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934章 贵族与暴发户

肃州驿外,相隔不远处的杂货铺,营业时间,门板被拆开,展露出里面各式各样的商品。

爱莱娜一来就被那些精致的手工艺品给吸引。

就跟后世风景区那些专卖工艺品的店一样,光是这家杂货铺,就直接养活了周围不少军户家庭。

像是香囊、玩偶、小瓷瓶、木剑等等这种小玩意儿,都是杂货铺从村里订购,在家无农活的妇人做这些小玩意儿也能为家里多赚点钱。

也正因如此,这杂货铺就算在鱼龙混杂的肃州,十分受军户们欢迎,虽然他们不会来消费,但是驻守城池的时候,都会帮忙维护一下这里的治安。

这可和以前的皇店不一样,属于自发性的行为。

小厮看到有客人,而且还不少人,立马就迎了上来,看到司员后,先是和司员打招呼,道:“李司员这是?”

闻言,司员朝小厮点头,道:“从那什么君士坦丁堡而来,说是罗马国的使者,想买些特产,我就将人带过来了。”

托马斯看到明显下人装扮的小厮和司员聊得如此顺畅,顿时也不敢小瞧,就站在司员身侧,等司员介绍自己。

可他没想到,司员没有介绍他,而是对他说道:“这里的东西都不错,阁下可以看看,要买什么。”

“啊,哦,好。”

托马斯愣了下,然后看向自己女儿,已经在里面挑选了起来。

可爱的虎头帽,精致小巧的荷包,爱莱娜不断将东西放在手中触摸一遍,但都没有开口问价格。

整家杂货铺就一个小厮和一个看店掌柜,在众人入内后,掌柜才出现,不过是将司员拉到了一边说话。

给了客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留着仅一个小厮在旁服务,这点就让爱莱娜感觉很舒服。

商家对于顾客的信任,不怕顾客偷店里的东西,这简直就是路不拾遗的实例。

“这个多少钱。”

爱莱娜看了许久,才开口问小厮。

用的是波斯语,毕竟通事在旁边,她可以通过通事来翻译。

不过,没等通事开口,那小厮直接回道:“这个只要一两银。”

波斯语从小厮口中传出,直接让爱莱娜一下子忘了回复。

肃州还未使用大明新银币,所以这里还是能够使用银锭来交易,金币的话也行,毕竟为了满足外邦人的习惯,多币种交易在这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这边只有金币,可以吗?”

回过神来的爱莱娜,从腰带处摸出一枚金币,不规则的圆形,上面雕刻着一个模糊的头像,圆边围着抽象的字符。

闻言,小厮直接回答:“可以。”

伸手接过金币,虽然是金币,但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也就一钱重。

按一两黄金换十两白银的比例,一钱重的金币,也就是一两。

向爱莱娜说明白后,得到爱莱娜的认可,小厮将金币还给爱莱娜,道:“顾客可以先选商品,之后再到柜台那边结算。”

指了指门口柜台方向,掌柜正在和司员有说有笑。

得知了货币兑换比,爱莱娜之后就放开了询问,恨不得将杂货铺里的所有商品都挑一个。

小厮还贴心的递上了一个竹篮,而就连这个竹篮,爱莱娜也是爱不释手。

托马斯对于那些小玩意儿倒是不关注,而是站在柜台旁,看着那陈列在前头的商品。

“我能看看那个吗?”

指着柜台上的一个精致玩意儿,托马斯目光被牢牢吸引住。

“这个?这是打火机。”

掌柜很尽责的将东西拿到托马斯的面前,放在托盘上,解释道:“用打火机需要搭配这火油。”

旁边摆上小瓷瓶,掌柜看向托马斯,道:“打火机价值一百两银子,就是十两金币。”

这价格,就算是托马斯也不由得咽了口唾沫,他们的金币并不重,也不大,十两,按他们一钱一金币来算,也要一百枚。

“要怎么用?”

虽然很贵,但托马斯也想知道这么贵的原因。

掌柜没有意外,这样的场景,他都见过不知多少次了。

于是,他从柜台内的抽屉里取出一个已经使用过的打火机,直接在托马斯面前演示了起来。

随着咔嚓声的响起,橘黄色的火焰围绕着棉芯,随着托马斯沉重的呼吸而晃动。

这里的动静也引来了本来在不远处挑选商品和闲逛的人。

“火,火球术!”

邓南兆看着掌柜手中的神奇造物,不由得脱口而出。

人类虚空生火,这简直就是神迹。

爱莱娜轻手轻脚挪动了过来,生怕自己太过莽撞而让那火焰熄灭。

没等他们看够,掌柜直接盖上了盖子,将火焰扑灭,又在他们失望的时候,再次打开盖子,搓动滚石点火。

“大概就是这样子,主要就是用于点火。”

掌柜开口说道,打火机现在的地位很尴尬,属于那种富人看不上,穷人用不起的东西。

大明富贵人家可不缺点火工具,自己更是不需要动手点火,而穷人大部分都是去取火点引火,有条件的也是自制一个简易火折子,打火机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

没有香烟,富人对于打火机就没有需求,除非打火机回归到其本来的价格。

可是,别看这打火机简单,真是手工搓出来,光是工费也要个一两银子。

托马斯小心翼翼问道:“能让我试试嘛?”

闻言,掌柜点了点头,直接将打火机递了过去,道:“可以。”

手捧着打火机,托马斯喉结滑动,学着掌柜的动作,用拇指去按动滚石,可是,因为害怕弄坏这个神奇的物品,所以打了好几次也没有搓出火星来。

“可以用些力,这东西没有那么精贵。”

掌柜没有轻视对方,基本上见到打火机的人都这样,这可是百两银子。

罗马对于火的崇拜,诞生了女灶神庙,守护圣火的必须是处女,除了生病之外,一生都要居住在女灶神庙中,维持圣火不灭。

当托马斯搓出火焰后,他的双手都在颤抖,这神火竟然就在自己的手中,如此神品竟然只要一百两。

“我要了!”

就和那些参加旅游团的游客一样,消费总是带着一股冲动。

托马斯在自己试过之后,立马就决定买下来,一百枚金币虽然很多,但他还是能够消费得起的。

这下子,掌柜惊了,司员也惊了,就连那小厮也瞪大了眼睛。

“好,我这就帮您包装,还有,您现在购买,还送三瓶火油。”

一瞬间,掌柜直接笑开了花,连带着司员也是,道:“掌柜的,小厮包装就是,这可是大客户,上茶,该上茶了。”

司员想到自己的抽成,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立刻就让掌柜安排茶饮。

因为是从京城转过来的掌柜,自然也将京城的茶艺也带了过来。

圣人喜欢喝茶,更是喜欢接待大臣时泡茶,因而功夫茶直接成为了大明闲聊论事时的风靡品。

而做生意的人泡茶更是能拉近双方的关系,特别是京城商会,更是传播这个风气的主力。

“上茶,上好茶。”

掌柜立刻就把柜台下的小凳子和小桌子给拉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木制茶盘。

茶盘的表面是细密的横条,茶水会顺着缝隙流入底座中,若是要清理,直接取出底座,将茶渣和茶水倒掉就行。

托马斯自然知道茶叶,在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茶叶属于药材,并非日常饮品,相比茶叶,他们更喜欢葡萄酒。

而能流入到君士坦丁堡的茶叶也不是什么好货,茶砖是各汗国最喜欢的商品,对于经常吃肉的汗国贵族而言,茶叶是最好的解腻饮品,配合上各种羊奶牛奶,风味会更好。

当然,这些地区多是煮茶而不是泡茶,他们的方式更加古老。

现在的大明已经将茶叶发展成了普通饮品,就算是民间百姓,也能享用一些劣质茶叶。

掌柜初略看了一下人数,然后在茶盘上摆放上对应的茶杯,其中爱莱娜直接被忽略。

作为取暖的小火炉上已经有了烧开的水,掌柜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让空气中荡漾着茶香。

要款待大客户,还有司员和通事的存在,自然不会拿什么劣质茶叶。

“这可是京城商会和圣上最喜欢的武夷山岩茶,岩骨花香,三品三味。”

掌柜一个沙场点兵将小瓷杯中的茶水倒满,并且保持每一杯的茶水都差不多,伸手道:“请,品。”

“早就知道你藏着好货,来,都尝尝。”

座位并不多,有人坐着,就有人站着。

比如邓南兆就站在一旁,随着通事翻译话语,他也上前端了一杯。

杯沿的滚烫差点没让他直接把瓷杯扔掉,可是现在的场景,让他直接忍了下来。

耳边听着讲解,目光看着掌柜和司员品尝的样子,学着他们小口品尝。

甘苦的茶水入口让邓南兆和托马斯有些不适应,可是第二口的甘甜让他们急于品上第三口。

三口饮尽后的口齿留香,打开了他们的新大门。

这可比他们在汗国时喝的那些茶砖香料奶茶所不能比拟的,原味清香,从泡茶到饮茶都充满了意境,这才是真正贵族需要的体面。

感觉在大明人面前,他们就跟他们以前看不起的暴发户一样,只会流于表面的那一套,完全无法像中国人那边,把体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父亲大人,我能尝尝吗?”

爱莱娜看着其他人的表情,迫不及待想要品尝一下。

“请问,我女儿可以喝吗?”

托马斯看了看爱莱娜,鼓起勇气问向司员和掌柜。

闻言,掌柜爽朗笑道:“是我疏忽了,还请阁下不要见怪。”

嘴上说着,手中的动作十分灵活,不知道从哪里又取出一个瓷杯,放在茶盘上就用夹子开始烫洗了起来。

突然的自我反省,让托马斯和爱莱娜有些紧张,毕竟在他们的生活中,那是尽量责怪别人,哪有懂不懂就说是自己的错。

一旦贵族说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对方比自己强大,要么就是准备搞死对方。

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知所措,没等回应,茶水就被续上,各自的杯子就放在茶盘向着他们的方向。

“请。”

掌柜一直面带笑意。

如此也让众人安了心,本来逛杂货铺的托马斯等人,最后变成一个个坐在矮凳上泡茶聊天。

通过泡茶,不仅让托马斯他们对大明有了基础的了解,也让司员知道了不少西域更西处的世界。

谈笑之间,等托马斯他们回到驿站,带着各种大包小包,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今天大出血了。

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直接买了一大堆,就直接摆放在厅堂的地上。

照顾孩子的洛吉娜正在查看自己丈夫买来的商品,虎头帽自己戴到了小佐伊的脑袋上。

小佐伊晃动着脑袋,可躲不过自己母亲的魔爪。

看着虎头虎脑的小佐伊,洛吉娜十分满意,忍不住称赞道:“这些东西真漂亮,这小布袋是做什么用的?”

闻言,爱莱娜立马就凑了过来,道:“这是装钱币的,叫荷包。”

爱莱娜用官话说出荷包,现在她已经在练习发音,各种词汇都会学一些。

而托马斯坐在一旁,心中在滴血,这次直接花了五百多枚金币,直接让他们带来的钱缩水了不少。

他们毕竟不是商队,大多数东西是要献给大明皇帝,轻易不得动用,还有就是书籍,在大明的民间也没有多少价值。

最让托马斯受打击的是来自礼仪之邦的体面。

后世的人痴迷于什么托盘管家,什么贵妇下午茶等等这些西方贵族阶层的生活品质。

同等对比下,那不过是暴发户对于贵族的粗糙模仿。

一群海盗看到了真正的体面,羡慕对方的生活,就直接将其据为己有,可就如同猴子学人一样,仅仅是学到了表面,依旧无法掩盖那强盗的本质。

而拜占庭作为东罗马,也算是名门之后,可托马斯依旧震惊于一个掌柜光是泡茶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头头是道。

在大明面前,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一群暴发户手捧着条典,穿上了人的衣服之后,就急迫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什么暴发户。

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成功了,成功让很多人相信他们的一切就是各种规则和真理。

托马斯这还没有接触到大明的官员与权贵阶层,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之处,一如弱者拼了命想要向强者证明一样。

现在托马斯就直接落入了自证状态。

文明的冲击会让人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崇拜,另一种则是嫉妒。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当真相摆在面前的时候,自证是无力的,因而会产生嫉妒,随后就是疯狂抹黑。

“父亲大人怎么了?”

爱莱娜看着情绪不佳的托马斯,以为是今天花了太多而忧虑,便主动上前,打算安慰一下。

托马斯摆了摆手,又叹了口气,道:“一个商店老板的见识,就已经堪比议员,你觉得这正常吗?”

闻言,爱莱娜原本想要安慰的话就直接咽了回去。

她的见识自然和自己的父亲相差很大,所以爱莱娜并没有觉得一个商店老板有些见识有什么问题,毕竟开门迎客,每天接触那么多人,自然见识广阔。

“不正常吗?”

爱莱娜在托马斯面前,想什么就说什么,道:“商店每日来来往往那么多人,老板自然有见识。”

托马斯摇了摇头,那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自己女儿见识太短,托马斯懒得向对方解释,道:“你还是快些学习大明的官话,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从肃州到大明都城,按照那商店老板和司员的估计,也就是二十来天。

这段时间内要学会大明官话,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退而求其次,主要便是学习特定的几句话。

“我在努力。”

爱莱娜双手握拳说道,她之前可没想到,大明关内有着直通都城的官道,而且沿途皆有水马驿站,遇水坐船,马疲换马。

这些是为了八百里加急而创造出来的衍生品,若是托马斯他们遭得住,速度还能再快一些。

而在肃州的指挥使司,王公孙也收到了有外使入关的消息。

肃州属于军镇,称肃州卫,而王公孙继承的是他爷爷王贵的职位,王贵,本来是肃州都指挥使,之后直接升任都督同知,正统十四年战死,连带战死的还有王公孙的父亲。。

对于那些外使,王公孙并不想理会,他所注意的是军事方面。

甘肃右参将毛忠出关,这便代表着甘肃防守会向前推进,而作为嘉峪关后面的第一军镇,肃州卫自然也要做出一些调整。

毛忠带的是甘州卫千户所,那么肃州是否也要调兵出关,整体防线是不是要向外移动。

这些都是指挥使需要考虑的事情,合理上书朝廷建议,若是被采用且有效,那也是一份功绩。

带那些外使来的士兵属于甘州卫,他自己也不好打听太多,至于那些外使,王公孙有稍微了解过,第一次来大明,对于关外的了解,也没有多少。

都指挥佥事与指挥同知就站在王公孙的旁边,现在肃州卫的事情并不多,哈密有了勇武营团的存在,更让肃州能够安心休养生息,但说到底也是军镇,以军为先,附带生产建设,而经济发展倒是次要。

“指挥使,毛将军出关,应该是去处理当初哈力王留下的摊子,并不一定立马会再建防线。”

指挥同知在旁说道。

闻言,王公孙摇了摇头,道:“朝廷已经定下甘肃省,到时候,甘肃就会脱离陕西,关外往北至哈密,那往南呢?”

“指挥使是说关外七卫皆为甘肃省管理。”

佥事皱眉,听着好像是问题,但很明显是陈述句。

“谁去打?”

同知问道:“勇武营团吗?”

“好问题。”

王公孙笑道:“应该不是,土鲁番一直对关外七卫虎视眈眈,现在瓦剌西逃,入了察合台,你说会不会挑动土鲁番主动袭扰?”

“所以,勇武营团就是为了预防察合台,才在哈密驻扎,而剩下几卫,就能够交给甘肃诸卫处理。”

佥事立马就将后面的可能性给说了出来。

“可朝廷还未有调令。”

同知提醒,地方部队自然拥有一定的决断权,可是这种权力便是要求将领得承受其后果。

朝廷没有调令就直接去打关外卫所,不管成不成,京城那些大臣们必然会吵起来。

更何况,现在这些只不过是他们的猜测,依据不足的情况下,王公孙还没有那个胆子敢擅自调动士兵。

“罢了,还是等朝廷的消息吧。”

王公孙挠了挠头,笑道:“来年说不定外来商队会多起来,肃州城到时候也会很热闹,尔等有何建议要上奏朝廷?”

肃州虽然是军镇,可这里本身就有着诸多产业。

商团随着使团进关,而归国途中,往往会大量收购肃州的精美玉器、皮毛制品及大黄、羌活、甘草等药材,运往西域,从中大赚其利。

而这样频繁的往来,商品交易的活跃,极大地促进了肃州手工业的发展。

肃州甚至是世界最早用蒸馏法酿酒的地方,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因而肃州烧酒也是一绝。

更不用说自商周以来的冶金业,随着汉朝的丝绸之路而发展,在唐朝更是一度成为西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

因而,若是防线外移,肃州从军镇转向正常城市,有着天时地利人和。

王公孙便是这么想,说不定自己能够在这其中发展一些自己的产业,到时候就算出了关,子孙也能有些保障。

时代的发展改变,总有人能够敏锐嗅到那一丝契机,然后准确抓住机会。

“关税。”

佥事直接说道:“听闻朝廷方面对于海贸有着关税细则,那么嘉峪关也应该有关税细则,否则那些外邦商队,将我大明商品往外一送,便是一本万利。”

今年各国使臣朝贡之后回国,那么丝绸之路必然再次热闹起来,所以上奏关税,也算是有备无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