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903章 商途与仕途

白莲教于徐氏有恩,否则光靠徐氏,仅仅靠善于行商,是无法在遍地豪商权贵的苏州立足。

因此,徐朴对于张全才称得上恭敬,但也仅此而已。

大明朝廷没有跟胡元朝廷一样承认白莲教的正统性,反而是采取打压态势,而像徐朴这样精明的商人,在得势之后,自然想要掩盖自家黑历史。

更何况,徐朴之子徐焴乃是国子监生,而次子徐耀补授阴阳训士,已然是从商途逐渐转往仕途,若是后代能够有人中进士,那必然摇身一变成为豪族。

这一切就等一个契机,在此之前,还是要依附于他人。

“也无甚事,不过是来年一些货物需要出海,希望徐老爷子能多多帮忙。”

与白莲教有联系的大族不少,张全才可以通过他们来分销白莲教生产的货物,而作为教主,自然要对接各方领头人。

“没问题。”

徐朴丝毫不在意,像这类合作,并不是说把货卖出海外之后再分利润,而是徐家先在境内溢些价吃下,到了海外,卖多少的利润再归自己,其中可以操作的空间很大。

对于消息灵通的人来说,旧港宣慰使至京城朝贡并不是什么秘密,从这消息便能知道,只要胆子大,那么生意就能做到旧港。

有着如此广阔的海外市场,那海商就不怕销不出手里的货。

徐朴的果断,也让张全才没了犹豫,出口的价格自然和内销的价格不一样,当然,张全才也没想让徐朴吃下白莲教的所有货物,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现在也不是议价的时候,华夏织物会根据丝麻产量而波动,并没有说是一成不变的价格,在不知道春蚕产量的情况下,议价那就属于期货范畴了。

如今已经显露疲态的盐引便是如此,类似期货的交易,在大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那张某谢过许老爷子了。”

张全才扬起嘴角笑道,随后再问:“不知令公子在国子监学业如何?”

闻言,徐朴眉头挑了起来,看向张全才,苦笑摇头道:“观犬子来信,如今国子监可不吃香,虽还能科举当官,可京中传言,圣上更关心那什么学校。”

科举的存在,保证了国子监的利益,对于苏州徐氏而言,只要这点不改,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远在苏州的徐朴自然是无法感受到在京城的国子监生的感觉,毕竟有些东西,光是听说和看文字,是无法理解的。

再加上,国子监生也不会去宣扬自己综合能力比不上学校的小学生,文人必然不会自轻。

“学校?”

张全才也是有所耳闻,但是知道的消息和徐朴差不多,十分有限。

“或是圣上不喜当初国子监东门哭谏,心中留有芥蒂,再过些年,忘了这事就好了。”

国子监终究是大明人才培育基地,张全才并不觉得国子监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闻言,徐朴只能长长叹口气,道:“但愿如此,不过今科吾子未中举,听闻有些个进士都走马上任了。”

张全才嘴角抽动了几下,他是知道,今年科举可以说是扩招,就这徐朴之子都落了榜,那可想而知其本身的能力就有些问题。

“好事多磨,日子还长,坚持与努力定能金榜题名。”

心中的想法自然不能直接说出来,张全才也就是投其所好,面对家长聊孩子,自然能让彼此更加聊得来。

“呵呵,借张公子吉言。”

徐朴又何以不知自己的儿子到底几斤几两。

教育资源本垄断的当下,并不是有钱就能够接受最顶级的教育,而自己商贾的身份,更是让那些名宿大儒看轻,觉得和他们接触就会沾染铜臭味,给世人留下贪财的印象,因而往往不会接受他们的求学。

不过,一旦徐朴的儿子徐焴在国子监中建立起有效的人脉,那么苏州徐氏的下一代就有机会能接触那被隔绝的教育,打开仕途。

这些操作虽然麻烦,且需要横跨世代,但对于有想法的家族来说,付出都是值得的。

像徐朴这样的人,是对国子监科举改变最不能接受的,因为沉没成本太多,一旦上升通道被堵住,那这类人就只能想办法去打开。

“徐家乃积善之家,富而好礼,谁人不知,余庆是必然,往后还需徐老爷子多多照顾张某买卖。”

张全才开口就在奉承徐朴,而徐朴自然也抬起了张全才的轿子,道:“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张公子乃是传承有序之氏族,能帮得上张公子忙,那是徐某的福分。”

宗族对于能否明确追溯先祖看的很重,特别是历经战乱,蛮夷肆虐之后的南方氏族,如张氏一般,本就称得上苏州四大姓氏,本家更是能够直接追溯到张良,可想而知在苏州有多根深蒂固。

当然了,再根深蒂固的家族也受不住战争的摧残,朱元璋打张士诚,就有意打散整个江南豪族,其中苏州的张氏就外迁了许多,又从外面迁入同姓。

再加上对江南实施重税,颠沛流离之下,很旧豪族直接被新贵给取代,这也是为何苏州不仅权贵多,寒门也很多。

真要扯的话,谁家祖上没有出现过名人?

张全才被徐朴这么一奉承,心中的那虚荣感是油然而生,那种感觉就和小屁孩说自己爸爸是李刚一样,虽然自身没啥拿得出手的。

“都是承先祖余荫罢了。”

摆了摆手,张全才道:“不知徐老爷子对松江府有何见解?某见不少买卖人都去了松江府,倒是有些意动,奈何不通商道,想请教一番徐老爷子。”

开口就没有让徐朴感觉自己在考校对方的态度,处于一种学生求教的态度,而对于好为人师的人来说,特别是商贾,能够教别人,那肯定也能获得满足感。

果然,徐朴闻言就抚了抚胡须,眼睛笑眯了起来,整张脸都充斥着喜悦,道:“其实,松江府开市舶,不仅是松江府受益,苏州更能从获得不少好处。”

张全才正襟危坐,真就如学生一般听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