徐家一起流放来的汪家人聚集在一起,相对于被人唾弃的徐家,汪家就显得十分低调,对整个小边村保持着距离。

汪老爷子注意力都在收割庄稼的农具上,握着长子的手颤抖,“儿啊,看到改良的农具没?这是利民的大功劳。”

汪老大有些后悔关起门过日子,错过接触杨家的机会,“爹,杨家的肥料也不错,你看两块地的差距。”

汪老爷子是好官,可惜好官没好结果,“怪我防心太重,错失结交的机会。”

汪老大扶着爹坐下,“我们汪家遭此大难,需要的是低调和休养,您的决定没错,杨家这一年太夺目,我们只是怕被再次伤到。”

汪老爷子看向身后的儿孙,“日后想结交难喽。”

当几亩地的粮食称重后,施过肥的田地每亩粮食增加了一成,筛选的饱满粮种也有一部分功劳,归根到底骨粉肥料并不是万能的。

春晓已经很满意,拉过激动的爹爹,“爹,这么大的喜事应该报给府衙。”

杨老二朗声大笑,“好,爹爹这就去府衙。”

杨老头语气激动,“晓晓,你是杨家的麒麟女。”

杨怀棋手里还抓着粮食,民以食为天,“这是功劳,功劳。”

杨家对外十分团结,春晓的计划并没有瞒着三支的长辈,杨家三支忐忑产量,现在都难掩激动的情绪。

杨家田地最了解的是杨老大,春晓不放心再次交代,“大伯,一会别紧张,这片地是你伺候的,你大大方方的讲就行。”

杨老大因为激动声音都发抖,“我能行吗?”

杨老头狠敲大儿子头,“你个窝囊样,你要是出纰漏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杨老大,“......”

他就不信一会老爷子不害怕!

事实证明,杨老头面对府衙官员也是硬撑,说话都有些磕巴。

春晓没想到曹监军竟然与姜知府一起前来,杨老二凑到闺女耳边,“路上碰巧遇见,曹监军就跟了过来。”

知府带了许多官兵和衙役,对小边村的百姓清场,只剩下杨家的族人。

姜知府挨个试改良的农具,“改良后更便捷有效,谁有如此巧思?”

春晓一步上前见礼,“小女子喜欢读杂书,为了方便农桑就试着做些改良,没想到竟然效果不错,小女子也很意外。”

说着将早已准备好的图纸递给姜知府,图纸上有新旧农具的对比,更是将改进的数据标记清楚。

姜知府接过图纸飞快浏览一遍,并没有将图纸还回去,“杨姑娘的数算不错?”

春晓一点不露怯,笑容大方,“小女子受到外公田德志的教导,在数算上颇有天赋,只是小女子为女儿身不能科举,只能从小道上发挥所长。”

姜知府恍然大悟,“原来是田先生的外孙女,你能有如此学识的确不错,哈哈,你这可不是小道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春晓这才露出不好意思,微微低头,“小女子也没想到会得到大人的看重,小女子初衷只是想农桑便利,还是大人慧眼识珠才没让农具蒙尘,真正利国利民的是大人才对。”

杨老头,“!!”

杨老大,“......”

他怎么就没长小侄女的脑子和嘴?

杨怀棋等族人,“!!”

姜知府被捧的心神舒畅,喜上眉梢,“哈哈,本官做的还不够好,杨姑娘谬赞了。”

春晓抬起头眉眼弯弯,嘴角的小酒窝特别的真诚,“西宁城因为大人才能百姓安泰,小女子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曹监军不知什么时候凑到杨悟延身边,“这家这丫头比你懂事故,可惜是个女娃娃。”

杨悟延不爱听,“我闺女是女儿身也一样出色。”

曹监军抬手拍着杨悟延的肩膀,“你放心,不会有人贪墨你和你闺女的功劳。”

杨悟延抱拳,感激的道:“要劳烦大人了。”

曹监军满意的摸着胡子,他的官职的确不高,但是他有底气,来西宁城了解杨悟延的过往,他就一直在观察杨悟延,最后确认能拉拢。

前不久才往他这边靠拢,现在就给他这么大的惊喜,曹监军目光在杨家族人身上扫过,家族不显好拿捏,自己争气,又和王将军的势力有牵扯,不错,杨悟延是块能扶植起来的好料子。

人多力量大,很快所有田地收完,确认每亩的田地至少稳定增长一成,姜知府拿到骨粉肥料的配方恨不得当场写奏报的折子。

姜知府发自内心的激动,每年西北官员在吏部的考评都垫底,今年他不仅有功绩,说不准再熬几年就能离开西宁这个鬼地方。

姜知府大手一挥,粮食都被抬走,“粮食银钱,明日来府衙结算。”

杨老二憨笑着摆手,“大人心怀国家与百姓,我们小老百姓也想尽些绵薄之力,家中已经富裕,这些粮食是杨家的一点心意。”

姜知府指了指杨悟延,对着曹监军打趣道:“他还称自己是小百姓,忘了有官职在身。”

曹监军面带满意,“他这是不忘本。”

姜知府,“好,好一个不忘本。”

天色渐暗,姜知府带人离开小边村,杨家族人面面相觑后,轰然爆发出欢呼声,这一次杨家稳了。

杨老二和何生被曹监军顺手带走,春晓放心爹爹能应付,扶着又哭又笑的爷爷,“爷,家里的饭菜估计准备好了,咱们回家?”

杨老头用袖子抹掉眼泪,大手一挥,“走,回家。”

杨老头话落走在最前面,遇到远处的村民的恭喜,杨老头抱拳,“同喜,同喜。”

汪老爷子一直坐在树下,目光落在杨春晓的身上,刚才站得高看到小姑娘不卑不亢,汪老爷子目光扫向身后的孙子们。

与汪老爷子一般想法的人不少,徐家被压下去的心思再次升起。

春晓则远离杨家队伍,寻到等待的徐嘉炎和齐蝶,这两人不知道闹什么别扭,谁也不理谁,春晓无奈,“徐嘉炎,你又怎么惹到齐蝶?”

明明第一世的好搭档,这一世两人完全不对付,为了争夺她手下的第一人,没少拉踩对方。

徐嘉炎鼻音冷哼,“谁知道她发什么疯?”

齐蝶呲牙,“姑娘,这人又抠又爱钱,日后一定会中饱私囊。”

徐嘉炎气的肝疼,“为小女子难养也。”

在春晓无奈的目光中,两人几句话又吵了起来,啊这,她的左膀右臂都是肉,忙交代几句话,春晓脚底抹油快速溜走。

回到杨家宅子,饭菜已经早早摆上桌,杨老太和田氏等人换了新衣服,杨老头今日坐主位,春晓就坐在大伯的下手。

杨老头笑得合不拢嘴,“今日是杨家的大喜事,我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一切都在酒里,今日都吃好喝好。”

春晓的杯子里也是酒水,杨怀林端着酒杯,看向春晓,“今日叔爷敬晓晓一杯,以前叔爷见识浅,你别和春杰的兄弟们一般见识,日后你让他们往东要是有人往西,你就告诉叔爷,叔爷替你教训他们。”

春晓忙站起身,“叔爷,我年轻气盛说话直,长辈们不和我一般见识,今日我敬诸位叔伯和族兄一杯,日后大家同心同德,一切为了家族。”

春晓连续干了三杯酒水,杨老大余光看向大儿子,这些场面话大儿子就说不出来。

舌头还能碰到牙,三支各房都有自己的小恩怨,今日抛开所有龌龊,杨家人为了家族荣耀庆祝。

等天上十四的明月挂上枝头,晚上的酒宴才散场。

田氏拧了帕子为闺女擦脸,嘴里埋怨,“你才多大,全都向你敬酒一点分寸没有。”

“娘,那是对我的认可,日后我就是杨家春字辈的头狼,他们向我敬酒是向我臣服,娘,嘿嘿,我酒量很好一点都没醉。”

田氏摸着闺女发烫的脸蛋,“我看你就是醉了。”

春晓真没醉,靠在娘亲的肩头听到院子外的马蹄声,“娘,爹和何叔回来了。”

田氏愣怔,“这个时辰城门早已关闭,他们怎么出的城?”

春晓摇头,“娘,我猜曹监军没带爹爹回城,估计去了我的庄子。”

说话间杨老二推门进屋子,“晓晓猜的没错,曹监军将晓晓的庄子探查个遍,我等他离开才回来。”

田氏秀眉紧蹙,“他这么晚才离开,会不会对晓晓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