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 第五十九章 培训

名单一贴出来,清河村像被扔进油锅的水,滋啦啦沸腾起来。

三个人的名字,阮时苒、顾孟舟、宋斯年,被红头纸印得清清楚楚。晒场口,围观的人群还没散,低声议论声一波接一波。

“阮闺女行啊,果然被选上了。”

“她是该上,干活细致,识字又快。”

“宋小伙子也有点门道,力气大,肩稳。”

“顾孟舟……啧,他倒是城里人,家里有底子,选上不奇怪。”

议论声里带着羡慕,也带着酸味。

程薇却站在阴影里,指甲死死掐进掌心,眼里全是血丝。明明原本该是她的位置,如今却落在阮时苒头上。她牙齿咬得咯咯响,胸口像堵了块石头。

晚上,知青院里,气氛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大家对阮时苒是疑是忌,现在一个个跑过来,笑呵呵地和她搭话。

“阮知青,以后真要回城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要是能搭把手说句话,能进厂干活就不愁了。”

“你在厂里站稳了脚,我们肯定跟着有光。”

阮时苒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欣喜,她只是笑着点头,语气平和:“我只是有了机会,能不能走下去还不知道。大家别太早下结论。”

话说得不咸不淡,既不拒绝,也不许诺。可就是这种态度,更让人心里觉得她稳重可靠。

程薇在一旁听得气血上涌,偏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她想插嘴,却发现自己一开口,立刻有人白她一眼,气氛瞬间冷掉。她只能硬生生把话咽下去。

夜里,程薇独自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窗外的风吹得树叶簌簌响,她翻来覆去,眼泪模糊了视线。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阮时苒得意。她必须想办法。

第二天一早,社长段根生召集三名被选上的知青到队里,说要去公社集中培训几天,再由公社干部统一带去县里报到。

“实习不是白捡的福气。”段根生语气严厉,“你们走到哪儿,都代表咱们清河村。要是丢了脸,不光是你们丢人,全村跟着丢脸!”

阮时苒应声:“明白。”

宋斯年也点头:“记住了。”

顾孟舟背手站着,只嗯了一声。

三人走出大队部时,已经有不少村民聚在门口,目光热切,好像看着他们已经穿上了城里人的衣裳。

程薇混在人群后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攥着衣角,心口像火烧。她不甘,她不能认输。

中午,顾孟舟一个人走在回知青院的路上。程薇快步追上去,拦在他面前:“孟舟哥,我求你,帮帮我。你和公社的干部说一句,让我补上去。”

顾孟舟冷冷看着她,眉头紧锁:“程薇,你闹够了没有?我说过多少次,我和你没有关系。”

程薇眼泪掉下来,声音带着颤抖:“可你心里明明知道,我比她更适合回城。她凭什么?她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她有什么资格!”

顾孟舟眼神陡然一冷,嗓音压得极低:“够了。你再胡说八道,小心祸从口出。”

程薇愣住,怔怔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双腿发软,差点跌坐在地。

夜晚,阮时苒在屋里摊开一本数学书,借着煤油灯的光,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算。宋斯年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轻声说:“你还在看?别太累了。”

阮时苒抬头,眼里有光:“两年后恢复高考,我必须抓住机会。实习只是第一步,不是终点。”

宋斯年怔了一下,忽然笑了:“行,你要走的路,我都陪着。”

天刚蒙蒙亮,红旗大队口的牛车就已经等候。牛背上套着木轭,呼出的热气在清晨凉风里一阵阵冒白。三人站在路边,行李各自一只,简单却沉甸甸。

村民们围了一圈,好像送走的不是人,而是他们未来的脸面。有人摇头叹气,说咱村终于有人能去公社露脸了;有人羡慕又带点酸,嘀咕一句都是运气;还有小孩子扒着大人腿,眼巴巴望着,像看热闹一样。

阮时苒把手里箱子往牛车上一放,抬头环顾一圈,心底那股说不清的心绪翻涌。她知道,这一步意味着什么。原本在剧情里,她根本没有资格坐上这趟车,而如今,她已经把命运改写。

宋斯年紧跟着,把扁担扛在肩头,姿态松松散散,可眼神却锐利。他注意到有几个村妇盯着阮时苒,眼底隐隐带着异样的光,他下意识上前一步,挡住了大半视线。

顾孟舟则双手负在身后,神情一如既往的冷峻,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心里明白,自己若是不能回城,不仅辜负家里人,更丢掉了这几年的等待。

牛车慢悠悠驶出村口,沿着尘土飞扬的土路往公社方向走去。车轱辘碾过石头,咯吱作响。村口的红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渐渐远去。

阮时苒心里有些紧张,手掌不自觉扣着箱子边缘,指尖微凉。她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不要慌,前面还有更大的关口等着,她必须沉得住气。

公社大院很快映入眼帘。那是一座灰砖修起的二层小楼,门口挂着鲜红的横幅,上面写着“迎接新时期建设力量”。院子里已经聚了十几个知青,来自不同大队,衣着各异,但每个人的神色都掩不住兴奋和紧张。

阮时苒跟着走进去,扑面而来的不再是田间的土腥味,而是油墨味和石灰味,空气里甚至还带着淡淡的肥皂香。这种气息,让她瞬间有种久违的错觉,好像自己重新踏进了城里的校园。

干部领着他们进了会议室。木桌木椅摆得整齐,墙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边上贴着字迹工整的大字报。桌子上放着一叠印好的资料,纸张雪白,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微的光。

“先自我介绍。”一名干部开口,语气不疾不徐。

一个又一个知青站起来,报上姓名和大队。有的声音洪亮,带着得意;有的拘谨,语气发抖。轮到阮时苒时,她站直身体,声音清清楚楚:“阮时苒,红旗大队。”

声音不高,却让人忍不住抬眼望她一眼。她的字眼干脆,没有多余修饰,正因为这样,反而显得沉稳。

宋斯年在她后头,语气懒洋洋,却透着股倔强:“宋斯年,红旗大队。”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让人心里一动。

顾孟舟一开口,就带着几分高傲:“顾孟舟,红旗大队。”他特意加重了“顾”这个姓,似乎要提醒在场的人,他背后不是一般家庭。

介绍完毕,干部分发资料,说是三天培训,内容包括厂规纪律、基本文化考察、还有模拟劳动考核。谁能坚持到最后,不掉链子,就能留下。

“机会难得,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要用实力说话。”干部扫视一圈,声音敲得重重。

阮时苒低头翻开那份资料,第一页就是厂里的基本守则,字体清晰,条条分明。她的眼神微微闪了闪,心里比谁都明白,这不过是开始。真正的关口,是后面接踵而来的考核。

午后,第一项文化考察展开。每人一张纸,上面印着几道算术题和一段简短的阅读理解。许多知青皱眉,笔尖在纸上划来划去,表情纠结。

阮时苒迅速浏览一遍,心中已有答案。她一笔一画写下,字迹工整。她知道这不仅仅是答题,更是表现。她不能暴露出过人的能力,但也绝不能落在后面。她的速度刻意放慢,答案却丝毫不差。

宋斯年坐在一边,眼睛盯着纸,眉头紧皱。他从来不在意这些,可想到阮时苒,他咬牙写下去。字写得歪歪扭扭,却全对。

顾孟舟一如既往,神情自若,答完题后还扫了周围一眼,似乎在观察谁是威胁。

考核结束,干部当场抽查了几份。

念到阮时苒那份时,声音不由自主顿了下,语气里带着赞许。

念到程薇那份时,则是一片沉默——她的字迹乱七八糟,错漏百出。

这一幕,被所有人看在眼里,窃窃私语声在角落里蔓延。

程薇脸色涨红,心里愤恨得几乎要爆炸。

晚上,培训宿舍里,几张铁床吱呀作响。阮时苒翻开资料,借着昏暗的灯光认真背诵。宋

斯年躺在上铺,手里抱着一只破旧的书,却在半晌后低声开口:“你真要这么拼命?”

阮时苒停下笔,仰头看他,眼神坚定:“这不是拼命,是机会。”

宋斯年看着她,心口微微一热。他忽然觉得,这一切再苦再累都值得。

顾孟舟在一边冷笑:“机会归机会,真能走下去的,不一定是你们。”

……

公社大院的钟还没敲七下,操场边已经排了两列队。风从旗杆那头吹过来,带着机油味和石灰味,凉凉地往衣领里灌。院墙外有辆手推车哐当哐当地过,轮子蹭到石子,铁皮震得牙根都跟着抖。

干部刘科员拿着一本蓝皮笔记站在台阶上,声音不高,却压得住场子:“今天模拟车间。三组轮换,装卸、检斤记账、码垛。每组一小时,换钟不许磨蹭。计分看三样,速度,误差,安全。谁耍滑,谁给别人添麻烦,一律扣分。”

“听明白没有。”

“明白。”

应声不齐,夹杂着清嗓子的咳。有男知青在队尾打了个呵欠,被旁边同伴推了一肘。他赶紧站直,装得像根旗杆。

分组的时候不时有人往记录台那边挪,生怕被分去抬麻袋。程薇最积极,她抢上一步,语气很甜:“我适合记账,写字快,数字也准。”

刘科员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轮换。先去装卸。”

“我手掌有伤。”程薇把手心朝上,皮肤确实红了一片,看着可怜。

“手套发了,按规矩走。”刘科员抬手指向一堆麻手套,“戴好,不许脱。”

程薇脸色一僵,还是去拿了手套。她走回队伍时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谁也没接。

宋斯年挑了最沉的麻袋,顺手把扁担肩垫往上一推,扛起来像玩。他往阮时苒这边看了一下,声音不大:“别逞强,先试一袋,找重量。”

“知道。”阮时苒系好袖口,把头发重新扎紧。她能闻见麻袋上晒过的味道,混着一点陈旧的霉,粉尘黏在鼻翼,两次呼吸就把嗓子划得发痒。

院子里划出三条“工位线”,麻袋堆在门口,掺着玉米和高粱。装卸组要把它们从大门里抬到地秤旁,再按记录上的编号码成四方。检斤记账一边看秤砣一边记,码垛的人要把口扎紧,袋面理顺,四袋一层,七层一垛,不能歪。

“开始。”

哨声脆,脚步乱。第一袋上肩就有人脚底打滑,麻袋一歪,从肩上半滚半掉,砸在地上“噗”的一声,粉尘冲天。咸腥味挤进嘴里,院子里一片咳。那人慌里慌张去捞袋口,越捞越漏,里面细粮沙沙往外涌。

“别扒。”阮时苒冲上去,一手捏住袋口的褶,一手从腰间抽出细麻绳,手指绕了两圈,收紧,再回扣,半指宽的八字在袋口一收一勒,泄口立刻停住。她抬手把溢出的粮一拢,用手刀把袋口的边缘抹平,“抬起来,轻,别直接拖。”

那小伙子点着头,脸通红。旁边两个村里来的老工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咧了嘴笑:“这扣打得利索。”

刘科员的笔记轻轻点了一下,没说话,目光却跟着多停了几秒。

秤边的位置很紧,小黑点标着脚要站在哪。检斤的女孩把秤杆抬起又放下,抬起又放下,脸急得发红,“不对,老跳。”

阮时苒把袋子放上秤,瞄了一眼秤面,心里一动,“归零没调。秤砣左边轻了半格。”

她抬手敲了敲秤面,指甲轻轻点过刻度,“这根指针回不去,卡住了。”

“你会弄秤。”刘科员把眼镜往上推了推,眉毛微微挑起。

“帮着社员过秤时看过几次。”她没多话,伸手把秤杆轻轻提了一下,指尖在弹簧那段停了停,又按回去,再看看指针,正了。

第一袋过秤顺利压完,第二袋上秤时顾孟舟直接把袋子从腰上往秤盘上一放,力度太猛,盘沿一闪,指针晃得厉害,检斤那女孩吓了一跳,喊了一声小心。顾孟舟脸色微变,压住袋子,抿了抿唇,没有解释。

“动作要稳。”刘科员开口,“力气大不等于分好,秤盘坏了你赔不起。”

顾孟舟点了点头,喉结动了一下,压住了火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