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 第三十二章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第三十二章

作者:在逃木头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20:17:39

饭后的人群渐渐散了,知青大院里只剩下收拾碗筷的叮当声。

阮时苒提着空碗,从大院门口往清河村的石板路走去。

怎么回事?

月亮还没完全升起来,庄稼地里泛着一层淡淡的银光。

她回身看了一眼,知青们或瘫坐在门槛上,或靠在屋檐下喘气,大家都带着一天劳作后的疲惫。

宋斯年跟在她身后,左手提着一只木桶,右手把她的帆布包轻松拎起。

他脚步不快,却总是落在她半个身位的侧后方,像一道可靠的影子。

路过一片杨树时,枝叶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

他忽然伸手,替她把被风撩起的发丝别到耳后,语气低低的。

“今晚别开窗。风沙大,容易着凉。”

阮时苒偏头看他,眼里有笑意。“你什么时候成了保健医生。”

“对象要尽职尽责。”他说得很认真,连眼尾的笑意都敛了几分,“你若病了,谁给我做饭。”

阮时苒被他这句半真半假的玩笑逗笑,脚步也轻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青砖大院。

院门“吱呀”一声合上,外头的喧闹像被隔断,只剩下屋檐下的虫鸣。

屋子白天已经看过一遍。

正房两间,偏房各一,堂屋里摆着一张老八仙桌,木头被岁月磨得油亮。

墙角有一口小土灶,灶面裂开细细的纹,勉强还能用。窗纸有破口,风钻进来,带着一点土腥味。

“先打扫。”阮时苒卷起袖子,拿出抹布和扫帚。

她把堂屋、卧房、灶台依次清了个遍。趁宋斯年去井口打水,她从帆布包最底下摸出一个小瓷瓶,指腹轻轻一按,几滴灵泉落进木桶。

等水抬进来,她又装作随手一掬,洒在桌面和窗沿。

木头仿佛喝饱了水,原本枯灰的纹理立刻鲜亮,空气里的灰味也淡了不少。

宋斯年把木桶放下,眯起眼看她。“你这抹布有点神奇。”

“能榨很干。”她笑着糊弄过去,“抹完不滴水。”

他也没再追问,搬了两块砖垫灶台,把松动的灶门卡好,又拆了院角的一截枯枝,削成引火柴。两

人分工明晰,一个收拾屋子,一个折腾灶台,忙活了一刻多钟,院里终于有了烟火气。

“今晚你睡里间,我睡外间。”阮时苒把叠好的被褥抱到门口,“我在门后挂个铃,你若夜里进来要说话,不然我能把你当贼。”

她说得一本正经,语气却带着点调皮。宋斯年挑眉,故作嫌弃地啧了一声。

“我像贼?”

“你更像打更的,巡夜的那种。”

“行。以后每晚给你巡一圈。”他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眼里像藏了星子,“我先把窗户外面加个木杠,稳一点。”

他找来粗粝的木条和铁钉,把两间屋的窗户都加固了一遍。

敲钉子的声音“笃笃”落在墙上,落在夜里,落在她心口里,踏实极了。

等他收起工具,阮时苒已经在灶台前支了一口小铁锅。

锅里冒着细细的热气,香味钻出灶门。她

剥了半个蒜,向锅里滴了一点灵泉,手腕轻巧地翻搅。

“再忍一会。等粥开。”她把一只青花碗递给他,“先去把脚泡了。你脚上全是土。”

“你要给我端水?”他声音低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你今天背了丁敏那袋行李,又替我挡了两回风。泡脚是我给你的回礼。”她把话说得平平静静,却用力把木盆往他脚边一推,“去吧。”

木盆里的水温热刚好,灵泉的凉意在底,像一条细细的溪流从脚心往上爬。

宋斯年把脚伸进去,整个人都松了一寸。他靠在门框上,安静看她拨火。

火光映在她侧脸,肌肤泛着柔光。灶台那口旧铁锅被她擦得发亮,锅沿上跳着细小的热泡。

她低头抿了抿唇,怕粥溢出,又添了点水,动作利索。

“别太辛苦。”他忽然开口,语气比月色还轻,“我不急着吃。”

“可是我饿了。”她一本正经地看他,“你要陪我吃。”

他失笑。“遵命。”

粥很简单,是白天分饭时她省下的红薯干,又抓了一小把高粱米。

她往里放了两粒盐,再丢一撮葱花。灵泉让粗糙的谷粒也有了甜意,蒜香把土腥味压下去。

两个人端着碗坐在槐树下的小矮凳上吃。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院墙外偶有狗叫,但远远的。

宋斯年吃得很认真,碗见底才放下。

他指尖敲了敲碗沿。

“以后我负责砍柴挑水,你负责做饭。我们两个分工明确。”

“你还想得挺美。”阮时苒扬了扬下巴,“做饭按工分换。你要多干活,多给工分,我再考虑给你加一个红薯。”

“好。”他居然点头,“我要给你挣很多工分。”

这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偏偏她就听得顺耳。两人把碗筷洗净。她把水倒在门槛边的土里,灵泉渗进去,泥土迅速收敛了潮腥味,甚至冒出一丝清新的青草气。

她回屋点亮一盏小煤油灯,把从城里带来的笔记本放在桌上。

纸张是略黄的旧纸,她在扉页写下“复习计划”四个字,分栏抄了“语文”“数学”“政治”“历史”。

每一栏后面写上“每日一小时”字样。写到“数学”时,她停了一下,又添了“例题十道”。

宋斯年走到她身后,探身看了一眼。“你要晚上学?”

“嗯。”她把笔帽盖上,抬眼,“两年以后,高考会恢复。我想试试。”

他没有笑,也没有质疑,只是很自然地问了一句。“需要我做什么。”

“先把灯芯剪短一点。”她指了指灯,笑意在眼底晕开,“省油。”

他照做,灯火顿时收束,光圈集中,桌面清清楚楚。她翻开一本数学书,写下第一道题。

他看她拿笔的姿势,忽然伸手按住她的手背。

“别太用力。虎口会疼。”

她愣了一下,轻轻点头。他的手掌很热,掌心有薄茧,触在她的皮肤上,像一团稳稳的火。

她抽手继续写字,字迹越写越稳。他就靠在窗边,安静看了一会。窗外的风轻轻拍着窗纸,发出短促的声响。

“我去门口站一会。”他说,“你学你的。”

“你不用这么紧张。”

“不是紧张。”他把话说得很慢,“我想让你安心。”

她没再说话,笔尖落在纸上,发出细小的“沙沙”声。

半盏茶功夫后,她把本子合上,伸了个懒腰。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不言而喻的默契在空气里落了地。

院门突然被人拍得砰砰响。

伴着脚步声和窃窃私语,有人扬声喊。

“徐队长说了,知青要守规矩。听说你们两个一男一女住一院子,得过来查查。”

带头的是刘会计,她身后还跟着两位村妇和两名男知青。程薇悄悄躲在最后,眼睛里是压不住的得意。

阮时苒心里一动,把灯调暗,顺手把平底锅立在灶边,又把外间房门扣好。

她推开堂屋门,朝刘会计笑了一笑。

“刘会计,正好。请您看。我住里间,他住外间。”她把门一一打开。

床铺分明,衣物分放,桌上还有她抄的复习计划。

外间门后挂着她用细绳编的小铃,风吹过时发出清脆的声响。窗户上刚加的木杠也规整结实。

刘会计目光在屋里扫了两圈,落在那张写满计划的纸上,挑了挑眉。“晚上还看书。”

“白天下地,夜里学一点,心里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