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466章 会表演的政客

胡志和的想法很简单,从泉州被吸引往天津的海商很多,那么身为老资历的泉州,理所应当有着优势,为什么朝廷不顺势而为呢?

至于陈懋所说的担忧,那又怎么了?

水至清则无鱼。

脱口而出的借口多么顺溜。

不管在什么时候,官员都可以为自己的做法找到如此的借口。

如同往赈灾粮里掺沙子,美其名曰,喂饱了各级官员,他们吃饱了才会卖力干活,灾民才能吃上饭。

这是一种诡辩,一种随便想想就知道的借口。

官员这个阶层,有着赏赐的土地和奴仆,还有朝廷发放的俸禄。

为什么朱祁钰要打击**,难道他不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吗?

可问题是,**打都打不完,为什么还要找理由放任?

就算是现在,圣人对京城乃至地方洗了又洗,但是为了办事顺利,给小吏几文钱,让其帮忙多留点心,这种事情,依旧存在。

官员享受着特权待遇,还领着俸禄,若是再把赈灾粮换成了牲口吃的草料和糠麸,再往里面撒沙子,那么这个治理统治阶层也离灭亡不远了。

就如公司里,员工领着薪酬,然后做本职工作的时候,还要朝老板要钱,天下没有这个理。

陈懋又何曾看不出胡志和的懒政倾向。

自己不做好,等着朝廷帮他搞好一切,那还要这个知府干什么?还要考核政绩干嘛?

胡志和被陈懋点破,心中也没有恼怒,只是叹口气,无奈道:“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助衣食,若能开市舶,奸民自减。”

绑架朝政的说辞,很熟悉,让陈懋无言以对。

“该上的奏折,某也上了,胡知府若真为民着想,那多整治豪绅,罢免贪官污吏,这也务实一些。”

陈懋叹气,再道:“某真不知帝心。”

朝廷不相信地方,更何况是一处充满前科的地方,这才是症结之所在。

而且,在陈懋看来,胡志和的不作为,更加证明的朝廷所不信任的正当性。

所以,和胡志和说再多也没有什么效果。

陈懋想着,看向胡志和,他知道有一种解决方法,那就是再清洗一遍。

或许,这便是朝廷的考虑,先清洗一遍泉州,然后利用海运的便利,加深地方与中央的联系,到时候,或许就是泉州开放市舶的时候。

角度不同,看事情的层面也不同。

见陈懋再次这么说,胡志和笑了笑,起身说道:“叨扰了。”

他并没有放弃,来陈懋这里,也是一种态度。

胡志和相信,泉州上下官员急迫的心情,会通过自己的举动传到京城,传到朝堂之中。

至于什么清理官吏,等开市舶之后,让朝廷派些巡查组过来不就好了,反正自己该注意注意,不要触碰红线就行。

和他想的差不多,泉州官场的心意,朱祁钰是看到了。

不过,朱祁钰可是经过后世的熏陶,深知不要看别人说什么,要看别人做什么。

泉州官场并没有给他看到动作,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表演。

虽然,泉州是很方便的不冻港,但不代表朱祁钰一定要选择泉州。

从优先级来说,朱祁钰更倾向旅顺港口。

在后世,那可是老大哥都眼馋的不冻港。

旅顺港口因为海流和没有运河淡水入海的原因,和天津不一样,那里虽然冷,但不会结冰。

不过,那里现在只有金州卫下的一个水师营,要想建造军港和市舶,基本上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海军的投入本来就巨大,所以如果有现成的话,朱祁钰并不在意用现成的。

“真就是会表演的政客。”

朱祁钰喃喃自语,而兴安听到后,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手中的奏折是泉州地区官员的作风,还有一些朝臣对于在泉州开市舶的认可。

看了几眼,朱祁钰就将其放在奏折堆中。

有时候,懒政惰政可比贪污受贿还要麻烦,还要难以解决。

朱祁钰换了一份奏折,不过脑中却在思量着,什么时候把范广放到旅顺去。

现在天津造船也有些盈余了。

备倭城、大沽口、旅顺口,这三个地方得加快形成战力,然后就可以悬赏探险者了。

大明需要粮食,来承载预计可能爆增的人口。

那么,地理大发现为什么不能由大明来推动呢?

罗盘针,也就是司南,早就传到了欧洲,但是当前,大明的造船业虽然遭受打击,但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比起被动等待风势,花点钱,缩小福船的规模,都不需要多少艘,让其沿着下西洋的路线探索。

朱祁钰不需要下西洋的规模,毕竟国威已经宣扬过了,而且,有着火枪,护卫也不需要如以前那般规模。

船队并不是越大越多就好,毕竟对于远洋探索来说,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储量和武力,那么是越少越小越好。

以大明海商出海的热情,朱祁钰知道,用不了多久,下西洋的航线就会出现更多的大明船只,而且,这些船只都会悬挂大明的国旗。

在如此的热情下,地理大发现从大明开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何况,大明有旧港宣慰司,虽然形同虚设,但并不是没有。

大明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以之作为经营西洋的中转站,为的就是继续宣扬国威,只不过郑和没有挺到那个时候。

不过,那里有一个汉人领袖的王朝,国名三佛齐,领袖梁道明。

若说殖民,大明早就将子民散步在南海各国了。

永乐三年,朱棣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同年,梁道明和其臣子郑伯可一同入朝贡方物,留副手施进卿带领众军民。

永乐五年,三保太监郑和从非洲好望角回航,经旧港,海盗陈祖义袭击三佛齐,施进卿请郑和协助,郑和陈兵大破陈祖义,押回南京受戮;同年施进卿派女婿往京朝贡,得昭命为旧港宣慰使。

旧港对于永乐之后的大明来说,太远,太废。

可是若是对于要发展海军的大明而言,那就是前哨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