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五十章 日本海的海雾——雾中长城

第251章 日本海的海雾——雾中长城

毕竟,德川幕府掌控著几乎整日本倭国,是明藩体系中当之无愧的大国,这些年来,倭国依靠军事实力排行榜第二名的底蕴,有了很强烈的民族骄傲和自信。

为了一个琉球和萨摩藩,谁会真的认为大明会和整个日本为敌?

倭国现在消息来源也是各种小报,与明朝这里差不多,只不过数量有限,一些倭国的小报还在普及治民识字,学习明朝的先进教育结构,搞了一套民间枪枝教育的律法。

只不过幕府的推动才开始不到五年时间,做小报生意的商人还不够多而已。

明朝保护性质留下的千余官兵,陆陆续续的乘坐琉球国的船只离开倭国的驻地,一同离开的还有礼部官员。

礼部官员这两年来很糟心,他是主张倭国与大明父慈子孝的礼部官员之一,倭国毕竟是明藩体系內的大国,有金银矿產,也有一千五百多万人口,这样的大国,根本不是琉球这样的三十来万的小国可以比擬的。

在明朝的礼部,对於明藩体系的规划上,站了三个派別。

一个是倚重朝鲜这个明朝现在可以完全控制的附庸,也就是李氏朝鲜派,这部分官员人最多,

支持加强朝鲜的实力,利用壬辰倭乱的仇恨,用李氏朝鲜来制衡在明藩体系中较为强大的倭国。

还有的站越南北方的后黎朝的,认为后黎朝虽然是后来答应签订明藩关係的藩国,並且实力相较於朝鲜和倭国,只是矮子里头拔尖,一样的小个子,但是值得明朝拉拢,毕竟在南洋,他的体量不算小,可以配合暹罗,制衡逐渐起势的缅甸。

但其实里头还有一股人数不少的官员,是支持倭国的。

这些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几乎人人相似,那就是利用战力强大的倭国,去压制所有明藩小国们,让他在明藩体系中,当好二哥的角色。

也就是这些礼部主持外交的官员支持下,才会有朝廷同意卖给朝鲜一些蒙古战马的事情,也有了开展兵器明藩贸易的事情。

倒不完全是为了钱,而是这些支持者的疏言,说的都很有道理,

可惜啊·

萨摩藩突然挑起了琉球事端,直接导致形势愈演愈烈,甚至於朝廷派来了陈奇瑜,带著十万大军当著倭国的面,进攻萨摩藩。

这些支持倭国的派系礼部文官们这一切筹谋算计,此时算是都落了空。

大明和倭国的关係,已经生了嫌隙,这位驻倭礼部官员和驻倭官兵都全部撤走了。

崇禎十八年的十一月本身就是天气转冷,海风都能叫人冻伤的月份,这段时间的天气异常,也是叫这海面上的空气温度,迅速的降了下来。

海风不算凌厉,以至於清晨就升起了海上浓雾。

倭国幕府的四艘船距离彼此,就只有六七十米远,儘可能离得近些,避免指挥无法通达。

日本海常有这种平流雾的存在,即便有海风存在,依旧可能存在浓雾。

桅楼上的倭人海员更是已经裹著衣,儘可能的扛住雾冻。

四艘船都已经將船帆拉满,希望靠著风力儘可能快速离开这片雾区,能够看到岸边。

在亚洲古代的航行,远离岸边航行,非常有难度,所谓的进行指南针引路,难度可想而知。

连大明现在对磁极都不是搞的很明白,靠著葡萄牙人的航海图和指导,才勉强能够在大海上进行远洋航行,而倭国因为舰队规模不够,就更没有能力搞航线。

能见度太低,令四艘德川家的货船都在船头点上了粗炉油灯,一种產自明朝的煤油灯,有玻璃制的挡风罩子,给四艘船只指引各自方位。

煤油灯的光芒並不亮,也不算特別稳定,隨著船身摆动摇晃,火光不断摇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