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943章 叔侄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第943章 叔侄

作者:哟吼吼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0:42:57

随着朝廷官员开始休沐,京城的上空开始飘起了薄薄的烟雾。

那是线香和纸钱汇集起来的烟雾,若按玄幻小说的说法,那就是信仰之力。

占据大明绝对富裕的阶层,开始了他们的祭拜活动。

在过年前的最后两天,街道可以说已经空空荡荡,每家每户都待在自己的巷子里,要么是祭灶,要么是提前开始准备各种点心。

而京城外的村落之中,养了一年多的肥猪都要被拉出栏,几个壮汉奋力压着,让肥猪挣扎不动,而屠夫直接一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撕心裂肺的猪啸便响彻整个乡村。

杀年猪,做腊肉。

搭起大灶炖面条。

这是一种另类的猪肉炖粉条,其实就是一锅乱炖,给屠夫和其他帮忙的乡里乡亲品尝。

最后是一叠撒了些盐的油渣子,能让旁边蹦蹦跳跳的孩子立刻就变成一个乖宝宝。

景仁宫周边从今天开始也放开了燃放爆竹的禁令,但也需要和宫廷保持足够的距离。

从有烟花爆竹开始,在大城市之中,燃放这些都是有相关规矩的。

比如宫廷、王府这一类的周围,除了他们自己,普通百姓是不能再旁边燃放爆竹,一经发现,那么喜事都可能变成悲事。

至于烟花那就更不用说,是有钱人的玩具,就算朱祁钰要放烟花,也需要到画出一个地点,避免在城中发生火灾。

给朝臣们放假,午门就可以搭起鳌山灯,准备让百姓们在除夕之后就能开始欣赏灯会。

景仁宫中,朱祁钰直接召见了襄王朱瞻墡。

这也算是他自从登极之后,第一次见到这位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

宫外宫内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年,到处都是忙碌的宫娥。

朱瞻墡被舒良引导着进入这座带着些许奇怪的建筑之中,屋内的设施让朱瞻墡都不由得耳目一新。

“皇叔。”

刚踏入房门,一声亲切的呼唤就传入朱瞻墡的耳中。

抬头他便看到那温润如玉中带着刚毅的面容,一身简练的金黄劲装,看似简单,可是在细节之处皆绣有龙纹,可见其低调而又奢华的特征。

朱瞻墡一时间都有些愣神,这还是他以前见过的那个畏畏缩缩的郕王吗?

不过,想想也是,若是畏畏缩缩,那也坐不稳那个位置。

“臣,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当即,朱瞻墡就几步上前,直接跪到朱祁钰的前面。

“皇叔不必如此多礼。”

朱祁钰受了一拜,然后也上前将朱瞻墡扶起来。

本来以为不用什么力气,可当手掌抓住这位襄王的手臂,刚要抬起,朱祁钰这才发现,眼前这位襄王并不是穿着臃肿,而是胖。

对于身材肥胖的人,下跪叩首之后,要起来其实是有些吃力的。

所以一时间,两人都没配合好,搞的襄王都有些尴尬,脸颊微微发烫。

在自己侄子面前丢脸了。

舒良那是有眼力见的人,一瞬间就闪现到襄王旁边,手中使劲,代替圣人成为襄王的一个支点。

“哎~”

朱瞻墡从地上起来,因为习惯的原因,还发出了一些声音。

“陛下见谅,臣这是疏于锻炼,导致身材走样了些。”

朱瞻墡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解释。

“朕听说有种病叫过劳肥,想必皇叔便是如此,还望要多注意身体,还是要多锻炼。”

一边说着,朱祁钰将朱瞻墡领到了客厅之中。

“陛下这宫殿,臣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真非同凡响。”

坐着松软的沙发,对于有些肥胖的襄王而言,那可真是十足的享受。

要知道,一些变态的权贵,因为自己胖,所以坐不惯椅子,就会选择找一些美女充当肉垫。

“也就那样。”

朱祁钰坐到旁边,开始动手清理茶具。

“不可,不可,陛下,臣何德何能,让陛下泡茶。”

见状,朱瞻墡本来坐得好好的,腾一下就站起来,要阻止朱祁钰的动作。

“坐好,皇叔。”

一句话,让朱瞻墡直接坐了回去。

看着侄子那行如流水的动作,朱瞻墡都不得不说这是赏心悦目的功夫茶。

“皇叔,请。”

泡好的茶水冒着热气,让朱祁钰的面容都有些缥缈。

“谢陛下。”

朱瞻墡不由得有些紧张,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侄子在那边泡茶,莫名的自己就感觉十分渺小。

茶水入喉,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皇叔近来可好?”

朱祁钰犹如拉家常一样,笑盈盈看着朱瞻墡。

“回陛下,京城让臣大开眼界,此处商贸氛围浓厚,生活十分方便。”

朱瞻墡的感慨发自内心,特别是京城的送货上门服务,虽然像朱瞻墡这样的王爷并不缺使唤的人,可这样的服务,对于那些不上不下的家庭来说,可谓是享受至极。

要知道,顶层富贵终究是少数,而京城的城内最多的就是那些不上不下的家庭,当然,还有更大量的人数,就是城外的百姓。

闻言,朱祁钰点了下头,也说明了朱瞻墡确实有在了解京城,便继续道:“那皇叔可愿意往后住在京城?”

这话一说出来,朱瞻墡沉默了。

他将茶杯放回茶几,目光仔细打量起了朱祁钰。

待在京城的王爷,那可不是什么好事,一般而言,眼前这位侄子最有体会,当初他就是被圈养在京城的。

可圣人已经问出口了,朱瞻墡不得不回复,许久才开口回道:“臣斗胆,这是为何?”

朱祁钰笑了笑,看向这位皇叔,问道:“侄子现在家大业大,很需要皇叔的辅佐,便想问问皇叔意下如何,当然,这不强求,就是问问。”

一下子,朱瞻墡都有些捉摸不定了,手指一直搓着瓷杯的杯沿,目光看着茶杯中的茶水,久久没有回答。

所谓的家大业大是什么,谁不知道圣人家大业大,而需要自己辅佐,这让朱瞻墡更是有些心动,可是,眼前这位大侄子就是没有一口气说清楚,似乎在引诱自己发问。

思绪再三,朱瞻墡心中暗叹,不得不说,大侄子的皇帝身份给了他不少压力。

“陛下一直称臣皇叔,那臣也就托个大,问一问皇侄,是想让叔干啥?”

朱瞻墡改了自称,将自己的身份抬高。

“也不是什么大事,朝廷不是开办了一些矿业、盐业的工司,侄儿想着,总该需要一些人看着,就是不知道皇叔愿不愿意从商了。”

朱祁钰拿着茶夹洗茶杯,话语中无不透露着轻松。

可是,朱瞻墡懵了,他就感觉,自己被一块巨大的馅儿饼给砸中了,整个脑壳都嗡嗡的。

没办法,不管是矿业还是盐业,那可都是利润惊天的行业,圣人竟然想要交给自己。

众所周知,风险越大,利润才会越大。

朱瞻墡自然也有这样的意识,而他是那种稳健的人,否则监国摄政的时候,那肯定会冒着大风大浪也要抓鱼。

“代价是什么?”

眼前这位,朱瞻墡可不敢小觑,弯弯绕绕什么的,没用,还不如直接问出来。

“代价?”

朱祁钰挑眉,笑道:“待在京城,放弃地方田产,皇叔以为如何?”

顿时,朱瞻墡瞪大了眼睛,疯狂摇头,道:“代价太大了。”

“大吗?”

朱祁钰轻笑出声,道:“若皇叔放弃地方田产,那往后世子也能参与科举、从军入伍呢?”

所谓的代价太大,那就是因为给的利益不够,而朱祁钰现在手里握着的牌,可不要太多。

“大侄子,你想让我们去跟那些文人和武人争?”

朱瞻墡定了定神,对于这位侄子那大胆的想法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争?”

朱祁钰摇了摇头,道:“若是拘泥于一城之地,那才是争,可是,大明又何止一城之地。”

“是叔心胸狭隘了。”

朱瞻墡皱着眉,虽然这么说,但并没有答应下来。

画饼这种事,朱瞻墡自己都经常做,现在也算是画饼人终吃饼了。

“皇叔也不用着急答应。”

朱祁钰一副十分无所谓的样子,道:“朕也不会拦襄王回去,不过,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了。”

猝不及防,朱瞻墡整个人都颤了一下,连忙道:“臣无异心,只是心中忧虑颇多,一时间无法决断。”

“在地方碌碌无为,天天想着如何剥削百姓,侵占田亩,如此下去,就算朕容得下你们,那百姓也容不下尔等。”

朱祁钰耸了耸肩,继续道:“朕见襄王乃是宗室表率,朕相信,襄王会作出正确抉择。”

“来,喝茶。”

本来也没有想着逼迫朱瞻墡直接回应。

朱祁钰又不是要削藩,自己已经表了态,而襄王能答应最好,若是不答应,那对于那些有想法的藩王,无法袭爵的子嗣,总会向自己靠拢。

只要一部分人掌握了一些权力,那么都不需要朱祁钰出手,为了守护手中的利益,他们就会主动帮忙清除麻烦。

之后,朱祁钰就没有再和这位皇叔谈什么正事,而是开始拉起家常。

朱瞻墡的思绪一直在想之前的事。

是保守自己现在的一切,还是给孩子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当变革摆在自己眼前的时候,那选择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朱瞻墡自谓在好几次的选择上都没出过错,从他第一次监国,朱高炽早逝,时局动荡下,太后密令让他与皇太子一南一北监国,由夏原吉辅佐襄王。

当时,朱瞻基入宫发丧后,第一句问的就是夏原吉在不在,因为看到襄王监国,朱瞻基明显表现出不悦。

从那次开始,朱瞻墡就知道,监国若是皇帝没死,那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监国的宗藩本来是有两个的,两次监国,朱瞻墡都是和他哥哥,郑王朱瞻埈一起,可是因为郑王朱瞻埈个性暴厉,数次杖打死人,名声并不好,因而当初孙太后才会想到襄王而放弃郑王。

而就是因为孙太后想到了他,现在,自己这侄子也想到了他。

有时候,被人这么惦记着,也是很让人苦恼。

景仁宫确实让朱瞻墡很是惊奇,或者说,京城的一切都让朱瞻墡有些看不懂,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有些违背他一直秉持的常识。

这样的一位皇帝,跟着他的路线,那肯定是有肉吃的。

可是,人往往是很贪心,骨子里就想着既要又要还要。

朱瞻墡不断思考着,有没有保留自己所有产业的同时,又能参与到朝廷工司之中,并且让自己的后代能够科举、能够参军入伍。

但每每听到那句【请茶】,朱瞻墡的思维都会撞到一堵墙,发现根本没有那样的可能性。

这不仅仅是圣人不会同意,满朝文人勋贵都会将矛头指向藩宗,稍一个不注意,圣人没削藩,整个天下都要削藩了。

朱祁钰也是给藩宗一条后路,想必眼前这位皇叔能够想清楚。

亲王岁禄万石米,每石米固定为折银四钱,一般而言,一两银子两石米,算起来一年也不过五千两。

而郡王则是千石米,一年也就五百两。

朱祁钰养得起,甚至他什么都不用做,按祖宗之法,永远折银下去,穷都能穷死这些藩宗。

两百个郡王一年也不过十万两银子,等拿下倭国银山,合理控制产出,到时候他们也只能向朝廷哭穷了。

比起用军事手段削藩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利用经济驱使藩王向外扩张,那是朱祁钰才能使用的方式。

“今年户部又收回了不少田产,虽然有受了灾的,但整体情况都不错。”

朱祁钰把玩着茶碗盖子,开口淡淡道:“其中,湖广新田涨势最为喜人,百姓丰收,想必今年也能过个好年。”

“都多亏了陛下英明,治天下海清河晏。”

朱瞻墡有一搭没一搭应着。

他的大部分产业就在湖广,因为战事平定,众多流民回归田地,地方官员下田地手把手干预春耕秋种,顿时就让湖广有了鱼米之乡的趋势。

可这一切都绕开了赏赐给王爵的田地,从而导致了一些佃户起了想要逃离的心思。

这时,朱瞻墡猛然一惊,随后脊背冒起了冷汗。

佃户为什么成为佃户,就是因为没钱赎地,可是,京城就好像有这样的机构能够帮佃户处理这些问题。

银行,能够提供给农户低息贷款,而朝廷,还能为农户提供种植扶持。

朱瞻墡右眼皮在跳,他想到,若有一天,那叫银行的东西开到了湖广,那么他还能限制得住那些佃户吗?

答案很简单,限制不住,除非他手里沾上人命,而沾上人命,那么伊王就是他的下场。

所以,那些被当成产业的田地,若是无法被朝廷掌控,最终也只能荒废。

能当正常的农户,那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佃户。

“谈不上,都是百姓自己艰苦奋斗,这是他们应得的。”

朱祁钰的话还在继续,道:“朕倒是没做什么,甚至还不如那些地方官辛苦。”

抬头的时候,朱祁钰看到原本面不改色的朱瞻墡,此时倒是有点管理不住表情了。

不过,朱祁钰倒是没有点明。

再聊了一会儿后,见朱瞻墡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朱祁钰才道:“今日聊的也够久了,朕还有些事情,就不多留襄王了。”

闻言,朱瞻墡也站了起来,朝着朱祁钰行礼,道:“如此,臣就不影响陛下处理公务了。”

朱瞻墡当然不能现在就表现出什么急切的反应,事情需要发酵,反正他又不是马上就要离开京城,可以再多看看,多观察一下。

“舒良,取个礼盒过来。”

朱祁钰对着身旁的舒良说道。

这都过年了,来者是客,总不能让人家空着手离开。

礼盒都是提前备好的,很快就拿到朱瞻墡的面前,朱祁钰便道:“明日便是除夕,朕备了些礼物,襄王顺手带回去,也不是什么贵重品。”

“这,臣谢陛下恩赐。”

朱瞻墡双手接过礼盒,朝着朱祁钰躬身。

这礼尚往来,他下一次面圣的理由就有了,所以礼盒他肯定要收。

“嗯。”

朱祁钰点头道:“舒良,送下襄王。”

“是,陛下。”

舒良应道,留下王诚和王勤,走向朱瞻墡,道:“襄王殿下,请。”

“陛下,臣告退。”

朱瞻墡提着礼盒,再次朝朱祁钰行了一礼。

将人送到门口,再由舒良将其送到宫门,朱祁钰才转身回屋。

朱祁钰给朱瞻墡准备的是盐业工司或者矿业工司的经理职位,总该让人做事,要是给股份什么的,那还不如朱祁钰直接养猪。

以襄王入手,是最方便打开藩宗态度的方法,当然,朱祁钰也有其他方法。

而朱瞻墡坐着马车驶出景仁宫,掀起车窗看向外面干净有序的街道,嗅着空气中的味道。

他记得,以前来京城的时候,走在路边都能闻到一股臭味,街道边上有水沟,同时,那些水沟也是百姓的垃圾场,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扔。

现在,路面上可看不到什么水沟,而空气中也都是正常的味道。

都不知道那些污水被引到哪里去了。

今天接收的信息量太多,朱瞻墡放下窗帘,整个人就靠在了车厢里。

独处的空间中,朱瞻墡不断回想刚才圣人所说的话。

能够确定,圣人并没有削藩的想法,或者可以说,相比削藩,圣人更希望藩宗能够自食其力,这与不仕、不农、不商、不工的祖制有着明显的矛盾。

仔细想想,以圣人现在的手段,似乎哪种方法都可以。

可圣人宁愿去和祖制冲突,也不选择武力削藩,这让朱瞻墡太过意外了。

越是往深处想,朱瞻墡越觉的,似乎那些所谓的田地,好像也不过如此而已。

圣人的产业,光是看表面,就知道十分赚钱,至于怎么赚钱,知道的人并不多,就是知道很赚钱。

更何况,现在开了海贸,意味着如果放弃在内陆的利益,就能获得海上更大的利润。

如此种种,全都摆放在朱瞻墡的面前。

朱祁钰知道,变革本身就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可是,大明的宗室制度在建立之初就有问题,朱元璋会不知道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吗?朱棣不知道世世皆食岁禄会给大明带来沉重的负担吗?

那不一定,可是,本质上,家天下就是让一大部分人去供养一小部分人,而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觉得是老朱家的人,那都一样。

既然从一开始的制度就错了,那么就改。

朱祁钰可以选择从户部拨出【君主拨款】用来充当藩宗的津贴,或者,自己建立一个小财库,通过投资或者实业也能达成这样的结果。

但是,在此之前,也需要将不仕、不农、不商、不工这项祖制给去掉,还有建立起剔除藩宗的相应法规,否则再大的家业,再怎么利用通货膨胀,等朱祁钰死后,下一位管理大明的人,一旦无法继续扩大蛋糕规模,提高国家经济收入,那么必然被藩宗给拖死。

而朱瞻墡并不知道这些,他若是能知道圣人的手段,那他早就自己动手干了。

现在入场,可以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在风口上的猪。

两者的信息差巨大,并且眼界也不一样,这才是朱瞻墡那潜意识中的怪异感,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朱瞻墡也害怕一旦放弃自己的产业,那圣人要是和建文帝一样,到时候,自己不是庶人,那也和庶人差不多了。

在朱瞻墡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朱祁钰正在庭院中闲逛。

假期的开始,他要做的就是先好好休息,好好联络一下和家人的感情。

景仁宫中,早早就开始准备过年所需要准备的各种东西,甚至御厨们都提前开始处理各种肉制品,在主子们闲下来的时候,宫娥内官等等都显得十分忙碌。

阳光洒在朱祁钰的身上,让他感觉暖洋洋的。

“希望襄王能够想明白。”

朱祁钰喃喃自语,抬头就看见前方玩闹的孩子们,几步上前就融入他们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