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金黄的麦穗

第278章 金黄的麦穗

大队的铁骑在田野一扫而过,“明”字大旗和日月旗帜,一些还在割麦的农人擦拭著汗水,抬头看向官道上的朝廷官军,打量著那些魁梧的骑兵。

螺湾河县是一个新县,原先是叫螺湾河镇,崇禎十八年末因为铁路的通行,朝廷在附近设立了两个边堡,作为西京运输的需要,这条铁路的贯穿,也彻底满足了西京完成初步建设的计划要求。

骑兵们有的会下马,主动跑到麦地里问那些麦农,拿铜板、银钱问这些农民或者租客主家,买一些炒麦或者麦饼。

毕竟大明官兵现在吃的东西里头,基本上都是白米,因为大明控制南洋的关係,白米是朝廷能够搞到手的,也就间接影响军营的供粮上,多用白米这种精粮。

精粮民间都还不一定能顿顿吃上,军营中的辽兵可有点属实受不住这份甜,还是寻机向沿途的汉地身份百姓手中,买一些粗粮吃。

麦子一眼望不到头,不少麦地里收割的麦农不仅会將麦子全部带走,连秸秆也会割走,这些会被皇商购买,还有一半要被朝廷小更收抵地税。

这些秸秆要么是磨作马匹的饲料,毕竟朝廷说实话,控制的马群数量是百方规模的,將蒙古人的马匹收到手中,一部分防御边驛和驛堡,也有大量的马匹是用作皇商的运输的。

皇商钱买秸秆做成饲料来替朝廷餵马,又有一半是归朝廷拿来贩卖给商人。

虽然弥补的亏空不多,也算是正循环了。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些麦农绝大多数,都不是河南人,基本上要么是皮岛的流民,要么就是陕甘地区那些原先就失去了土地的佃农。

这些佃农想要变成拥有土地耕作的自耕农,就纷纷来到了河南,在这块中原地区贱价买地。

他们在河南地界近年活的渐渐滋润了起来,一方面种麦子已经不算是北方主粮,都知道现在的气象异常,朝廷是早年间就发了邸报,力推土豆和番薯的,加上这些耕地到手,其实是他们贱价从原地主手中买的。

粮食金贵,北方的土地却在贱卖,现在也是令人晞嘘。

官兵拿出真金白银,儘可能的与这些语言各异的乡民购买烧麦,百姓开始见这些体格雄壮的官兵时还会有些害怕,然而很快就放下心,与官兵们交易买卖。

至於纳税·—

这也不是市场,只是民俗间的买卖,倒还真找不出收税的官差小吏过来,何况本身就是官兵私买些粮食满足满足口腹之慾,不必生格到收税的程度。

炒麦是北方比较常见的民间小食,倒並非作为主粮吃,各有各的做法,在陕甘人为主的炒麦,

混用羊油在锅中,翻炒的麦粒金黄香脆,辽东人也是好这口吃的。

祖泽润在马背上眺望整片麦地,金黄色的一片在阳光底下耀眼夺目,不由得与魔下眾將道:“今年的时节气象,比前两年好了不少,难道大灾年头终於结束了?”

一个副將勒住马的韁绳,儘可能的减慢马速,以免逾越到总兵前头去,与祖泽润说道:“这小人虽然不知道河南的天象,但灾年过去了,这恐怕没有,毕竟山东还有旱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