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732章 天生爱种地

在景仁宫吃喝,享受美味的甜点,这让赵荣十分紧张。

其他尚书倒是有些习惯,吃喝的时候,还相互探讨起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金濂也是借着机会,说起了南方糜烂的官场。

“短短几年,买官卖官喧嚣而上,都是明码标价,就如当初与那王振同席一般。”

喝着茶,金濂感叹着,赵荣浑身一紧,这是能说的吗?

吃惊看着其他人,一个个面色如常。

“都说俸禄最薄,在朕面前哭穷,可离了京城,各个花大价钱买官。”

朱祁钰摇头说道:“现在若是买卖,价钱应该更高了。”

“所幸发现得早,若是晚点,尾大不掉。”

一旁的于谦看向金濂,话语中满是赞叹,也是有金濂的当机立断,以法不既往的原则,重拿轻放,有效制止了风气。

“卖官鬻爵,历朝历代皆有,往往与庙堂的昏暗**相关,买官者,付出了钱财,上任自然要巧立名目,鬻棺者欲民之死,总要收回成本。”

王直摸着下巴,说完之后,就感受到众人的目光。

“吏目如此之多,总有疏忽,他人举荐瞒天过海,难以核实,可别这么看某。”

当即,王直就开始辩解,虽然有些无力。

但朱祁钰能理解,后世就算设立了笔试、面试等等关卡,不也出现了底下为人量身定制招聘职位。

水至清则无鱼,说的便是这种,但该防范还是要防范,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

侧头看着亭台外的小桥流水,朱祁钰没有回应尚书们的对话。

“比起科举,或许考试加面试,更适合取材,税务局那些小子,吃得了苦,脑子也灵光,事务上手也非常快。”

陈循听了王直的话,不由得感慨着:“格致院的也不错,那吴敬的算术类比,某看了也很受用。”

提到格致院,王直的腰都挺直了几分,笑着说:“我朝秉持着有教无类,格致院里的生员和院士皆有各自科研领域,汇诸子百家之所长。”

“说到这个,江南那些号称格致院农学的人,帮着海民,说要种什么紫菜。”

金濂想起了回来路上得知的事情,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集到一旁欣赏风景的圣人身上。

“看朕干什么?”

朱祁钰一脸疑惑,道:“民以食为天,华夏自古以农桑立国,天生爱种地,那些不让我们种地的人,终究会被我们种进地里,所以,广阔的海疆,应该也是能种地的。”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若真能耕种,哪怕种类单一也能为百姓多份口粮。”

周忱难得发声,道:“原以为,若开放商业,会让农户纷纷弃农从商,对大明粮食造成影响,可近来考察,发现耕种的农户更多了,还有些流民,听到风声,回故里耕种。”

这些,都大大推倒了以前的惯性思维,在他们看来,有些不符合世界的运行逻辑。

作为重农抑商的大国,为什么在抑制商贾上,有着一套十分成熟且闭合的逻辑。

正确来说,华夏并不是抑制商业,而是抑制商贾,想要保证一种权商分离的状态,避免让重利的商贾控制整个国家。

想法是美好的,可实际运行之中,权商根本分不开,因为当权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反过来伸手向财富,而攫取财富的最佳手段,便是商业。

现在,商贾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人看不起,商业活动更是在西城兴起,只要缴税,甚至会换来一定的政策扶持。

“人总是要吃饭的,粮食少了,粮价就贵,让农户可以出售余粮,从而换取肉食或其他家用,也大大刺激了农户耕种的热情,更何况,有朝廷兜底,只要是种粮食,最低也能保本。”

朱祁钰笑了笑,没有这些动作,朝廷就可能被商贾反过来挟持。

当然,这也仅仅是设想中的事情,目前而言,没有那个商贾有那个胆子,就算是权贵,那也要掂量掂量,这个集权的帝国,完全可以直接动手,生杀予夺。

逼急了,谁还和你讲道理?否则军队是用来干什么?

“当初某还质疑,现在可真抬不起脸。”

王直咂了咂嘴巴,感觉诸事要是真的打在脸上,自己的脸估计就没消肿过。

坐在角落的小透明,赵荣听着这些事情,一丝丝,一段段,结合起来,完全不像在朝堂那样的片面,往日的回忆扑面而来,其中不少事情,他也参与过。

“现在夏税收的可比以前还多,就是感觉银子有些不够用了。”

陈循皱着眉,然后想起了之前圣人所说,问道:“陛下,倭国当真盛产金银?”

闻言,所有人一惊,随后竖起耳朵,金银可是贵金属,金晃晃、白花花的钱。

“倭银中,熔炼后总会多炼出金铅等其他金属,这便说明,其矿区多是伴生矿,只不过倭人技术有限,也无从得知这类常识,空有宝山而不自知。”

现在倭岛上根本不知道自己盛产金银,但是表层的金沙,倭人也不是瞎子,但因为华夏主要用铜钱,这也导致了在宋朝时期,倭国常常以金换铜。

“这些管子便早有记录,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

朱祁钰侃侃而谈,笑道:“所以,无论是金还是银,也或是铜,倭岛上必有不少。”

众人的呼吸明显都粗重了几分,之前陈循便听过圣人说倭岛有银山,现在公开论据,听起来就十分合理。

引出大明缺银,陈循也是想坚定其他尚书对倭国的战略定力。

毕竟还有不征之国这个祖训,别到时候动摇了。

“正常商贸往来,若是大明发现的矿山,自然也要由我大明来开发。”

让众人意外的是,原本可能反对,最为保守的王直,却说出了与其形象格外不同的话。

“可是。”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王直又道:“开发矿山,需要足够的兵力,否则群狼环伺,总不能用倭人吧?”

闻言,于谦摸着下巴思量,时不时还看一眼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