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38章 南城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第38章 南城

作者:哟吼吼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0:42:57

南城拥有如今京城最大的瓮城。

永乐十八年,北平城兴建完成,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正式迁都。

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八年有余而已。

南城的空间不大,正阳门的瓮城是内瓮城和外瓮城相结合,占据了很大的面积。

此时的南城十分热闹,三教九流,群英汇聚。

知道了郕王殿下到南城,南城兵马司的人立刻组织起人手。

道路两旁都是持刀的护卫,而中间,朱祁钰驾马,身后带着锦衣卫。

看着两旁木屋,越靠近城墙,木屋越是简陋,但是街道两旁的木屋还是能入眼的。

一些好奇的人走出家门,目光越过维护秩序的小吏,想看看是哪位大人物会到这里来。

这番动静自然会引起王妃的注意,在一个木棚内,汪招娣和杭惠茹起身准备迎接。

很快,一匹高头大马就出现在视野之中,而那驾马人,目光端正,面容上看不出喜悲,可当对方的目光看到自己之后,就露出了和煦暖阳般的微笑。

“吁~”

拉住缰绳,骏马微微昂了下脑袋,停下了马蹄。

“在忙吗?”

朱祁钰下马后就加快了步伐。

“现在不忙了。”

汪招娣看了看左右,郕王的排场确实是大。

要知道,兵马司知道王妃到南城,也不过是派了些护卫,加上张三带领的人,已经很多了。

但是郕王出行,排场更大。

“嗯?”朱祁钰发出鼻音,然后对左右兵马司小吏说道:“带人回去罢,替孤跟都指挥道声好。”

小吏有些迟疑,毕竟长官要求护卫郕王周全。

“莫要担心,”朱祁钰看出了小吏的担忧,指着张三他们道:“有他们在,还有锦衣卫,孤自然安全。”

闻言,张三领着护卫出列,齐声道:“参见殿下!”

整齐且气势如虹的声音,就能看出这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队伍。

三天的时间,准亲卫已经逐渐进入的状态,他们目光如炬,神态饱满,就是还没换衣服。

见状,小吏也不再犹豫,就领着人离开。

“情况如何。”

没看退去的兵马司,朱祁钰转身就问王妃。

“今日有惠茹妹妹相助,倒是有人前来问询,只是妾身觉得,人数不够。”

汪招娣说着,让出了半个身位,将身后的杭惠茹给露了出来。

对两人点了点头,朱祁钰侧头看向张三,问道:“情况如何?”

张三领命出列,道:“回殿下,情况有好转,只是传播范围不大,若是能贴告示,效果应该更好。”

闻言,朱祁钰很是赞赏道:“好小子,广而告之,都想到打招聘广告了,不错。”

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锦囊,直接抛给张三,继续道:“去买点米或面,咱们先在这施粥。”

张三接过锦囊,但脸色苦了下来,回道:“殿下,这京中米价可贵了,一石就要五两银,而且还在涨。”

要知道,洪武年间,一两银可以买两石米。

战争将近,总会有人乘机火中取栗。

也难怪于谦那么火急火燎的要去通州运粮了。

朱祁钰毕竟是上流社会的人,对于民间的情况想百分百了解是不可能的。

而且小农经济就会伴随着封闭,庄子里也多是自给自足,不能把其当成样本。

想到这里,朱祁钰就捏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这种事情,应该是朝廷出面比较合理,但是朝议上,他并没有听到相关的信息和预防措施。

现在卢忠和于谦去了通州,而兴安去蔚县抄王振老家,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摇了摇头,朱祁钰觉得自己不应该被局限住,从旁观者的角度,自己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反正他是王爷,又不会被饿死。

但是一想到如今有人囤积居奇,他的胸口就发堵,所受过的教育在谴责自己。

突然,朱祁钰想到了什么,就对身旁的千户说道:“去,把周忱给孤请过来。”

得令的千户立马离去。

周忱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他所推行的平米法,客观增加了朝廷百分之五十的税收。

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是土地乃国之根本,朱祁钰现在也不敢乱来,他找周忱,是想问一下这囤积居奇该怎么解决。

一开始,周忱非常慌,被锦衣卫架着的感觉非常不好。

战战兢兢听完朱祁钰所说之后,周忱才长舒一口气,道:“回殿下,如今秋收将近,这情况很快便会得到抑制。”

“再者,于尚书已去通州,若看那一车车粮食如今,粮价便也不攻自破了。”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不过他就怕通州那些人拖延时间,毕竟商贾能在京中做买卖的,多多少少都得有人护着。

“也就是说,要么等粮食收获,要么等京师之外的粮草入京,就别无他法?”

朱祁钰缓缓开口问道。

“这…”

对于像周忱这样的官员来说,些许时间,等一下又会怎样?

“如今京师危如累卵,但是有些人却坐地起价,而朝廷,却做不得什么?这样好吗?”

士气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朱家有着推翻暴元的正统优势,而偌大的帝国,每个人都觉得一些小问题都是能够承受的。

更何况,儒家牧民,本就是觉得吊着百姓一口气最合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很出名的话到后世都还有很大的争论。

提倡仁者爱人的孔子,又怎能觉得百姓是一群乌合之众呢?

当然,解释权都在那些大儒的手里,毕竟他们垄断了教育。

就朱祁钰个人而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百姓如果有能力,便由之,反之则需要引导和教育,属知之。

但这也只是朱祁钰个人的想法,他所经历过的时代,对于将这句话曲解运用最深的,便是乃头乐。

周忱当然不知道眼前的郕王殿下在想什么,但是他还是提出了建议道:“不如提倡让富户施粥布善,也能解如今之局。”

不知为何,朱祁钰只能长长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是孤想太多了。”

“非也,殿下仁爱之心,臣见之认之,赤子之心,乃国之幸事。”

周忱看朱祁钰皱着的眉头并没有解开,也就说了句好话。

如果真的世道乱了,那么就奢求那些富户发善心?

不可能,一鲸落而万物生,到时候不从帝国身上攫取利益,那就枉费他们是富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