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1049章 凌驾于倭法之上的明法

第1049章 凌驾于倭法之上的明法

朱仪剥夺了战俘的一切身份,虽然没有要了他们的命,但和大明律中的造反所牵连的普通士兵一样,让对方服劳役,在倭国也就变成了贱民,或者说暗部。

这样的惩罚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

本是贵族的倭人被从位置上打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是整个血脉的侮辱。

劳役可不是徭役,虽说都属于劳动建设,可劳役是惩罚,是要做到死。

长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力,这也算是废物利用。

大村纯忠看到一些以往高高在上的人,现在一把鼻涕一把泪,鬼哭狼嚎犹如低贱之民,心中不由得生出些许暗爽。

士兵面无表情将人给押了下去,公开审判给予了长崎倭人警戒,当贵族因为大明的审判而被剥夺身份之后,明律就凌驾于倭律之上。

大明的律法开始在长崎实行,却让普通倭人觉得这是好事。

寻常情况下,贵族可不会被审判,倭国不是大明,他们的贵族能做一切事情,只要别惹到比他们更高级的贵族就行。

没有人会弹劾他们,如此就不会有人去审判他们。

在领地内,他们可以胡作非为而不受任何代价。

现在,代价出现了,长崎的倭人也知道了倭国的贵族就算再长崎也不能为所欲为,触犯了大明律,也是会被审判。

长崎明军之中,虽然也有觉得劳役的惩罚太低,达不到警戒效果,但听着各自领队讲解那些人并非主使者,想想也就没了意见。

更何况,比起一死了之,劳役至死也是一种折磨。

除此之外,张北海自然也会让人着重关注士兵的心理情况,毕竟快意恩仇的心理,往往就是滥杀无辜的开始。

华夏历史上的屠城,无非就是让士兵泄愤。

朱仪审判完战俘之后就回到了总督府,快速审判不一定能做到公平公正,但这对于长崎总督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连他们的生死,朱仪也不在意,只不过是要立规矩而已。

奈何军中没有关于律法的专业人员,否则朱仪不介意将事情推给对方,同时在长崎正式发布大明律。

现在的长崎倭人,只是知道大明律高于倭律,可大明律详细内容,他们就和大明的普通百姓一样,知之不详,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

不过,在此之前,总督府还要宣布对秋月氏的通缉令,并且让藤原氏对幕府施压。

说起来,藤原氏才是挑起战争的一方,可这是他们倭国内部的事情,和大明又没有关系,而现在明军在长崎,就在肥前国之中,自然要找藤原氏接洽。

看起来并不正义的行为,恰恰也是这世界的正常现象。

正义并非世界的通行证,从古至今,想要维护正义,首先就是拳头要硬,否则你打嘴炮,人家打大炮,天下人只会听打大炮的人说的话。

明军没有留给战俘休息时间,士兵直接将他们带到除军事区域外的工地上,告知管理工地的倭人,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分心了。

那小吏也是惊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民告官,这可不是小事。

为首官员皱着眉说道:“本官蔡志华,为平准署典事,尔可是状告本官?”

罗喆没有挣脱束缚,闻声便道:“是极。”

“好。”

蔡志华立马下令给罗喆等人松绑,但还是在其看管之下。

民告官有一个最直接方法,便是登闻鼓。

如今登闻鼓并不是每个县衙都有,就像整个京城周围,也只有长安县有登闻鼓,因而蔡志华将罗喆带到长安县衙外。

被高高架起的登闻鼓摆放在县衙屋顶之下,由街使看管,也就是捕快。

因为事情闹得大,所以街使看到来了一群人,连忙入内通报。

正在整理衣衫的杨纂还没踏出房门,就听到久久未闻的鼓声。

咚~咚~咚~

沉闷的声音响彻长寿坊,吸引了更多好事者围观。

但是他们进不了县府,只能在外等候。

县府占地十分宽广,如同四合院,中间是一片空地,入了县府便能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

再往前便是审判用的大堂,形式很简洁,由于唐人是跪坐着审理案件,因而只是用木头搭起的台子大概只有几十厘米高。

上方悬挂着“明镜高悬”的黑色烫金牌匾。

等到杨纂从侧方进入大堂,看到下方站着罗喆和蔡志华等人,感觉太阳穴有点疼。

低矮又狭长的公案之后,杨纂跪坐在蒲团之上,说道:“是何人伐登闻鼓?”

“民,罗喆,有冤,告平准署枉法。”

罗喆躬身之后高声唱道。

几番问答之后,杨纂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然后由县丞记录。

登闻鼓这种案件,虽然要经过他,但做决定的确不是他。

等到县丞拿着文表告退之后,杨纂放松下来,对着蔡志华拱手示意了一下。

身为被告,蔡志华现在心情很糟糕,但却信心满满,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章可依。

只不过是烂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与他相比,罗喆也是稍微有些把握的。

虽然不通唐律,但是自己的行为顶多是街边小贩,过往胡商,总是有漏可以钻的。

最大的忧虑是人治,但这也是依仗之一。

没过多久,至少罗喆是这么觉得的,县丞带着军士来到县府。

为什么说是军士,因为身披鱼鳞甲,腰挂大刀,手握长矛,和街使有着很明显的区分。

看到他们,陈伯等人慌了。

军人大义?

没有的,他们眼里只有钱、粮和女人。

所以陈伯看到军人的反应不是安心,而是害怕。

“陈伯莫怕,今日之事,罗喆一力担之。”

罗喆不止要安抚陈伯他们,怀里的幺娘也是瑟瑟发抖。

轻轻拍打着幺娘的背部,罗喆对杨纂说道:“杨明府可否帮忙照看一番。”

陈伯面露苦涩,似乎对自己有些不甘。

铁牛更是咬牙切齿。

对于罗喆的要求,杨纂没有拒绝就让人安排陈伯他们入二堂别间看管。

随后,杨纂与罗喆还有蔡志华一起随着军士一起离开。

这是要入皇城了。

随行军士便是金吾卫,而刚才县丞是向上递交表文,之后直接传达到朝堂。

民告官可不多见,更何况是勤政的李世民呢。

因而过了三省就直接呈到了御案之前了。

跟着金吾卫,来到皇城前,这里的城墙与外城的城墙截然不同。

看上去更加坚固,而且整体更加雄伟。

高大的城墙上面是庄严的箭楼,而箭楼之下便是三个门道。

中间门道上方刻有“含光门”三字。

拱卫大门的解释英武的军将,远非外城可比拟。

金吾卫将人带到,核对鱼符,守将就没再阻拦。

过了含光门,罗喆看到很多穿着青衫官服的胡人以及各种官员来回奔走。

所在的建筑也都是府苑制,灰白的石砖整齐地划分着各自的办公地点。

虽然有人会好奇看向罗喆的队伍,但绝对不会过多滞留。

经过几个路口之后便是一条石砖铺垫而成的大道,对面则是宫城。

宫城的守备更加严肃,将士站如雕塑,对于未踏进自身守备范围的人置若罔闻。

罗喆一路上好奇地张望,很明显,这些将士的装备比外面的更完备,而且更加精致。

那枪尖在阳光的反射之下如同灯泡一样闪闪发光。

只记得路过了三四道城门之后,罗喆等人来到了重明门。

这次进入便要经过搜身。

除了用手触摸外,将士还用一块黑色块状物在身上来回扫描。

这个应该是磁铁,因为罗喆看到它能吸附起铁制器具。

经过了几道门禁之后,就能看到显德门了。

在它后面,就是如今皇帝办公的地方了。

一开始,罗喆觉得奇怪,皇帝不应该待在皇宫的中间吗?

现在也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

到了显德门,就有穿着青色袍衫,头戴黑色幞头的内侍等候。

而这个内侍明显是在等罗喆的。

原因很简单,预防殿前失礼。

罗喆面带微笑,听得很认真,相比于周围人对内侍的蔑视,罗喆比较觉得他们是群可怜人。

在这个讲究孝道的世道里,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对自己的子孙根无情呢。

更何况这个小内侍看上去年纪和自己差不多。

罗喆的态度让小内侍大有好感,就像一条受够欺负的狗,只要有人赏赐一块骨头,就流着哈喇子,摇着尾巴。

等到内侍讲解完回去通报之后,罗喆便能踏入显德门了。

显德殿并不是很气派,至少从规模上来说,小了。

但是由白玉石铺成的道路无不透露出皇家的显赫。

三大五粗的禁军冷眼看着罗喆。

走过空地,踏上白玉石砌成的台阶,也没几道,就来到殿门口了。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这有点寒酸了。

殿门不大,镂空雕琢,沉重却又华美。

按照内侍所说,听到通传之后,罗喆走进殿门。

刚一入殿,罗喆惊呆了。

满朝诸公,坐着上朝。

要说下面和上面的区别,就是皇帝的椅子比较大,还有靠背。

但整体跟凳子相似。

方才听内侍说注意站姿和步伐,现在罗喆明白了,大佬是坐着的。

最上方的不用多说,看着明黄色的衣服,就知道是皇帝了,而下面花花绿绿的朝臣多是紫色和绯色。

没有多少人将目光投向罗喆。

毕竟民告官对他们而言,是挑衅。

“说吧,有何冤屈?”

声音饱满又有磁性,还带有几分威严。

罗喆弯着腰,闻言答道:“民罗喆冤于署令枉法,没民之钱财。”

一旁的蔡志华作了一揖,起身道:“臣行之有法,律有规,凡商铺者皆经于市。”

“民无商铺,如那小食小贩,如那行走胡商,何来商铺之说?”

罗喆辩驳道。

很明显,经过罗喆的判断,市其实就是一个大型而且集中的赶集场所,只不过按照规定,要在京城里开店铺,只能在“市”里。

但罗喆没有店铺,他就跟那些行脚商一样,根本没有固定交易地点。

这是一个很习惯性的思维。

大家只能在这里开店,那么这里东西就更容易卖出去,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法了。

蔡志华被这么一堵,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群臣之中,不少人也在思量,其中一个老人看着罗喆两眼发光,随即弯着膝盖走出来,躬身唱道:“陛下,臣有一言,可否一问。”

“杜卿免礼,朕准了。”李世民眼中有些玩味。

似乎罗喆的出现为整个朝堂增添了些许的活力。

“我可问你,罗小郎君可知律法?”

老人看着罗喆,语气并没有过多苛责。

罗喆摇了摇头,开玩笑,谁会懂你们的律法。

“民不知。”

得到答案,老人更是欢喜,说道:“老朽杜如晦,得陛下厚望,为吏部尚书。”

罗喆回礼。

杜如晦继续说道:“依罗小郎君之言,那署令为何枉法?”

“法无禁止即可为,署令枉法于抄没民之所得,这不是枉法?”罗喆道。

这下是满堂皆惊。

法无禁止即可为,细细品味之下,却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对此,罗喆只是觉得理所当然。

“法无禁止即可为,好一个法无禁止即可为。”

杜如晦反复品读之后,似乎从中悟出了什么,不断喃喃自语着。

“荒唐,那岂不是毫无王法可言!”

有人出班说道,穿着绯色衣袍,也是个高官。

“为何?”罗喆不解。

“为何?因为…”话到了嘴边,那人却又说不出口。

是啊,法无禁止,那为何不可?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礼法崩坏!”

又一人站了出来,留着山羊胡子,已经有几分斑白。

“法不外乎人情,为何会礼法崩坏?”罗喆反问。

这下那老人也迟疑了。

两相结合,滴水不漏了。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杨纂此时额头挂着冷汗,没想到这登闻鼓如此响亮,已经涉及到这一层次了。

另一旁的蔡志华已经打算回去打一顿举报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