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 第十六章 迎新会

丁敏想不通,就一个帘子花一块钱值吗?又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要她说还不如做身衣裳,这还不知道要在队里呆多久,拢共也就带了两套薄衣服,一套厚衣服。

王琴也开始钉帘子,解释道:“咱屋子对面就是厨房,有时候门开着,挡着点好。”

丁敏这么一想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男女知青一起搭伙吃饭,男生也会进厨房。

这要是哪天别人在房间进进出出外面刚好有男知青经过,那真是羞死人了。

但她下乡家里没有多少钱,想问阮时苒能不能先欠着等以后她努力干活,挣工分换了粮食抵,又拉不下这个脸,最后嘴皮子上下翻动两下,还是没说出口。

阮时苒出去打了盆水,把自己床边的灰都擦干净,房间里有四个柜子用来存放东西,一人一个,又把墙角的柜子擦了一遍。

等旁边丁敏也弄干净后,才拿出大队里发的棉絮垫在最下面,再把草席擦了一遍,垫在上面。

最后又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拿了床厚被子垫最上面,铺完床单,又拿了枕头被子,这些都很新,一看就是刚买的没用过。

几人的床位都焕然一新,丁敏的被褥看起来就旧的不行,上面还有几块补丁,王琴的看着倒是还好,不是新的但应该用的时间不长,阮时苒一看不仅新还不便宜。

四个人里就丁敏过的最差,沮丧了一下,她又很快打起精神。

在家靠父母出门就得靠自己了,以后别人说不定也会羡慕自己能干。

丁敏和王琴还没有忙活完,她们已经决定跟老知青们搭伙吃饭,从行李里翻出一袋粮食。

下乡知青主要吃的都是玉米面,这个街道办会提前说过,把粮食袋子拿出来,在上面做好标记。

空间里面啥都有,但阮时苒也不能当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该有的东西还是得准备好的。

集体生活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但阮时苒也没想过搬出去住,不说村里还有没有空房子,就算有她一个女孩子也不敢去。

人生地不熟的,不说她长相这么惹眼,就说她身怀巨款这事,难免不会有人动歪心思。

乡下不像城里,她可是看见弹幕给程薇说了不少女知青的事。

在农村男人就代表了家庭的劳动力,男人越多工分越多,而且家里男人多别人也不敢惹。

重男轻女的现象更严重,导致男多女少,很多人到了适婚的年龄找不着媳妇。

以前知青下乡村里是没有建知青宿舍的,都是轮流安排大家去村民家里住。

那些没结婚的小伙子本来就憋着火,家里又多了个女人,每天走来走去在面前晃,时间久了,有人就忍不住了。

后来这种事情多了,上面才规定每个大队都必须给知青建房子,一开始还有房屋补贴。

架不住国家正是花钱多的时候,后来财政紧张,取消了这项补贴,让大队找空屋子给知青们住就行,住宿条件自然也就没那么好了。

三个月后就恢复高考,阮时苒完全没了一个人住的心思,那空间用起来自然也没那么方便。

比如她一些明面上的事,吃喝拉撒什么的,肯定要老老实实在知青点进行。

平常生活跟大家在一块,既然已经选择不跟大家搭伙吃饭,锅碗瓢盆那些是公用的,她还得准备柴火,还有调料之类的。

她又问了问赵杰哪里可以换柴,天马上要黑了,她一个女生出门不安全,赵杰说她今晚可以用厨房的,明天补回来就行。

厨房里有四个灶台,只有两口锅,铁锅要工业票可不便宜。

这会儿知青已经陆陆续续下工了,阮时苒刚给锅烧上水,厨房就走进来两个人,一男一女。

周启明看见阮时苒眼前一亮,下意识露出爽朗的笑容:“这位同志,你是今天新来的女知青吗?”

这两人应该是老知青,三人简单互相介绍了一下,不过都是第一次见面,也就客套了几句,又开始忙活起做饭的事情。

等水一热,阮时苒就把它倒进桶里,抬出去简单洗了个澡。

回去的时候发现宿舍里一个人都没有,正纳闷人都去哪儿了。

“新来的女知青在吗?”李秀梅站在窗户边,朝屋子里面问道。

阮时苒:“有什么事吗?”

“哦,没事。是这样的,刚你不在,你室友都在院子里,新知青来都会开迎新会,你收拾好了赶紧过来。”

片刻后,收拾妥当的阮时苒出现在院子里。

夜幕落下,知青院的土院子里点着一盏煤油灯,火苗扑闪,影子在土墙上晃来晃去。

长凳临时拼在一起,一堆人围坐着,搪瓷缸里泡着茶叶,盆子里是炒瓜子,气氛紧张里带着点新鲜热闹。

老知青刘大勇第一个拍着大腿开口,嗓门震得人心一颤:

“新来的同志别拘着,咱这是迎新会!咱胜利大队可不养闲人,谁也别想着偷懒。不过呢,干活累归累,咱先得熟络熟络。来来来,新来的都报个名,从男同志开始!”

新来的张朝阳有点拘谨,挠挠头,笑道:“我叫张朝阳,京城来的,刚读完高中。”

“平常喜欢看书写日记,家里一共四口人,我排行老大,还有个妹妹。第一次下地,往后多仰仗大家。”

刘大勇哈哈一笑:“高材生啊,那更得好好干,别叫咱笑话。”

大家跟着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坐在角落的顾孟舟推了推眼镜,淡淡地说:“顾孟舟,京城人。”

他话音一落,便低下头捧起茶缸。

场面一时安静。

王琴声音轻轻的,有点怯生:“我叫王琴,沪城人,家里人都不在了。”

她眼眶微红,大家都看了过来。

李秀梅笑着拍她肩膀:“没事来了这里,咱们都是你的家人。”

“谢谢。”王琴小声道谢,看起来很感动。

“我叫丁敏,老家是津市人,后来搬到京城。家里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我没上过学,但干活特勤快。”

程薇撇嘴,心想:“那么能干活该你当一辈子苦力。”

接着站起身甜甜一笑,“哥哥姐姐们好,我叫程薇,跟孟舟哥是一个院子里的……”

最后轮到阮时苒。

她环视一圈,众人眼睛都落在自己身上,笑着开口:“我叫阮时苒,从京城来的。以前没干过农活,不懂的地方,还得各位多担待。”

一阵窃窃私语响起,有人小声说“这姑娘能行吗”,也有人盯着她的衣服打量。

刘大勇赶紧拍手道:“行啦,大家刚来的时候都一样,先是新手,干几天就熟!秋收的时候可等不人,咱得拧成一股绳互相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