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599章 前车之鉴

通过眉眼,还是能看出那坐着的人长相和别人有一点点区别。

面对昔日同窗的询问,那人沉默不语,只是安静吃着餐盘里的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术忽回回在扬州作乱,这也能参加科举?”

“大宋收留了白眼狼,坏了大宋,现在要坏我大明?”

渐渐的,闲言碎语从小变大,慢慢不再顾忌。

“某不是!”

耳边的聒噪让其无法安静用餐,忍无可忍之下,他抬头看向前来质问他的人。

“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马文升,生为明人,并非异族。”

马文升环顾左右,这种敌意,他也知道为什么,那些闲言碎语说的很清楚。

“那是不是汉人?”

对方嘴角微翘,似乎是目的得逞了,看向马文升的目光带着些许玩味。

闻言,马文升的脸直接沉了下来,道:“是。”

“噗呲~”

对方大笑出声,指着马文升,道:“就你这张脸,敢说自己是汉人?”

马文升顿时语滞,这点他无法反驳,但是他祖上,确实是汉人,或许是家族中的母系有过异族,但那又如何?

五胡乱华,便是最残酷的大融合,而历代皇帝,都曾赐姓给异族,百千年来,在中原长期居住的所谓异族,早就不分你我了。

“呸!杂种!”

有人朝着马文升方向吐了口痰,大骂道:“是不是想如那唐江一般,里应外合!”

一句话,点醒了其他人。

大明对于异族没有限制科举,所以,有人将扬州的事扣在马文升这种异族头上,也算是正常的担忧。

“都干什么!”

就在马文升脸色涨红,双拳紧握的时候,一声大吼,打破了原本同仇敌忾的气势。

身穿制服的御史刚进食堂,就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稍微一听,就知道有人搞事情,在事态恶化前,平地一声吼,是很好的止损方法。

看到御史,人群并没有气短,相反,觉得自己有了依仗。

为首之人文质彬彬,对着御史行礼,道:“大人,在下桂立,开封府人,见报扬州之事,深觉唐贼乃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而这马文升,便和那唐贼一般,若往后身处高位,岂不是再生乱事。”

“是极,是极!”

有着桂立开头,身后一群人不断附和着。

闻言,御史扫视人群,最后目光落在马文升脸上,问道:“你可有异议?”

“有。”

马文升正视御史,开口道:“某是汉人,更是明人,当初蒲氏叛宋,太祖也就惩治蒲氏一姓,何曾迁怒外姓之人,如今这桂立盲目扩大,想必圣上英明,也不愿见到如此。”

“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御史点了点头,对着马文升投去安心的眼神,道:“说得不错。”

随后,他看向桂立,皱眉,摇头,叹息。

每一个动作,都让桂立的脸白上一分。

原本,他以为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御史就不会说他什么,可是他忘了,天命朝,不会被裹挟。

“小,格局太小。”

御史开口,随后指着马文升的餐盘,道:“你见过回回吃猪肉吗?”

顿时,桂立一脸茫然。

“光读书,没见识。”

御史继续摇头,道:“也不管其吃不吃猪肉,按大明律,无禁止马姓科举,甚至外邦也可来大明参与科举,此乃天下大同之理念,我泱泱华夏之学子,就如此容不得人?”

扣帽子,抬架子,当过官的可不会比学子差。

在御史说完之后,不仅是桂立,就连他身后的一众生员,脸色顿时泛红,那是羞耻心在作祟。

“大人英明。”

人群之中,一声大喊,让原本静悄悄的人都吓得一激灵。

“学生柯潜,兴化府莆田县人,自唐开漳圣王,福建便是汉蛮不分家,如今我大明,气吞山河,必不弱于盛唐之气势。”

柯潜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对着御史躬身行礼。

官舍除了晚来赶考的生员,住的就是国子监生了,而食堂也是共用。

一席话,算是现身说法了。

而且,柯潜和秦纮一样,都是军籍。

对于底层弱势群体,读书识字的他们,更加能共情。

“少溜须拍马。”

御史看了柯潜一眼,随后对其他人说道:“此人科举,合乎道德法律,诸位有不少国子监生,知道挟众施压朝廷的后果,若说前车之鉴,这才是前车之鉴。”

闻言,不少人都缩了缩脖子。

这一言,监生终于回想起了,东华门那番子锦衣卫持刀冷冽的寒光。

那可真是可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毕竟屠刀之下,年岁都定格了,可不得永远年轻吗?

秦纮等人都感受到了气氛的改变。

毕竟桂立的做法,某种程度,确实是在聚众施压,想将没有禁止的事情造成事实。

这或许是读书人的习惯使然。

可是,读书人,时代变了。

“不管是在国子监还是官舍,也或是食堂,本官不想看到任何仗势欺压学子的事情发生。”

御史顿了一下,挥手道:“都散了!”

走了两步,御史目光看向一排排桌面,再道:“记得不要浪费粮食。”

挥挥衣袖,离开不带走一片灰尘。

人群也随着御史发话而散开。

至于桂立,已经没有脸留在食堂,本想着直接离开,可是却被御史的那句不要浪费粮食给拖住了脚步,只能低着头回到座位上,风卷残云。

“多谢。”

马文升对着柯潜拱手道谢,而柯潜摆手道:“不用,某也不过是借先辈大道理用。”

闻言,马文升叹了口气,道理归道理,可从扬州之事登报,相信这种事必然不会少。

可谓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对此,马文升也不想去抱怨。

从那御史的言行来看,他也抱怨不了。

反而一旦抱怨,那就和桂立那种人没有区别。

毕竟,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很简单,但却无法改变其他人的想法,更无法影响到现在的朝廷。

只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作出表率,才能让大众信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