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914章 围炉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第914章 围炉

作者:哟吼吼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0:42:57

“产业视察结束,明日无事,可以晚起。”

朱祁钰抱着丰腴的娇躯,短期禁欲倒是让他现在十分有冲劲。

闻言,汪招娣晃动身体,躲开硬邦邦的感觉,笑道:“那臣妾就回去带着妹妹洗香香等候夫君临幸了。”

“那可不行,既然落入朕手里,哪能让爱妻如此轻易离开。”

朱祁钰被勾起了邪火,可没想着让汪招娣这个罪魁祸首直接走人。

“那夫君要如何?”

汪招娣笑着问道。

“总得服侍为夫用膳吧。”

朱祁钰指着方才放在桌面的晚膳说着,随后看着汪招娣的脸颊微微发红。

“哼,”

闻言,汪招娣直接站了起来,轻轻跺了下脚,还以为朱祁钰这家伙要做一些有情趣的事情,没想到就是喂饭。

美眸转了一圈,汪招娣直接拿起碗,舀上汤,汤匙放在唇边,吹了吹,浅笑倩兮看向朱祁钰道:“夫君,喝汤了。”

美人离怀,手留余香,朱祁钰挑了挑眉,坐正身体,汤匙直接送到了嘴边,只要张嘴就能享受美味的羹汤。

“蛇羹?”

入口能够吃到犹如鱼肉般的肉丝,还有夹杂着木耳丝和鸡肉丝,外加冬笋丝的香脆等等,整道蛇羹的味道和口感十分丰富,非大厨做不出这种味道来。

浓郁的香味在口齿间停留,鲜美可口的同时,还有祛风除湿,补中益气的功效。

“嗯,今天西市有猎户捡了蛇窝入城卖,下面的人见了就买回来做,兴安已经尝过了。”

汪招娣再舀了一汤匙,半抿在唇边吹气,送到朱祁钰嘴边说道。

京城四周的大型猛兽在快速减少,虎猪熊一旦被发现,村子里就会立刻组织猎户进行狩猎,作为乡村肉食来源的同时,也能送到京城贩卖,这样就能赚到一大笔钱。

野味其实谈不上好吃,基本上都要用些药材来盖住原本的膻腥味,比不上牛羊和自家养的阉猪。

但是,对于荤菜不丰富的农村而言,野味就代表着肉食,那就是营养,大不了就多加点盐,加点酱油,糊弄一下就很美味了。

“嗯。”

朱祁钰也不是第一次吃蛇羹,秋风吹,什么都肥,那时的蛇肉也是最肥美的,御厨自然会弄一些蛇菜。

若是宫廷菜单,那其实是固定的,可不是你看有什么食材就能做什么菜。

皇帝对于自己的命十分看重,食谱是长期固定,除非某天突然想起吃什么,否则基本就是一个样。

当然,这种宫廷菜单也不会单调,光是早膳,就有:炒羊肉、煎烂拖齑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等等十几道菜。

从菜单也能看出来,现在的皇帝,选择其实更倾向于家禽牲畜,这还是因为朱元璋【示子孙知外间辛苦】所留下来的训诫。

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御花园等皇家园林中,还配备了大量的狍、鹿、雉、兔,通过人工围山养殖,在特殊时候可以拿出来显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皇帝能够越来越奢靡的原因。

朱祁钰对于美食的最求并没有那么疯狂,可通过技术方式,让自己能够享受到鲜美的食物,这是可行的。

就好比现在景仁宫食用的鱼类皆是鲜活宰杀,改造型水龙车通过简单的管道回通,就能在轮子转动的时候往水箱里注入空气。

现在京城市场的渔货都是收购贩子买下这种水龙车前往乡村镇乃至沿海采购而来,大大增加了京城食材的丰富度。

至于这种水龙车哪里有卖,那就去找京城商会旗下的木工作坊专卖店了。

挣钱嘛,不寒碜!

有汪招娣的投喂,朱祁钰很快就将目光聚焦回奏折上,一边享受佳人喂饭,一边批示奏折,大大加快了速度。

见状,汪招娣也不再多言,只是看着自家夫君认真批阅奏折,然后将不同的食物主动送到夫君口中。

虽然不是故意,但是汪招娣多多少少也看到了些上面的内容,喜忧参半,有报灾的,也有贺丰收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

而眼前的这个男人,操持着整个大明的事情,一个决策就能影响到万万子民。

若是以前,汪招娣或许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感受,可现在她也经手过制衣坊,参与福利院建设,光是那点人,她有时都要犯难,都要担心,更何况是背负着大明百姓的朱祁钰,压力肯定比她还要大得多。

所以,汪招娣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家夫君省心,不用担忧后宫子女的事情。

烛光摇曳,红袖添香,汪招娣喂完朱祁钰,便离开了书房,自己也就不再打扰夫君工作。

不知过了多久,朱祁钰伸了一个大懒腰,看向窗外,隐约的路灯照亮了一小片区域,昏黄的灯光并未照出雪花。

雪停了,天空上挂起了明月,在夜晚增加了些许能见度。

夜里的景仁宫静悄悄的,白天那些玩耍的孩童都各回各家,并没有在宫内留宿。

“陛下可要沐浴歇息?”

兴安似乎从待机中被唤醒,轻声询问朱祁钰。

“嗯,去告诉皇后和皇贵妃一声。”

朱祁钰可没有忘记刚才的承诺,起身活动了几下,便直接走出书房。

回到主卧,朱祁钰就看到汪招娣和杭惠茹早就恭候多时,刚进门,房门就被关了回去。

穿着薄纱的两人直接将朱祁钰拉入浴室之中。

双髻绾云颜似玉,素蛾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

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外面寒风彻骨,浴室内却温暖如春,更有体贴的搓背服务,朱祁钰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躺在浴缸中,自然有人帮他洗得干干净净。

夜里的温度寒冷,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外出。

路边小摊贩见没什么生意,都早早收摊回家,只有一些还想着捡点客人,赶在年前多赚一点是一点的人才会留守在寒风之中。

而离京城不远的工地上,杨强等人围着火炉烤火。

工地里除了火炉就没有供暖设备,因为每过段时间就要迁移,简单的住房也没有什么火炕,所以,工人睡的会晚一些,大多是一个个聚在某个房间之中,围炉烤火,火炉旁边放着一些从食堂中剩下的咸菜瓜籽,炉上再放壶热水,便开始谈天说地。

“今年的雪有点大,我给家中去了信,看回信才知道,村里的老邻居睡死了过去。”

火光照在人脸上,五官都带着些许的阴影。

“谁村不是年年有人冻死,这不是常事嘛?”

磕着瓜籽,有人对于死亡感受颇深,有人则是浑不在意。

“现在棉也不贵,怎么就不多买一些,钱哪有命重要!”

有人叹气,觉得不值得。

“我那邻居老了,想给那当行脚商的儿子讨个婆娘,攒钱存彩礼哩。”

方才那人解释着说道:“也不知道他那儿子知道了不,当行脚商走南闯北的,或许回来才发现变孤身一人了。”

和行脚商不同,在场的工人虽然出来打工,但毕竟都是周围村镇的,并不算远离家乡。

“说这些坏事做甚。”

杨强打断了话题,笑道:“每月可有给家人寄钱回去?让家里人不要光想着省钱,那些棉衣棉裤,还有棉被都置办上,还有,年前我们也有假,能够趁着机会去京城采买一番。”

说着,杨强目光看向几个年轻人,道:“你们几个,在工地里耍骰子,小赌怡情,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别把钱都赌光了,到时候各种钱财问题,可别在工地闹,别怪我没提醒。”

那几个年轻人,自觉年轻,而且没有一家老小要养,总觉得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所以时常聚在一起搞些小赌。

在没有丰富娱乐条件下,玩闹形式的赌博确实可以让年轻人释放精力,可这都接近过年了,到时候没带钱回家,被家里人说上一说,总可能发生点什么。

“知道了,杨队。”

年轻人十分无所谓的回应。

所谓好言难劝该死鬼,杨强见对方不领情,那就没有多说什么,反而看向其他人,道:“对了,年后你们可有谁不来了?都要提前说一下。”

“还有,这工地结束之后,就可能前往下一处,地方上面的还没说,但有意长期干活的,也能跟我说一声。”

杨强自己是打算将田给租出去,然后继续在工地里干,这样就能有两份钱,家里人也不用那么累。

新的税收模式,可以交粮也能交钱,这种过渡方式,给了像杨强这样想要打工的人一种新的选择,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像杨强这么选。

而铁路工程所剩的作业也没有多少,大致会赶在春耕之前完工,可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现在工地可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所以作为领队的杨强,必须跟队员商量好,避免到时候缺少人力,反而误了工期。

“这可得说好了,趁着回家过年,也可以好好跟家里人说说,现在能应下的,改明儿我登记一下。”

大家都是农户出身,要一下子放弃耕地,其实还是要有点决心的。

不少人面面相觑,特别是那些无法作主的,心中更是迟疑不定。

“杨队,我能留下,我爹娘尚在,家里的婆娘也能帮衬着,再说了,工钱按期发,赚的可比种田多,我能做决定。”

听杨强那么说,立刻就有人直接拍板。

但还是有人十分迟疑,道:“杨队,俺家就俺一个壮劳力,而且那田估计不太好租出去,要是荒着就太浪费了。”

“我就说着,你也听听,现在兜里都有点钱,那地不好租出去,要么是你要太高了,要么是地不好,在工地还能拿工钱,你那地荒着也就荒着,只要地还在,你也不亏,是不是这个理?”

杨强大致帮忙分析了一波,这也是他身为队长应该做的事情。

火炉散发着热气,大家伙都听得认真,现在已经不是之前,还有宽裕的时间。

工地放假之后,不是同村同乡的,交流沟通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年前就是最后的期限,该考虑的都要考虑起来。

耕地对于农户而言,就是根,就是命,算得上是重大决定了。

“杨队,年后我就不来了。”

一个年轻人举起手说道。

在工地不仅要劳动,还要学习,对于不喜欢被管束的人来说,赚钱不赚钱是次要,自由自在才是关键。

闻言,杨强点了点头,看向年轻人,在心中将其记下,道:“好的。”

杨强简单回答,并没有多问,这种觉得自己吃饱全家不愁的人,在没有碰壁的时候,说再多也是无用功。

而之后,又有几人做了决定,向杨强汇报。

杨强一一记下后,道:“那就这么决定了,不来的人,我都记下了,年后就好好待在家里。”

这些人最后会报给工部,要是人力缺失多的话,官府才能提前出手解决问题,否则人要来不来,或者不来又来,很妨碍工程进度。

“对了,过几天放假,有谁要一起去京城采买?”

围着火炉,大家都是工人,单独进城肯定没有一起进城来的有底气,所以杨强顺便也组织了起来。

“我,我。”

“算俺一个。”

对于进城采买东西,以前他们可谓是囊中羞涩,现在不一样了,给家里的婆娘、孩子或者老人,添置一些新品,也算是新年新气象的意味,所以一个个都十分踊跃。

随后,众人就开始讨论起了各自要买什么,人多见识也多,总会有人提出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

杨强从火炉边上抓取瓜籽,一边磕一边听着,这方面他的见识不一定比别人多,就算是别人吹嘘,也是能够借鉴的。

在他们口中,京城好像什么东西都有,可探讨最多的就是胭脂水粉和布匹,其他的,农家人其实需求并不多,就算是小孩玩具,那也是能自己造就自己造,不行就直接扔个木棍,孩子也能玩很久。

水壶冒着水蒸气,让干燥的空气增添些许水汽,微弱的火光照着每一个喜笑颜开的工人,墙上映照着一个个巨大的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