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三十二章 南迁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第三十二章 南迁

作者:念久长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7 13:05:37

崇禎三年的六月底,天气晴。

实话说,这个鬼天气实在是可怕,难怪引起欧洲那么大规模的粮食减產,的確战爭的因素很大,但毕竟西欧粮產是极其充裕的,按理说是不会粮食减產的。

隨著朱由检处理这些月的公文,发现一个很明显情况,无论是河南还是山陕,多个省份的粮食產量都在锐减。

长江以北都在闹乾旱或者是蝗灾,天气时多半是极其的寒冷,现在明明是夏天,晴空万里,太阳光却显得並不温暖。

甚至是江南、湖广有些州县也在拉响警报。

即便是朱由检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迁民入南,但是光山西、陕西和河南加一块,就至少有著三千万人。

如果朱由检什么都不做,这些人口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一定会大量的损失掉。无论他怎么样去提高江南的生產力,也不能说將粮食生產的规模几何倍数的增长,养是养不起这些人的。

並且这些人饿死冻死也会加剧地方上的粮食问题,还会导致流民增加,地方管理问题加大,甚至因为死者太多引起瘟疫。

朱由检於是再次下旨意:三省百姓,愿意前往南方的,朝廷给予所拥田地的同等土地的开垦亩数,但是不愿意的,则儘可能的保证他们有粮吃,让他们交一笔叫“南御粮难税”的税银,大概是每一石米,缴纳一钱到二钱银子,朝廷组织南方的粮商、民驛,从各个南方行省的驛站给你运。

这是个非常重的朝廷负担,尤其是崇禎年是小冰河期最难熬的时间,人是大量的冻死、饿死,整个路程要动用的民间运力,是非常可怕的量。

朱由检如果要避免这个,想要保证三千万人有粮食吃,有煤炭之类的燃料烧,有衣裤穿,为此朝廷至少每年要多付出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这数千万人口已经变成了无效人口,不仅仅是无效那么简单,还是崇禎朝廷的一个负担!

朱由检自然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南迁大陆上的北民是必要的,至於协调南方,开荒的田地是不是水浇地,那就基本上別想了,南方的百姓也不是傻子,北人南迁有土地可以耕种就不错了,並且还免一到三年的农税。

並且想要儘可能缩减开支,准备应对灾害,朱由检就得考虑一项很难抉择的事情。

迁都!

皇帝打算迁都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民间和官场掀起了了惊涛骇浪。

这可比砍掉江南十几万人的消息还要震撼,甚至此事比之万历爷想换太子人选,更加的重大。

这下子,哪怕是畏惧杀头的官吏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上疏,不少文官大员登殿死諫,民间士子抗议者眾多,北地各省官吏亦有动作。

皇帝拖了四天,才召开朝会,商谈此事。

“迁都是国策,北京城是拿著百姓的血汗在养,每年浪费我朝数百万粮银子,资费甚巨,北方寒灾到了如今的地步,若不南迁,岂不是要把我大明朝的百姓都活活冻死?”

找不找藉口都无所谓,他迁都主要是省钱和吸引北方百姓南迁的。

至於政令如何快速通行,这是技术力的问题,暂时是不考虑了,全权交给卢象升和孙传庭给我盯著,总之朕是要南迁了。

皇帝不顾百官的劝阻,把问题用邸报的方式大白话的发出来:北方太冷了,朕反正是熬不住了,你们愿意待在这里挨冻,简直是蠢得不能再蠢了。

似乎是连更北方的九边官兵一起嘲讽了,但是他们应该无所谓,皇帝毕竟是给加了餉银和伙食的,骂两句咋了?天天被文人骂丘八骂的难道还少了吗?

总之就一句话,確定好了日子,朝廷就从北京搬回南京去了,在京的百官、勛贵也得收拾收拾,跟著皇帝一块走,这是旨意,谁管你愿意不愿意了?不愿意您辞官啊,南京的官吏巴不得少个掣肘的人呢,你们这些北方的官僚通通辞官那可是太棒了。

当然,要迁都没那么简单,安排迁都的官员和太监需要整理东西,以及安排皇庄之类的事情,也是非常繁琐的,想要开始迁都,至少也得要个两个月时间。

朝廷要南迁的消息在邸报发达的明朝,仅仅了一个月就在南方传开了,南方的士林那可是欢欣鼓舞,这代表著官本位的施展权利中心,从北人手中的北京城,要赶往南京了!

劲爆的消息带来的是各种对朱由检的歌功颂德,南方人是盼了二百年了,终於是重新把首都定在了南京城!

但是也有人担忧,猜测是不是朝廷迫於后金的威胁,想要南下放弃北方了,只不过很快朝廷邸报发出来,说明原因,眾多南方士林才明白了。

皇帝嫌弃北方太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