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890章 普及教育的准备

福利院挂钩在整个京城, 能够形成有效的城区内循环。

而那些被淘汰的人,则是被抛去外部消耗。

有效与社会接轨,如此福利院才能镶嵌在大明社会之中,不至于形成格格不入的小圈子。

杭惠茹领着汪招娣查看食堂、锅炉房、大浴室等各种福利院设施。

先进的建筑构造,如自来水供应就能省去不少护工从事体力劳动,而锅炉房则是让福利院的取暖更加安全,集中起来的燃料,仅需要一两人看着。

大浴室的喷洒系统也是集供水和排水为一身。

这些在汪招娣眼中并不神奇,因为景仁宫也是如此。

如今京城内的一些大户人家也想要找工程队改造他们的老府邸,不过那难度可比新建一座院子要难多了,相对的花费也更多。

福利院内还有间小教室,属于给三四岁孩童开蒙之用,真要读书的话,还是要送去学校。

杭惠茹向汪招娣介绍着说道:“夫君就曾说过,教育体系以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来建立,当前城内尚未有正式的幼儿园。”

说着张开双手,杭惠茹犹如拥抱整个小教室一般,笑道:“其实福利院也在探索这一方面,就如现在这间小教室。”

闻言,汪招娣细细打量了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一个黑板,一张讲台,几张小桌椅整齐摆放在讲台下方。

依照朱祁钰的教育规划,三至六岁的孩童读幼儿园,而七至十二岁则是小学,十三至十六岁就可以算是中学,而中学生毕业能够选择工作或是更进一步,那便是大学。

这是对照着华夏科举的模式,在十二岁之前皆算童子科,从十六岁开始则是看作与成年人相互竞争的科举模式,只不过在学校之中不需要如科举一般层层考试,层层选拔。

若是按后世的教育模式,中学之中还要分初中和高中的话,那整个过程可不是当前百姓所能接受的,供养孩子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消耗一个家庭的底蕴,再长的话,百姓的家庭经济就可能崩盘。

不管是男丁还是女丁,在乡村农家里都需要他们快些形成劳动力,盲目推行教育,只会击穿农家经济,到时候每一个学生就算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学费,也会从劳动力变成家里的负担。

结合大明当前的国情,与户部调查统计的结果,演变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到十六岁已经是极限了。

汪招娣颔首,笑道:“孩子倒是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杭惠茹十分认同地点头,回道:“幼儿园的存在便是释放父母白天的双手,一个老师大致能够看管十个孩子,而对于老师的学识也无需太高,只要识字会读写便可。”

华夏重视教育,寻常孩童开蒙老师至少也需要秀才才算合格,因而能够接受开蒙教育的孩子,往往是大户人家,毕竟师资力量摆在那里,想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那就得加钱。

而这种教育在后世则是被称为精英教育,从君子六艺来说,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杭惠茹所说的这种,虽然降低了标准,但能够覆盖的人群更多,十分适用于当前各工厂群体。

而经历过幼儿园教育的孩子能够更快的与小学接轨,一环扣一环,最终才能形成大面积的教育覆盖。

汪招娣走入教室,她作为将门之女,小时候有幸接受过教育,但那是私底下一对一的学习,身边可没有什么同学。

青葱玉指拂过课桌,莲步走向那讲台,再回首,看向杭惠茹,道:“幼儿园能在福利院成立,那各工厂也能建立起相应的幼儿园,如此当是极好。”

兴安默默点头,这相比那些接收孤儿的寺庙,福利院体系更加广泛,所学习的就不用是那些无用的佛法,未来的选择也更多。

而寺庙收养孤儿,多是为了传播佛法,那些孩子很多被列为【童行】,从懂事开始就是小沙弥。

有这么个前提,那么寺庙所收养的孤儿也是有选择性的,比如和尚寺庙收养男婴,而尼姑庵则是收养女婴,大多时候,是信众有选择性的弃养。

逛完福利院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被一群孩子和护工簇拥着到前院操场,汪招娣和杭惠茹在众人的注视中走上马车。

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够她们前往其他地方,就只能回宫。

这一趟让汪招娣对于如今的京城有了更多的了解,仅仅是制衣厂和福利院,两处看似简单的地方,其内里所包含的管理体系并不亚于一个衙门。

当她们回到景仁宫的时候,发现朱祁钰还没回来。

朱祁钰离开王恭厂后,转头就前往通政司下辖的“抄写房”。

这“抄写房”已经是过去式,现在应该称为“印刷房”,毕竟已经脱离了手抄。

本来在街头巷尾采风的高谷收到圣人的消息,立刻就赶了回来。

大明报纸作为朱祁钰主要的宣传手段,整个通政司都被朱祁钰掌握在手中,就算是内阁的阁老,也影响不到通政司发行报纸的内容。

一如王恭厂的机床,通政司自然也有自己的印刷机器,不过是人力而非那种自动化的。

工人需要将纸张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随后抬手用力拉动拉杆,带动着如印章般的大铁板下压,从而达成报纸的印刷。

寒风呼啸的天气里,高谷的额头还冒着细汗,这一路急赶,才赶在圣人之前回到印刷房。

车驾稳稳当当停在高谷面前,朱祁钰从车厢之中踏出,便听到高谷领着通政司吏员行礼:“微臣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站在印刷房外面,朱祁钰就能闻到纸墨混合的味道,那是一种书香,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

“免礼了。”

朱祁钰双手背在身后,直接越过高谷,走入印刷房中,而高谷等人则是起身跟在圣人身后。

入内之后,场景十分热闹,每台印刷机前都站着一个员工,不断按压着拉杆,一张张报纸夹在一根线条上,在印刷房中滑动运送,同时还有风干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