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411章 皆为利来

通事断断续续的翻译,林北也回忆起了京城的场景。

干净的街道,汹涌的人流,丰富的商品,威武的士兵。

光是听别人说的话,根本想象不出来那些场景。

人类的思维只能想象自己见识之内的东西。

蕾娜说完,眼巴巴看着林北,内心满是期待。

哈兰城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林北有一定的用人权限,所以林北沉默了下来。

用人看的是能力,而不是什么理想和梦想。

“你是为你自己,还是连带着你弟弟?”

林北开口,目光看向一直躲在蕾娜身后的小孩。

“察拉,他也可以的。”

蕾娜侧身,将弟弟完全暴露出来。

察拉是蕾娜取的名字,本来想取汉名,可是她的小脑袋没有那个能力,去问老掌柜,老掌柜却说名字要重要的人来取。

通过翻译,林北知道察拉是勇敢的意思,可是那瘦小的孩子,满脸怯懦,和勇敢没有一丝的关系。

不过,察拉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卢忠身上。

暴露出来后,察拉立刻耷拉了脑袋,收回了目光。

“察拉,抬头,勇敢一点。”

耳边传来蕾娜的话语,让察拉看向林北。

孩子很敏感,那充满审视的目光让他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但是姐姐鼓励的目光让他承受住了。

“我,我也可以的。”

察拉大腿旁的双手紧紧握拳。

“可以,试用期一个月,在此期间,还要学官话,明天开始,你们就过来,我会培训你们需要的技能。”

林北点了点头,给了蕾娜姐弟一个机会。

闻言,蕾娜虚空握拳,强忍着发出高呼,屈膝对着林北他们行了一礼才离开。

看着那开心的背影,没等卢忠发问,林北便道:“鲁队长,理想和梦想只是开始,能力的话,可以培养,可以学习,让他们试试也没有关系,我会负责。”

林北都这么说了,卢忠也不去干涉,毕竟他不过是一个护卫。

现在哈兰城并不缺蕾娜这样的孩子,老掌柜听着蕾娜开心的讲述,缓慢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几文钱,道:“这段日子的例俸,收好了。”

几枚铜钱躺在老人粗糙的手掌,蕾娜双手接下,这是她的第一份报酬。

次日,蕾娜来到商会门口,看到许多人上门,那是前来拜访的宾客。

护卫看到两个小孩,对其招了招手,从侧门入内。

这还是蕾娜第一次看到中原的交际礼仪,弯腰作揖,口中说出礼貌的问候,各种各样的客套话,而原本的穷秀才林北,对于不管出自江湖,还是和自己差不多出身的人,都是得体的应对。

蕾娜听不懂,但是,躲在门后,光看那繁琐的礼节,双眸瞪得老大。

“快过来,要奉茶了。”

通事过来拉了下蕾娜,他们来商会可不是看戏的。

现在下人不够用,蕾娜和察拉自然而然要顶上。

蕾娜是很会把握机会的人,现在这样的场景,就算她听不懂,但是观察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无关,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厅堂出现蕾娜的身影,端茶倒水的,宾客也不意外。

哈兰城本身就是混杂的城池,甚至有些人更喜欢胡女。

宾客们得体的谈吐,让蕾娜发自内心想要学习官话。

林北虽然是初来乍到,但各方都很给面子,登门拜访之余还送了很多礼品。

京城商会的招牌,就算在哈兰城还是很大。

这天过后,京城商会开始招人,那些预留好的店铺逐渐开业,被塞入了各种各样来自京城独有的商品。

如果是林北的起步是伙计的话,那么蕾娜的起步就是学徒了。

语言隔阂是她们姐弟必须克服的障碍,跟在林北的身边,做着下人的工作,蕾娜很努力。

另一边,卢忠密切关注着哈兰城里的动向,特别是与朝鲜有关的。

至今,朝鲜都没抓住董山等人,圣人大发雷霆,几道斥责,让那原本稳坐王位的李珦有些胆寒。

朝鲜的北方是李氏的功绩,现在茂山落入明廷之手,让李珦还没即位就有了污点。

但更加可怕的是,刘安部队直接停留在茂山,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

而且,哈兰城的管理者,焦礼,被升任辽东左副总兵,直接定在了哈兰城。

一边清扫着周围部落,一边对于哈兰城的城防加固。

这系列的动作让朝鲜的朝廷有些动荡。

大明并不在意这些,按着自己的步伐走。

朱祁钰记得,有人说过,世界本没有路,人走多了,便有了路。

驿道被来往的商贩踏的瓷实,失去头目的部落接受了大明的管辖,不用再担心来自同类的袭击。

在哈兰城的基础上,对于游牧民族的掌控开始加深。

所谓穷文富武,无非是中原农耕民族难以吃到肉,在互市的情况下,辽地便宜的肉食能够养育出不少精兵强将,只需要时间的推移,大明只会越来越强大。

如此情况,朝鲜知道,却无能为力。

董山的事情已经惹怒了大明,李珦不想在自己即位前再生什么事端,茂山的事,只能默认。

而李氏朝鲜开辟的新郡自然得到了来自哈兰城互市的好处。

商人将商品带到哈兰城,对于物资匮乏的朝鲜来说,高层很乐于为此付出钱财。

丝绸、茶叶,以及书籍,这些是朝鲜贵族阶层乐此不疲的追求。

李珦的妥协,或许这些也是原因之一。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是没有,朝鲜北逃的难民再增加,那些被朝鲜权贵压迫的喘不过气的人,只要逃到哈兰城,追兵就只能望江兴叹。

一如他们能够接纳董山一样,大明自然也可以接纳难民。

只不过,难民到了哈兰城,可不会像后世那样,能够得到人道主义援助。

多劳多得,不劳者不得食,是哈兰城默认的规则。

广袤的平原拥有着中原十分羡慕的土地,商人带来的不只是商品,还有种植技术和粮种。

东北的开荒是必须的,以前因为这里苦寒,冬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棉衣,被皇帝政令迁移来的百姓生活艰难。

现在,商队会将棉衣和炭炉等商品带过来,通过工作的例俸可以买上过冬的必需品,前来辽地淘金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