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六十九章 西域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第六十九章 西域

作者:念久长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7 13:05:37

崇禎八年的四月三日,一则奏疏传回国內。

大明朝派去东察合台地区,前往叶尔羌汗国的使臣团,没能见到汗国的叶尔羌国王阿济汗,而后传书的使臣在回国途中,在原哈密卫地带遭“流贼”袭击!

整个使团有四十六名礼部文官,九十二名明军官兵被杀,唯有四名士兵带著一名使臣逃回甘肃镇。

此事尚未传抵至南京,就先惊动了洪承畴,仅仅过了一日,调新任的甘肃镇副总兵艾万年,就接到洪承畴调令,让他领所辖骑兵一千人,步卒三千人,前往当地,追剿“流贼”。

事情闹到了內地,震动朝野內外,就连已经有三日未曾上朝,呆在宫中与锦妃天天腻在一块的大明王朝皇帝都被惊动了。

朱由检对此事感到匪夷所思。

叶尔羌也那么勇敢吗?

竟敢偽装成流贼,屠杀掉自己派去和其签订藩属条约的使团。

这么严重的外交大案,可比洪武大帝在时,被高丽两次杀死使者,还要令人惊讶。

如果是普通地方流贼,在使团有九十六名明朝边军士兵护送的情况下,怎会有可能发起攻击。

不仅杀死绝大多数使臣和士兵,还在洪承畴如此迅速的调兵进入后,发现现场已无任何財帛马车。

那么多马车輜重和宝物礼品,你怎么可能短期之內拉走掩藏!

你这是不装了?

除了你叶尔羌人动的手,还会有谁?

於是,在崇禎八年的五月天刚至,也就是三边方向所传递的地方奏疏,经五百里加急,到南京城的第二日,紧张的廷议就在六部里头闹起来了。

兵部最复杂,因为改革的缘故,兵部俩尚书,左右四位侍郎是提著陆军部和海军部,又要协调五军都督府以及两京兵部尚书,遇到这种事情,还得看看礼部下面的外交部到底是个什么形势。

到底是该兵部先发统筹一下周围兵力,来准备应付后续,还是交给礼部,来呈送內阁外交通函进行协商谈判,手续上很复杂。

当然主事的老人也多,比方说孙承宗和另一个老臣,王洽。

一派人以王洽为首,认为应当克制地方衝突,等礼部了解详情后,再做定夺。

另一派官员以边镇总督,洪承畴激进派支持者为主,觉得是时候派出大將,正好以此为藉口,师出有名的领兵进驻西域,以清剿叛明事理,做重新夺回西域之实。

至於说皇帝自己,朱由检当然没有其他多余想法,认为既然事情已经成了烂摊子,我大明的使团几十个人死亡,还死了近百名兵士,就没有討价还价的余地。

三方在廷议中各抒己见,户部也提出来可以打的判断,原因是国库目前尚且充裕。

第一银行最近,也有一批纸幣和金银幣需要发出去,作为军队打仗的销很合適,军士能用纸幣,自然会流通到民间去,这就很省户部的力气了。

户部还是头一回表示財力充裕,令兵部两位尚书都看过来,露出颇为意外的神情。

户部的確是不缺钱,自从纸幣的量和今年財税到帐,国库可以说是有一大笔银两多出来。

即使是拋除了黄河治理水患的拨款,以及长城防线的重新修缮竣工,国库此刻的银子也显得过多了,这么多钱压手里,借利息的人又没那么多,显得扎手。

正是將之前徵税收上来的纸幣,再重新发下来。

礼部的態度是比较的隨和,虽然死的是他的禄官,但是死了之后,腾出来好些官位,可以挪动,並非坏事。

要打也行,要谈也可以,我礼部没什么意见。

於是,谈了十几天功夫,孙承宗站出来了,跑到宫中还带著咳嗽,看样子是受了些风寒,抱恙赶来。他佝僂著背对著皇帝躬身行礼,奏道:“陛下,老臣反对出兵!”

“哦?”

皇帝颇有兴趣,挪了挪座,看向他,伸手虚托示意其不必拘礼,容他坐对道:“孙先生坐下直言即可,没必要著急成这样,前些日子派去的御医说是先生需要静养,政务推给侍郎们也可处置的。”

孙承宗顺了顺喉咙,缓了缓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回復皇帝道:“老臣怎敢怠慢朝政啊,国事无大小,趁著此身尚存气力,便该为陛下与我大明朝尽一份忠。”

“唉,先生如此品格,当为东林楷模,既如此,慢慢说就是。”朱由检心中敬重感慨,也不再劝阻,而是衝著殿內道:“知书,知忠!去给先生添杯茶水来。”

道名的是殿內角落的两名小太监,二人听到皇帝吩咐,连忙应声,去给孙承宗添茶倒水去。

一人端上小木凳搁於孙承宗座旁,另外的小太监则將茶水端上,隨即退回到角落里。

“老臣谢陛下体恤!”

孙承宗颤巍巍的,抓著茶盏划拨划拨茶香,抿了口茶水,尝试一番温度,隨即又多饮上两口顺了喉咙,这才拂袖去擦擦那唇角鬍鬚沾到的水渍。

喝了茶,调息了两声,终於完毕了,孙承宗才和皇帝继续礼拜一番,奏对道:“陛下,老臣以为,此时此刻,不宜再在西域挑起战乱。”

“嗯。”

皇帝点头,示意其继续抒发己见。

於是,孙承宗继续开口说道:“我大明在陛下手中,任贤用能才有了这不易的中兴之象。这我大明的满朝臣工都是有目共睹,民间百姓们也是深以为然。”

“北面是打败了建奴,恢復了大半个辽东,结束了奴酋犯顺的长久兵事。”

“南方在极短时间內就让平定了江南叛乱,让杨嗣昌镇压南方各地的民变,无有再从贼者!这也是陛下的功绩啊!”

皇帝不语,双手放在龙椅上,身体些许侧倾右侧,显得没什么太好的精神。

“再有慑服诸藩属,签订了契书,才有现下四海昇平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